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的主要技術深刻影響著社會各領域產業發展形態及服務方式,醫療體系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領域,在大數據的融合下亦形成了新型醫療服務體系、經濟架構、產業形態,逐步實現創新發展理念。本文對我國醫療大數據產業經濟現狀與發展建設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經濟現狀;發展建設
一、國內外醫療數據產業建設現狀
1.1國外醫療大數據產業經濟發展歷程
鑒于世界科技趨勢的發展,以及國民健康的重要意義,歐美等西方科技強國較早地針對這一領域進行醫療數據融合,并不斷擴展醫療數據應用范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及經濟架構。2013年美國制定“信息高速公路”戰略,醫療保健作為美國對公民權益的主要保障領域,依托該戰略率先實現大數據與社會公共服務結合,結合大數據完成醫藥器械管理,構建了醫療企業數據庫,對違規企業實行管理及處罰。在醫療服務方面,則通過患者病情與數據結合形成電子病歷。據統計2008年前美國互聯網信息用于醫療比率只有9%,2013年美國政府96%的醫療機構采用該服務,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了“臨床基礎資源庫”,在促進精準醫療的同時,美國醫療數據產業市場規模發展逐步壯大,位列全球之首。
1.2我國醫療大數據及產業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在醫療數據產業領域相對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已形成全球第二市場規模。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快現代化數字建設,但在醫療大數據產業領域相對起步較晚,2014年,中國醫療數據市場規模僅為6.06億元,此后,國家逐漸聚焦大數據及數字經濟發展。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數據健康醫療對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對醫療大數據用于健康醫療模式改善寄予重大期望,同時針對醫療數據發展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深入改革進行了明確規劃。隨后,中央政府又在2017年再次強調醫療數據建設的重要意義并作出“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重要指示,制定發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大數據醫療及其產業經濟發展成了“十三五”時期醫療體系及醫療服務最高戰略。在政策導向下,公共醫療體系及社會醫療數據產業陸續針對互聯網、大數據醫療發展,展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一時間全面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規范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的信息化服務成為中國醫療數據及醫療數據產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業務。2016年中國醫療數據市場規模突破10億元,2017年增長至41.15億元,2018年達到46億元左右。
二、我國大數據醫療產業困境所在
2.1技術安全隱患
大數據醫療產業的高速發展,雖然帶來了經濟增長、就業率增長、社會醫療服務創新,但網絡安全、個人隱私泄露等方面的問題也逐漸凸顯。2015年全球最大的漏洞響應平臺“補天漏洞響應平臺”發布信息:中國三十余個省市的社保、戶籍查詢、疾控中心等系統存在高危漏洞,其中很多漏洞集中在部分省市的疾控中心和衛生系統,可導致數千萬用戶的醫療數據泄露。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矛盾也發生了多元化轉變,而這些轉變最終都在不斷加劇社會不穩定性,就醫療數據及產業而言,主要體現在數據共享和應用過程中的各種人為技術攻擊、黑客威脅。2017年出現的勒索病毒,主要針對醫療機構的網絡安全層面,病毒初發時,國內醫療機構很少有入侵現象,未引起國家相關單位重視,2018年該病毒迅速擴散,導致國內較多醫院出現患者信息泄露,引發HIS故障。國家緊急啟用“等保2.0”網絡安全系統,才得以遏制。
2.2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醫療大數據應用推進緩慢
在政府密集型政策促進下,國內一線城市公共醫療體系得到較大發展,然而二三線城市發展仍相對滯后。2018年,國家衛生機構以調查問卷形式對127家醫院開展關于醫療數據領域電子病歷服務建調查,結果顯示,49%的醫療機構在過去3年中對電子病歷進行了推廣應用,然而仍有51%的醫療機構在數據平臺建設方面未開始實施。
三、促進我國醫療大數據產業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3.1加快國家層面的大數據整體安全法制體系建設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的工作任務。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中央明確指出:以“互聯網+”新興技術,把優質醫療資源向廣大基層滲透,把高端醫療服務向邊遠地區延伸,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發揮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化平臺的作用,在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雖然我國意識到這一領域安全保護的重要意義,也陸續形成了法律體系來保障支撐產業發展,但隨著數據應用領域的不斷延展,數據挖掘深度提升,醫院內外網整體環境出發,形成全面的規范,加強數據利用審核流程,加強全員信息安全責任管理,才能減少乃至避免數據安全風險。
3.2加強醫療大數據的推廣及應用
醫療大數據是我國醫療創新發展的整體戰略,我國為推進該領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方案和意見,例如2017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創新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持續推進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國民健康信息服務;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推進基于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的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2018年《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推進我國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和規范治理”。但是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社會資源分布不均,因此在經濟、科技發展薄弱城市應實施針對性推進政策及計劃,實現加速發展。
結束語
通過文獻法梳理“大數據+”產業發展歷程,結合國內發展現狀,剖析市場問題及特點,認為醫療大數據產業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引導下快速發展,目前以臨床輔助決策支持、應用管理決策支持、科研數據庫為主,提出了促進我國醫療大數據產業經濟發展的建議。
參考文獻:
[1]金小桃,王光宇,黃安鵬.“全息數字人”——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的新模式[J].大數據,2019(1):7.
[2]羅梓超,范漪萍.韓國“政府3.0推進基本計劃”的數據開放建設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8,12(12):55.
鈦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張元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