摘要:經濟轉型是社會經濟產業和結構的轉變。通過技術創新,能有效提升工藝和流程,優化產品質量,所以說技術創新是經濟轉型的基礎。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層建筑,在國家經濟的發展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形勢下,我國的經濟模式不斷轉變,相應的產業制度也在逐漸完善。中小型企業作為我國普遍存在的產業模式,也是決定了我國經濟體制能否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中小型企業在迎接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挑戰。因此,只有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構建技術經濟背景下的全新發展策略,并針對發展所面臨的壓力展開探究,同時制定相應的戰略模式,才能更好的應對新時期的發展要求,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技術經濟;中小企業;策略與方法
引言:技術創新是對于現有產品進行改造升級的工作,是對于產品和工藝技術的全新要求。對于產品進行一定的轉變,并讓其在市場中占有一定位置,這樣的工藝就是技術創新。中小型企業具有重要的社會職能,企業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諸多就業崗位。加快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是促進國民經濟整體性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國家經濟產業穩定發展的基礎。
一、技術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意義
產業發展的本質還是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因此,鼓勵中小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是當前我國促進中小企業轉型的重要工作。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以及社會結構的升級,以投資為主的經濟形勢也逐漸轉變成由消費主導占據主要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在技術經濟背景下,社會發展速度以及人民的需求逐漸提高,這也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阻礙。因此,正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出適當的戰略調整,以應對當前形勢下存在的技術問題,是如今中小企業發展時應思考的重要問題。
二、技術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
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轉型的重要措施。中小企業應把握好當前的經濟模式,找準自身定位,開展科學有效的轉型策略。技術經濟背景下,企業的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也會產生轉變。由于技術的需求以及消費對象需求的轉變,所選商品的類別也會有所不同。短時間內,這些企業對于消費方向以及產品選擇難以進行良好的把控,產業銷量也會相應減少,從而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
技術經濟的提升也會伴隨著相關政策的推行,成產力的發展同樣也促進了人們消費水平的增長,國家也對于企業的薪資待遇提出了明確要求。高素質人才的工資水平較高,這也讓企業的生產成本相應提高。中小型企業生產規模較小,擴張較慢,籌措資金也較為困難。一些企業仍處在創業階段或是發展初期,因此所受到的生產壓力也相應較大。
以消費主導的方式推動產業發展,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擴大了我國的消費市場。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空間隨之增大,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相應的問題。為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中小型企業必須改變以往的經營模式,增強企業的技術能力與創新水平,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長久以來的經濟發展中,很多大型品牌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國民的認可。中小型企業缺乏一定的品牌號召力,相比于大型企業的同類產品競爭性較小,得不到廣大消費者的理解與支持。中小型企業的資金運作也難以對自身品牌進行支持,這就導致企業自身的定位模糊,企業本身也缺乏對于品牌的規劃,對塑造自身品牌的意識較為薄弱,從而導致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較低,話語權較弱。這也是制約著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當前形勢下中小企業轉型工作的戰略措施
1.找準自身定位,更新產業理念
中小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以技術經濟為背景對于發展模式進行調整。中小型企業的經營體制相對靈活,能夠充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中小型企業的管理結構簡潔,信息傳遞速率較快。因此,企業的發展方向應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后進行戰略性調整,根據消費者的具體需求以及消費觀念,在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對原有產品結構進行轉變和升級。從而保障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方向能夠滿足普遍人群的需求。中小公司也應對于生產過程加以完善,不斷更新產業理念,以保障資企業自身產品在市場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2.國家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
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難以于大型企業比肩,產品附加價值較低,生產規模小,資金也較為短缺。但中小企業的數量龐大,個體企業較多,具有豐富的社會職能,與我國的國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當前技術經濟背景下,國家也應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重要性給予一定認可,加大對于中小企業發展戰略工作的扶持力度,對于中小企業給予一定的技術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籌措手段,并建立相應的保護措施。鼓勵中小企業建設自身品牌,開展產業創新,并逐步完善相關的政策制度。從而幫助中小企業在前進的道路中穩固發展,以實現國家經濟整體性發展的目標。
3.發展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質量
提高企業的創新意識,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鼓勵員工對產品進行創新研發,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同時,企業應存在自我品牌意識,將保障產品的使用安全,提升產品的口碑作為技術經濟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基礎工作。杜絕粗制濫造的現象,把產品質量的保障工作放在首位,讓優質的產品形象深入到人民大眾心中,讓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的宣傳內容,把消費者變成產品的宣傳者,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結束語:當前技術經濟下,中小企業應對于機遇進行把控,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從而迎接之后的挑戰。企業發展也應與社會經濟模式相接軌,不斷完善發展模式,提升產品競爭力。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中小企業的實力,才能保障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榮梅. 試論我國中小企業的轉型策略[J]. 當代經理人, 2006, 21:325-325.
[2]張波. 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030(012):147-149.
[3]蔣鑫. 中小企業轉型的戰略創新研究[D]. 2017.
[4]李紅. 技術創新與中小企業轉型發展[J]. 改革與戰略, 2013(03):102-105.
西南財經大學? 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