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 趙興月 王鑫
摘要:會計作為企業不斷發展成長的重要保證,需要企業經營者予以重點關注。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會計工作的成效,如何有效地選擇會計政策已成為當前企業必須做好的重點工作。本文聚焦于分析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為現代企業選擇適當的會計政策提供必要參考。
關鍵詞: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
引言
企業通過一系列生產和經營活動從外界獲取發展資源,并將資源轉化為自身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需要不斷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需要會計內部與外部信息流之間緊密結合,而信息流的產生往往取決于企業所選擇的會計政策。不同的會計政策選擇必然導致不同的利益分配方案與分配比例,現代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利益相關者的既得利益。為了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能夠真實反映當前業務和財務狀況,企業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會計政策,才能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一、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重要意義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財務會計和財務報表編制中采用的基本原則、具體方法以及程序,從宏觀而言也屬于企業會計制度范圍內。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同將使企業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由此對股東、管理層等利益相關者的資源分配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從表面上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涉及的主要是會計技術標準。實際上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是在各方面利益博弈中制定的規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成本。
二、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政策選擇監管效果不佳
會計政策的選擇準則主要基于稅法、會計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而不同的政策體系與政策目標之間缺乏相應的協調。因此,往往會存在對會計政策選擇監督不力等問題,監管部門無法判斷其是否合法,執法上缺乏清晰的界定。
(二)會計制度更新不及時
現代企業會計制度是從企業在特定環境下的經營和發展狀況出發,制定的針對性制度,具備一定的穩定性。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會計制度應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進行相應的調整。但在這一過程中,原有會計制度無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導致會計信息管理滯后。不僅會引發經營主體對會計制度的誤解,還會引發投機行為。
(三)會計信息披露不嚴格
如果會計政策發生變化,則相匹配的會計系統也必須進行更改。但在實際的會計信息披露操作過程中,一些企業并沒有深入分析現代會計政策變更的真正原因。會計信息披露不嚴格主要存在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例如會計報表附注篇幅有限等等。因此,部分企業選擇使用會計政策對利潤進行操縱,制造會計報表沒有問題的虛假現象。
三、完善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措施
(一)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在完善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時,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關系到會計政策選擇的合理性。為了提高現代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質量,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必須加強會計隊伍的建設。要針對會計人員定期開展培訓,及時更新其專業知識,提高會計隊伍的專業素質,使會計人員全面了解會計政策選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始終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及時更新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通常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進行,當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滯后容易導致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不合理。為了更好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促進企業發展,必須加快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更新步伐[2]。首先,從宏觀方面要制定符合當前企業生產和發展需要的現代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盡量避免在處理同一事物時因不確定因素而導致會計政策選擇不合理的問題。其次,現代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對會計工作進行準確客觀的評估。在遵循現行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做好會計政策的選擇工作,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政策穩定,為企業發展免除后顧之憂。
(三)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企業通過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披露,有助于增強會計政策的實施效果。現代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也可以通過信息披露形成有效監督。因此,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當做到透明合法,防止利益相關者通過操縱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來謀取非法利益。在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中,除了基本的財務信息披露外,還應該充分披露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依據,及時說明會計政策變更原因。這不僅可以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形成補充,而且可以有效限制企業的會計政策選擇行為,避免選擇權力的濫用。此外,在企業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會計政策的選擇和變更披露有利于國家稅務部門對企業實際經營行為進行分析,及時發現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異常行為,確保國家會計政策的依法依規執行。
四、結束語
會計政策的選擇對于推動企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除了不斷完善會計制度及會計準則之外,企業還應該從行業、發展目標、會計工作需求等角度出發,選擇更加合理的會計政策,以促進企業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蕾.論現代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214.
[2]宋萌.我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相關思考[J].財會學習,2017,000(001):124-124.
山東英才學院何飛趙興月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