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辰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為例,立足于合肥市L縣城的鄉土實際,采用項目式學習,為中學地理教學提供參考。
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說明服務業的區位因素?!?/p>
課標解讀:本條課標的行為條件“結合實例”,顯性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新情境下的真實問題,隱性要求學生要具備遷移運用的能力,做到活學、活用。行為動詞“說明”,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較高要求,需要在充分理解本節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清晰地闡明要素與區位主體、要素與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研究對象“服務業”,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服務業的內涵,歸納該產業特點,能夠區分為商業性服務業與非商業性服務業,并重點掌握商業性服務業的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后置限定“區位因素”,要求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區位主體的特點歸納具體區位因素,并分析區位因素的變化。
該部分內容選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的內容,以服務業的新視角進一步分析產業區位因素,與前兩節“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和“工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的內容為并列關系。本節教材圍繞服務業展開,敘述了服務業的概念與分類;采用以敘述性課文與活動性課文相結合的方式,著重介紹了關于服務業的區位因素以及區位因素的變化。教材由“靜態的”區位因素到“動態的”區位因素變化的編排方式,符合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邏輯。
認知起點分析:通過本章前兩節內容的學習,學生已具備關于區位概念、農業區位因素、工業區位因素等知識;在區位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掌握了區位分析與區位選擇的思路和技能方法,為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的學習提供認知基礎。
思維能力分析:高一年級學生已具有更高水平的抽象概括思維,能夠運用理論知識綜合分析各種素材,并歸納區位因素。然而,考慮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師需要巧妙運用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和概括能力。
生活經驗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服務業,對服務業的類型、分布、所處地理環境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師借助鄉土地理案例進行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感知基礎。
綜合思維:學生要通過閱讀材料,能夠分析并歸納影響永輝超市選址的區位因素;結合材料,解釋隨著時代的發展,永輝超市區位因素的變化情況。
人地協調觀:學生要通過分析永輝超市的區位因素,認識到人們從事服務業的活動需要以地理環境為依托,樹立正確的人地觀。
區域認知:學生要能夠結合鄉土地理,歸納出該區域某服務業的分布特點和選址的區位因素。
地理實踐力:學生要能夠設計和實施更復雜、更具體的社會調研活動,整理獲取的信息并結合自己的想法,為永輝集團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重點:服務業的區位因素;分析某區位主體(屬于服務業)的區位條件;區位因素的變化及其對服務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難點:區位因素的變化對服務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教師先呈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播放一則永輝超市的企業宣傳片,使學生對永輝超市有初步的了解,并讓學生思考身邊有沒有類似的零售業。創設問題情境:永輝超市準備入駐我們縣城,但超市的具體位置還未確定。假設你們小組是該企業的智囊團,公司現在需要你們上交一份項目方案(列舉出永輝超市選址所需考慮的區位因素),供公司決策時參考。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提問:區位因素和區位條件有什么區別?請結合農業或工業區位選擇的相關地理事物舉例說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糾正和講解。區位因素是指影響區位主體分布的原因,如影響農業區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區位條件是指區位(場所)所持有的屬性或資質,如上海港的區位條件包括地形平坦開闊、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廣、科學技術先進、國家政策支持等。
設計意圖:學生容易對這兩個概念混淆,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舉例,幫助學生明晰概念,鞏固舊知,并為后面的活動探究做鋪墊。
活動探究一:影響永輝超市選址的區位因素。
教師提問:讀永輝超市全國門店分布圖,總結永輝超市在全國的分布特點,并說說影響其區位分布的主導因素是什么?
學生回答:呈現東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點,因為分布的特點和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一致,且超市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推測主要影響因素是市場。
教師提問:永輝超市在合肥地鐵1號線附近已有6家門店之多,而在周邊其他地區卻寥寥無幾,請結合該地區交通地圖說說其原因。
學生回答:因為地鐵1號線附近交通通達度高,交通便利。
教師提問:為什么永輝超市更青睞于入駐大型綜合商場,而不選擇周邊地租更便宜的空閑場地呢?
學生回答:受到產業集聚效應的影響,入駐于大型商場中可以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借助商場的品牌影響力、便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有較大的客源市場等等。
教師提問:對比永輝超市和某軟件公司的招聘信息,這兩個企業對基層員工的薪資、數量、素質要求上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與軟件公司相比,永輝超市需要廉價的、數量多的、素質要求不高的勞動力。
教師提問:該企業在官方網站上明確要求,即加盟店所使用房屋需為政府規定的商業用地。該硬性條件主要考慮到哪一方面的區位因素?
學生回答:主要考慮政策因素。
教師提問:類似于永輝超市的大型零售業在選址時還會考慮到哪些區位因素?請各個智囊團,結合自身的經驗和老師提示,將影響永輝超市選址的區位因素列舉出來。
學生以4~5人為一個智囊團,合作探究完成任務,并相互點評。
活動探究二:區位因素變化及其影響。
教師提供資料:隨著數字化信息和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傳統實體店遭到巨大沖擊。永輝為扭轉這一局面,積極孵化新的零售業態,如APP掃碼購、超級物種、自助收銀機等等。除此之外,人性化服務也成為永輝新的企業追求,體現在保證水果蔬菜新鮮且貨源不斷、貨架擺放與場景設計更具人性化等諸多方面。
教師提問:閱讀材料,思考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哪些新增的因素影響永輝超市的發展?這些因素是否會影響到該超市未來的區位選擇?
學生閱讀材料,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通過挖掘材料中的信息,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講解服務業的分類:

?
教師總結:永輝超市選址主要受到市場、交通、勞動力、集聚和政策等區位因素影響,并且通信、網絡、科學技術、消費者情感喜好等因素在區位選擇中的地位日漸突出。
學生回顧永輝超市的區位因素,同時完成對商業性服務業區位因素的歸納與補充。
設計意圖:完善認知結構,強化核心知識。
教師布置課外任務:經濟全球化的當下,永輝集團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國門,躋身成為國際化零售連鎖集團?請同學們利用周末,通過互聯網查閱資料、實地走訪合肥某家永輝超市并參照法國家樂福的成功案例,為永輝集團的發展建言獻策。
各小組在課外完成任務,并在下次地理課中展示和交流。
設計意圖:利用社會調研,一方面促進學生地理實踐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本案例亮點在于:第一,以項目為中心。師生圍繞共同的任務開展探究活動,用任務驅動學生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第二,以學生為主體。本案例的設計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并注重強調發揮教師“授之以漁”的教育作用。第三,教學聯系實際。為營造沉浸式課堂氛圍,本案例選取真實社會素材,讓學生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挑戰“兩耳不聞窗外事”傳統教育觀念,為學生搭建起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橋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學任務量較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高,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