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摘 要:近幾年來,信息技術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融入人們的生活,中職學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受計算機技術創新的影響,中職學生的基礎課程“CAD課程和機械制圖”面臨著改革,傳統的機械制圖教材內容老化、實用性不強,且和機械CAD課程長期的分離,導致中職學校學生識讀圖紙整體的教學質量不高。特就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存在的特點進行闡述,簡單分析兩者融合的意義,并提出教學整合的途徑,最終實現教學雙贏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機械CAD;特點;意義;教學整合
長期以來,機械制圖和機械CAD課程兩者都是相互分離,這種分離教學,使得一部分學生興趣點集中在機械制圖方面,缺乏對機械CAD學習的積極性,同樣,也有一部分學生熱愛CAD,排斥機械制圖。這種現象的出現,嚴重影響了中職機械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在現如今的教學形式之下,教師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根據機械課程教學的目標,調整相關內容,分析學情,將機械制圖和CAD進行整合,堅持“實用性”的原則,調動學生在機械方面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最終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存在的特點
(一)機械制圖的特點
中職機械專業中,機械制圖是其最基礎的一門學科,也是中職學生在學習時比較重要的一門專業知識,機械制圖主要是以正投影法為教學載體,重點去分析文本中的三維立體或是平面視圖的投影規律,以此提高學生閱讀以及自主繪圖的能力。通過學習機械制圖,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嚴謹作風,提高學生在未來工作時的適應度。總而言之,機械制圖是為學生未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屬于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中職教學課程中屬于比較基礎且重要的一門學科。
(二)機械CAD課程的特點
機械CAD實則上就是通過計算機和一些輔助圖形的設備,來幫助學生們完成機械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設計,其屬于一種綜合技術的統稱。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技術性要求高,學習難度較大。機械CAD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設計形式以及相關設計理念,其不僅提高了設計的質量,還降低了設計者在設計時所花費的時間,減少了工作的周期,是時代進步下的一個新興產物。機械CAD在現如今的科學研究、軟件開發、機械設計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因此,在中職學校中學習CAD課程是一種必然要求[1]。
二、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教學整合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傳統的課堂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中職教學中,機械制圖和機械CAD是分開進行教學的,一般而言機械制圖著重是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CAD偏向于對相關工具、軟件命令的應用,兩者的長期分離,使得課程學習的時間增加,學生難以吸收相關知識,教學效果較差。其實機械制圖和機械CAD兩者看似獨立,實則不管是在邏輯上還是形式上都是息息相關的。將兩者進行整合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對于機械制圖和CAD的使用能力,提高機械課堂的有效性。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機械CAD和機械制圖,兩者并非相互獨立的關系,其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機械CAD主要強調的是一種使用工具,其融合了技術的手段,簡化了制圖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將機械CAD和機械制圖進行融合,可以更直觀地講解機械制圖中存在的重點以及難點,通過CAD建模三維以及二維,將兩者進行對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圖形,也能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三)有利于培養技術型人才
中職院校開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一批社會需要的技能型的人才,希望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在社會上發揮出自己的一技之長,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因此,教師在開展機械制圖和機械CAD教學時,一定要充分融合中職院校自身的特色,不能一味以學科為中心,也不能片面地講究學科的嚴謹性,要重視其和生產實踐之間的聯系,強調學生未來的實際應用。改變傳統教學思路,根據中職院校的就業特點以及機械制圖與機械CAD兩者存在的內在聯系,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著重培養學生的識圖和內在空間想象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技術型的人才。
三、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教學整合的途徑
(一)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教學目標的有效整合
學習機械制圖的目標就是培養出學生識讀繪圖的能力,CAD機械課程的目標是增強學生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這兩者一旦結合,就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將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教學目標進行整合,激發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機械過程中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幫助中職學生回到課堂。教學目標之一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圖繪圖,在學生進行抄繪作業的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圖樣。教學目標之二是讓學生們自我用計算機去感受制圖的效果和速度,在相互比較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機械CAD的認知。計算機技術出現不僅節省了學生們繪圖的時間,還會使學生們對于計算機的神奇產生興趣。總而言之,兩者的目標合并之后,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提高在圖樣方面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三維訓練也會越來越熟練[2]。
(二)機械制圖與機械CAD教學內容的有效整合
1.增加或者縮減相關內容。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融合之后,要盡量地縮減對于學生用處不大的教學內容,比如像一些點、線、面的投影知識;對于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要著重安排時間進行詳細的講解,盡量將每個知識點進行細分,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比如在講解到關于投影的軸測圖這一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CAD繪制出軸測圖,用三維動態觀察命令觀察各個角度,讓學生清晰地明白軸測圖。一般來說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融合之后,會減少較多的課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余的課時,去講解對于學生而言較難的課程,以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2.轉移重點內容。中職教師在將機械制圖和機械CAD課程內容融合之后,自身要了解教學的重點。比如以往機械制圖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識圖辨圖畫圖的能力。而機械CAD課程主要就是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技術來進行平面繪圖。兩者內容融合之后,其重點就是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在教學時可以機械制圖課程為基礎,為機械CAD課程學習做模范,也可以機械CAD課程為基礎,來傳授機械制圖的知識。總之,教師自身要理清教學的思緒,分清每一節課教學內容的主次。把教學時間花在重點的內容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
(三)完善教學方法,促進兩者有效融合
1.課程穿插結合,融入CAD軟件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職院校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不能再紙上談兵,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組合體識圖是中職機械制圖的基礎知識,也是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其內容重點就是考驗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CAD來創設三維的模型,在課堂上利用三視圖和三維模型參照的方法傳遞知識,幫助學生對事物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零件體識讀是CAD的一門課程,同時其也是組合體識圖的一種延伸。學習該教程時,可以在標題欄、尺寸、視圖、技術要求這四個方面進行分類。教師在進行零件體識讀的過程中,可以利用CAD軟件進行切換,將機械制圖和CAD繪圖知識進行緊密結合,比如在標題欄中嵌入CAD樣板的文件概念,告訴學生們CAD尺寸標注的樣式、尺寸、命令等,充分利用CAD,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知識并掌握相關技能。通過將兩門課程內容進行穿插結合,充分利用CAD技術來提高教學的直觀性以及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自主性,增強教學質量[3]。
2.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中職教師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解不同的圖形時,因為教學資源有效,只能利用掛圖的方式,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效率,而在中職學校引入相關教學設備之后,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增加教學資源,優化課堂的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節省教學的時間。
比如在學習到基本的三視圖這一個單元的內容時,教師要認識到這個單元內容的重要性,將學生從平面的思維習慣轉移到空間思維中,這一思維的轉換,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機械課程方面的學習態度,完善教學的效果。這一入門課程的學習,也能為后期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角度去觀看物品的形狀,同時融入CAD軟件構建三維模型,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另外利用多媒體去模擬空間中不同形狀,讓學生思考是從哪個方向觀察的,最后根據點、線、面的投影特性,幫助學生掌握三視圖的畫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除了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之外,還可以融入CAD制圖的方法,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總而言之,將中職機械制圖與機械CAD課程進行融合,不僅能夠節省課堂的時間,還能夠讓每一個學生掌握到機械制圖的要領,通過反復操作繪圖軟件來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技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以及課程穿插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機械課程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要求。兩者的融合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教學的進一步深化。
參考文獻:
[1]丁丁.中職機械制圖和CAD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實踐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7):194.
[2]邵青青.中職機械CAD教學與機械制圖課程整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8(14):44.
[3]劉才志.中職機械制圖與CAD課程融合的教學實踐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