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電梯電氣技術基礎是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電梯安裝、調式、維修保養崗位所涉及的電氣知識,現教學內容與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沒有深度融合,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改革教學方式、重構課程內容、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向企業輸送的人才質受到企業的高度肯定,改革成效較明顯。
關鍵詞:電氣技術基礎;電梯工程技術;職業素養;教學改革
Abstract: Elevator Electrical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is a core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 for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course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electrical knowledge involved in elevator installation, mode and maintenance. At pres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deeply integrated with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and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is not high.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improved by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reconstructing course contents and reform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orm,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s higher and higher, the quality of talents delivered to enterprises is highly affirmed by enterprises, and the reform effect is obvious.
Key Words: Elevator Electrical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Elevat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ism; Teaching reform
《電梯電氣技術基礎》是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及學習效率低下,不能達到企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一是從教學內容來看,教學內容沒有與工作內容進行對接,教學內容還是講傳統的電機學,部分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且課程教學內容側重在理論知識的講授,實踐教學內容占比較少,導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弱[2],二是從課程內容安排上來看,授課計劃中的教學內容并不清晰和明確,教學雖然安排了實踐教學內容及實踐教學環節,但是實踐內容和理論知識沒有很好地銜接,導致學生并不能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實操能力,降低了課堂學習的效率[3],三是從學生層面來說,學生的整體素質相差較大,不僅有普通招生,還有單招和“3+2”,不同類型的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都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都是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沒有實現分層教學,會增加部分學生接受知識的難度,難以實現教學目標[4]。只有通過教學改革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1 教學改革思路
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目標修訂課程標準,讓課程標準與企業崗位對接,重構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企業工作內容對接。改善現有的實驗教學條件及構建實驗項目,讓實驗項目與課程內容深入融合,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特點。采用理論講解與實際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動手操作的教學學時占比[5]。改革教學評價方式,讓傳統的期末一次性考核轉變為多次、多角度的、全方位的過程性考核。
2 教學改革的重點、難點及解決問題的具體舉措
2.1 教學改革的重點
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根據職業能力目標重構課程內容,該課程的理論部分理論性較強,重點是理解電氣、磁路、機械三者之間的關系[6],減少理論課學時,提高實踐教學學時比例,優化課程內容,將課程內容與電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緊密結合起來,課程內容由淺入深,建立多層次的教學體系。
2.2 教學改革的難點
現有實驗項目數量較少且實驗內容較單一,不能夠滿新的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現需要整合實驗教學資源,重新構建實驗項目,實驗項目結合課程內容圍繞電梯安裝調試和維修保養崗位職業能力目標進行設計[7]。
2.3 教學改革的具體舉措
2.3.1 構建校企混編的教學團隊
制定校企教學團隊成員的條件,構建混編的課程教學團隊,教學團隊由企業電梯電氣技術人員和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骨干教師及新進教師組成,教學團隊成員有老、中、青年教師,學校師資和企業師資密切配合,形成傳幫帶的機制,讓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團隊成員關于該內容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通過企業調研、團隊討論,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課程內容且將課程內容進行項目化和模塊化分解,團隊成員結合自己擅長的領域承擔不同項目的課程內容資源的準備。
2.3.2 共享校企資源
通過校企合作共享企業設備資源,整合學校電梯實驗室教學資源,采購6套電梯聯動設備,在現有的教學備和重新構建的教學設備基礎之上重新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項目要有可行性、針對性、目標性,實踐教學項目設計、項目任務書的編制通過團隊討論合作及任務分工完成。
2.3.2 提升教師的素質
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及實際操作動手能力,派遣新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學習專業實踐知識,通過學習從而深入理解電梯的電氣相關理論知識,提升新教師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組織學校資深的專任教師對企業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培訓,從而提高企業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
3 重構課程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1 構建多層次的教學體系
傳統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單相異步電動機工作原理、起動、調速、制動,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較強,教學主要內容沒有與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緊密聯系度不夠,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通過教學改革,把整個課程內容分解成六大部分,分別是電梯常用磁路、變壓器、電梯電氣基礎知識、直流電機及電力拖動、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這六部分課程內容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通過課程內容改革使得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進行對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激發了學生對電梯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
3.2 教學內容的實施
教學內容的實施分為四個過程,第一階段是學習磁路和變壓器,第二階段是學習電梯電氣基礎知識,第三階段是學習直流電機及電流拖動、第四階段是學習交流電動機及電流拖動。
3.2.1 第一階段:學習磁路和變壓器
學習內容主要是磁路的基本知識、交流鐵芯線圈電路、變壓器的結構及變壓器在電梯中的應用,這部分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講授+現場演示+完成學習任務+講授的教學策略,通過這種策略能有效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完成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量再講解完成的學習任務質量比較差的一些知識點,學習任務主要是通過編制學習任務單發放給學生,學習任務單針對課程的教學重難點進行編制,現場的演示教學主要是通過電梯實訓室的零部件實物為載體進行。
3.2.2 第二階段:學習電梯電氣基礎知識
學習內容主要是電梯中常見的低壓電器、電梯常用的電工工具使用、電梯電源箱配電要求、電氣安裝接線基礎知識、電氣控制原理圖及接線圖的識圖。這部分課程內容理論基礎簡單,實踐性較強,這部分課程的學習主要采取“講授+現場演示+實踐”的教學策略,在講解理論基礎知識之上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把電梯中常用的低壓電器的工作過程做成動畫展示給學生,把電梯常用的電工工具使用方法拍成短視頻放在線上教學平臺,學生通過分組到電梯實訓室模型電梯上找出不同類型的低壓電器,在學習任務單上寫出不同類型的低壓電器的工作原理,這部分的教學目標重點是了解電梯中常用低壓電氣的工作原理和掌握電梯安裝、維修、保養常用的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2.3 第三階段:學習直流電機及電流拖動
學習主要內容是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和直流電動機在電梯中的應用,要掌握直流電動機的結構,了解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這部分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學習難度較大,采取“自學+講授+小組討論+現場教學”的教學策略,學習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通過多媒體動畫展示直流電動機的內部結構,通過講解直流電動機在電梯門系統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了解直流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3.2.4 第四階段:學習交流電動機及電流拖動
學習內容主要是三相異步交流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啟動與調速、旋轉編碼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變頻器的原理及結構、變頻器在電梯工程中的應用、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啟動與調速、旋轉編碼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是學習的重點,學習方式通過講授+現場演示+實踐的方式完成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載體是電梯實訓室的模型電梯及聯動設備。
4 考核評價改革
電梯電氣技術基礎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因此以職業能力為目標改革課程內容,構建了多層次的教學體系。傳統的考核方式輕過程考核、重期末考核,考核結果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學生考核評價改革,建立了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新的課程評價體系重在過程考核,細化了過程考核內容,過程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團隊合作、職業素養,期末考核采用一次性考核的形式綜合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5 教學改革的成效
通過教學改革,將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完成了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課程對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生對學習電梯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習整體成績大幅上升,在與該專業相關的全國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行業技能大賽中獲得的獎項數有所增加。
6 結語
根據《電梯電氣技術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研究,將崗位工作內容與課程內容進行深度融合,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體系。研究結果證明,通過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培養的學生的質量在企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肯定。
參考文獻
陳銀學,李慧軍.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職電氣自動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21):69-72
[2] 杜曉燕,張坤平,曹浩.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20(13)::158-159
[3] 張玥,薛濤,張輝,等.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實踐[J].電子技術, 2021,50(8):214-215
[4]玉河,周旭.基于課程思政下的《PLC與變頻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輕工科技,2021,37(8):152-154.
[5]張敏,陳木榮,黃美蓮,等.電氣電子類專業核心課的教學方法探究與實踐—以PLC課程為例[J].輕工科技2021,37(10):137-138
[6] 孫攀,虞正平,范然.電氣控制技術的具體應用及發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8):19-20.
[7] 陳昌松.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改革的實踐[J].電子制作,2014(4):132.
基金項目:校級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基于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的“電梯電氣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ZLGC2020-12067)
作者簡介:鮮勇(1988—),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教育教學改革。
34375019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