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田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應用的蓬勃發展,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我們也面臨相應的挑戰,傳統的人工管理會計賬簿方法隨著互聯網的到來很難再發展,也很難被企業所用。取而代之的是云會計、財務共享、大數據下的會計信息化等,這也進一步推動了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發展與應用,推動了會計行業乃至整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互聯網時代財務共享模式下的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和應用進行相應的探究,更加完善我國現今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大數據;財務共享模式;電子會計檔案
在過去,企業的檔案管理模式主要是人工記賬、人工管理,以紙質形式為主,很難做到財務共享,信息的索取和利用并沒有達到最大化。如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現有的經濟模式發生了重大變革,企業站在了新的風向口,傳統的財務檔案管理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企業會計管理變更為信息化管理,會計信息化、財務共享、云會計等詞條也出現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能被我們所接受與認知。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對當下企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提升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未來我國會計行業發展的重大趨勢。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現今世界,我們由傳統紙質會計檔案管理模式向信息化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轉變迫在眉睫,應充分重視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應用與發展,跟隨互聯網時代的腳步,進一步完善財務共享模式,提升電子會計檔案的發展水平,使得企業會計信息得到最大利用。只有這樣,整個會計行業、企業信息化才能可持續發展。
一、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共享模式的特征
1.大數據背景
21世紀的到來,計算機技術、大數據應用迅速發展,傳統信息傳遞的發展逐漸演變為數字化傳遞發展,大數據概念順勢而生,可以說大數據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造就的產物,而對于大數據的應用則更為豐富多彩,是其點睛之筆所在。大數據技術可以實時處理數據,數據的時效性得以提升,我們可以對大數據所包含的信息進行差異化分析并對其進行挖掘,得出供我們參考和有利用價值的結論。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容量增長極快,大數據處理技術也已經由傳統的結構化數據處理轉變為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但是回溯到我們傳統的電子會計檔案的信息管理,現如今已經難以跟上現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快速傳遞的腳步,由于數據來源廣泛且數據量大,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利用時效信息快速決策的需求。現有的大數據技術可以結合市場上的需求信息,對現有的會計檔案管理進行進一步的模式創新,完善企業的治理水平。因此,現行條件下,我們必須完成由傳統向時代的轉變,由電算化會計向財務共享模式下云會計的轉變。
2.財務共享
財務管理環節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運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企業處于不斷發展變革的過程之中,不斷地創新變革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水平,并且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企業財務涉及的業務量也會越來越廣泛,因此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部門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革,模式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現代化創新,而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到來又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做了盡可能的支撐,由此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可靠的決策依據,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優化企業的信息傳遞質量,降低企業的財務運營成本。可以說是企業的變革帶動了財務模式的變革,推進了財務共享模式的產生。
財務共享的作用主要是可以對企業內部多種財務信息進行共同管理和應用,將各種資源信息聯系起來,并應用在企業的信息決策過程中。可以說,財務共享是企業發展和互聯網技術共同作用的成果,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完善并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使得企業可以進行更好的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過程中,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尤為重要,所以互聯網時代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結合互聯網、云會計等理念,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將傳統的管理模式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企業的發展變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企業的辦公效率。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變化以及應用框架
與傳統會計檔案管理相比,財務模式下的現代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可以說是發生了質的改變,完成了由原先的紙質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向電子技術管理會計檔案的跨越,互聯網和數據化的到來也使得信息的儲存和分析挖掘提取變得更加便捷。在未來,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將是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一個重要支撐點。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來,電子化信息技術的管理是將來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一大亮點,企業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的處理及時有效地得到信息。并且企業中的各個部門或者下屬子公司都可以實現財務共享和集中化的檔案管理。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框架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
1.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的采集
首先,電子會計檔案的采集基于財務共享模式平臺與系統,將資金、安全、會計核算等管理系統整合在一起,利用不同種類的數據庫接收各個公司的數據,查詢、處理、分析,全面提供電子會計檔案信息。企業選擇采用不同的財務核算系統處理原始數據信息,最終會自動生成相關電子會計憑證,完成相應的會計審批,形成對應的賬簿,再經過財務報表系統生成最終的電子財務報表,這時財務共享平臺對各類電子文件完成收集歸納與整理并進行分類歸納以供企業查閱與借鑒。并且借助于識別系統可以完成對原始數據的影像保存,管理人員只需要將開始的原始憑證完成掃描,即可完成后期的復雜工作。
在企業應用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對原先紙質的會計檔案,如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財務報表等各種資料通過網絡共享的方式實現會計檔案的采集存儲與挖掘,完成掃描,再上傳至財務共享云平臺,有效整合銀企直連體系、影像管理體系以及ERP體系,利用各種類型的數據庫接收與傳遞數據,形成共享,為企業后期的業務需求與財務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電子會計憑證生成,進而形成相應的電子財務報表。最后借助銀企直連的系統得到銀行回單,擁有詳細準確無誤的支付數據,記賬憑證與回電子單必須要有其信息的關聯性與集中性,準確傳遞各種高質量的信息,電子會計檔案才可以充分利用其有效信息。可以說,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輔助了財務共享模式的創新,完善了企業之間檔案的關聯性,實現人工智能化數據化的采集與挖掘分析,為企業業務決策與市場變革提供了參考依據。
2.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分析
前期的電子會計檔案的采集已經很好地完成了平臺上信息的儲備與共享。與此同時,企業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構建專業的分析系統和處理系統,使得業務流程的設置盡可能規范化,保證數據分析工作的數量與質量。有效分析處理電子檔案主要內容就是對每一個電子檔案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維護,其中就包括程式化、結構化數據,利用大數據進行相應的挖掘,總結出數據之間更多的關聯性與有效性,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庫,由此進一步發揮財務共享的優勢,最終就可以得到更多幫助企業決策的相關信息。
3.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應用
電子會計檔案的應用主要是前期工作為基礎,數據進行挖掘后進行相應的分析,篩選出所需的信息,再結合相關的技術支撐,進行進一步高層次的數據分析,最后我們可以得出來支撐企業決策的有效數據信息,為相關決策者提供依據,從而體現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應用之處。具體來講,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檢索與利用。檢索是基于財務共享平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并用編程模型處理電子數據集,主要針對的是大規模的數據,并查詢制定云端電子檔案信息的檢索條,進而滿足企業的相關需求。企業可以輸入相應的關鍵字進行檢索,根據檢索出來的信息做出相應的決策,應用到實際中。傳統的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功能單調,只能檢索并計算很簡單的原始數據,不能進一步統計出其他類型結構的數據,效率低下。而現今財務共享模式下,已經實現了技術的迭代更新,提升了數據處理水平,不僅包含表格等,還做到了應有的格式輸出,能夠較為便捷地為企業所用,實現了財務共享的最大價值。
三、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意義與價值
1.電子會計檔案得以分類處理
傳統紙質的電子會計檔案往往是以紙質人工規整為主,但是在財務共享模式云會計時代,企業則是借助云平臺進行高效處理,如查詢、分類、管理以及利用等功能,各個業務分支將原始數據上傳至財務共享云平臺,平臺會自動進行編程分類處理對會計賬目進行不同的分類并進行連續編號,將各個階段的數據信息進行集成與鏈接,從而在原始憑證和其他的會計信息之間建立應有的聯系,使得企業管理與會計檔案使用更為便捷。
2.實時更新,反饋更及時
在以往的會計檔案管理中,各個數據之間是非動態變化的,信息之間基本沒有關聯。而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數據儲存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也就表明在這種模式下,憑證、賬簿乃至財務報表可以以相互獨立的形式保存,也可以建立全部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下屬部門的會計人員首先將原始憑證等數據進行掃描傳輸錄入,財務共享平臺會自動讀取并上傳至共享云端,云端會迅速進行數據的更新并進行歸檔分類整理,因此電子會計檔案信息會更加具有時效性、準確性。
3.效率水平提高,處理更便捷
財務共享模式下,一方面可以降低對傳統會計檔案管理下紙質形式為主的利用,更加環保和利于會計人員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現代技術的支撐下,企業可以根據數據信息的不同上傳至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三個平臺,從而擴大了電子形式下檔案的管理范圍。還可以對海量數據進行高效分析,極大壓縮會計報表的編制時間,根據用戶的需要,云平臺可以生成不同形式的財務報表以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并且也可以基于現有的信息進行預測分析,為企業更好地把控風險,使得電子會計檔案的管理效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4.信息傳輸成本得以降低
云平臺的技術支撐下,電子會計檔案信息經過儲存與分析處理,借助于網絡技術實現傳遞,用戶借助于網絡在另一端可以實現對數據的調取與查閱,并且可以獲得授權下載,不再是傳統時代人為的空間傳遞,極大節省了企業信息傳遞的成本,提高了企業的運作效率。
四、提升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已經相對完善,但是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下,會計檔案工作同樣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我國現在的電子檔案會計管理工作具有一些滯后性,管理需求與技術不匹配;另外在人員方面,我國現有的會計人員處于一個過渡的階段,不能及時吸收并更新自己的知識,存在固有的傳統保守思維;最后就是在技術層面,存在數據安全問題,我國現有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數據共享另一個隱患就是數據外泄,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共享作用,我們需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措施。
1.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體系
在云時代,我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保證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的數量與質量,可以將大數據技術完全融入到電子會計檔案管理工作過程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將大數據技術與現代電子檔案管理完全相匹配,有效提升電子檔案管理水平與利用水平。首先,從數據儲存入手,企業可以完善儲存數據備份制度,一式三份等,防止數據意外丟失;工作責任制,落實到個人,保證可以及時發現與解決問題。我們可以看出來,電子檔案管理的工作依托于系統平臺,管理人員依據不同的需求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從而使得管理工作更為便捷,為此需要做好監督工作,確保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正確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到科學分類、科學保管、科學利用,為電子檔案管理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優化企業管理水平。
2.加強宣傳力度,提升管理人員認知水平
現在處于由傳統向財務共享模式的過渡,目前我們還沒有迎來新一批的管理人員,傳統管理人員學習能力差、思想落后、存在慣性思維,而管理人員的水平恰恰決定了電子會計檔案工作開展程度,管理人員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提升自身素質,遵循公司制度,再者企業應該加強培訓力度,促進管理人員的自我學習水平,端正認知態度,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優勢,與大數據技術進行有效結合。
3.完善系統,提升技術水平
現代電子檔案管理工作主要依托于大數據技術,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大數據技術,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水平,始終處于時代前沿,深度挖掘數據之間的聯系,增強檔案管理之間的關聯性,使得管理機制規范化與科學化,高效完成工作,管理人員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另外,提升技術水平可以提高數據更新力度,現在大數據管理,更新速度快,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實時性數據,數據更新越快,反饋越及時,信息越準確,企業決策更高效,能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與創新水平。
4.加強風險防范,提高安全性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檔案管理工作量也會隨之增長,這時工作難免會有壓力與漏洞。并且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更為關鍵,在開展電子管理工作時,我們需要提升工作保密性能,防止信息泄露,避免不法分子惡意盜取與篡改數據。企業應該加強自身安全信息技術,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性與真實性。另外,企業需要具備應對重大風險的能力,加大風險防范制度建設,制定科學防范方案,提高自身處理重大風險的能力。
五、結語
大數據時代,毋庸置疑,財務共享模式是未來我國財務工作發展的一個關鍵,與傳統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相比,財務共享模式下電子會計檔案管理更契合新時代企業發展的需求。云會計下,企業通過電子檔案會計管理,下屬各級單位分支都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到數據信息,異地共享等,大大提升了企業管理效率。對于企業應用來說,互聯網時代,信息是企業手中的一把利劍,及時掌握信息技術,科學決策,可以大幅度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慧蘭.大數據時代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電子會計檔案管理思考[J].中外企業家,2020(01):125-126.
[2]李雪花.基于大數據背景下財務共享模式的電子會計檔案管理研究[J].東西南北,2019(17):202.
[3]謝瑤華.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電子檔案管理研究[J].浙江檔案,2019(03):62-63.
[4]蘇丹丹.大數據時代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電子會計檔案管理[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09):80-81+83.
[5]翁月瑩,苑婷,李長娟,李巖,張昊,龔賀.大數據時代基于財務共享模式的電子會計檔案管理[J].納稅,2018,12(3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