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惠榮
(菏澤市中醫醫院口腔科,山東 菏澤 274035)
口腔扁平苔蘚(OLP)是一種多因素誘發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免疫因素在OLP的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OLP根據病損基底部黏膜狀況可分為糜爛型OLP(EOLP)和非糜爛型OLP(NEOLP)。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細胞(如T細胞、B細胞、單核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細胞(內皮細胞、表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經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類具有廣泛生物學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細胞因子在OLP的發病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1-3]。本研究應用流式微球分析(CBA)技術,即微量樣本多指標流式蛋白定量技術檢測OLP患者血清和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旨在更深入地了解OLP發病機理。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口腔科OLP患者26例,并分為NEOLP組(14例)和EOLP組(12例)。納入標準:(1)經詳細詢問病史及常規口腔檢查,根據臨床表現、組織病理學檢查診斷為口腔扁平苔蘚;(2)全身無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腫瘤、貧血等;(3)近3個月內未使用激素類或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等;(4)無重度牙周病及其他口腔黏膜病;(5)1個月內未使用抗生素類藥物,3個月內未使用過免疫制劑者。NEOLP組中男5例,女9例,中位年齡38歲(17~62歲)。EOLP組中男4例,女8例,中位年齡39歲(17~60歲)。同時選取無口腔、皮膚扁平苔蘚病史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史等健康志愿者2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9例,女16例,中位年齡40歲(17~62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于清晨采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對照組則在體檢時抽取,離心15 min后取血清,置于—80 ℃冰箱保存。于上午9:00點左右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液2 mL。在收集樣本前2 h內禁食、禁飲或任何口腔衛生措施等。在2 h內轉移至實驗室,離心10 min后棄沉淀,取上清液置于—80 ℃冰箱保存。測試前室溫解凍樣本,應用CBA技術,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測定血清和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濃度,包括白細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擾素(IFN-γ)。操作按照試劑盒(江西諾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操作說明書進行。每個樣本管中加入25 μL捕獲微球混合液后離心5 min,吸取上清,加入等體積微球緩沖液,混勻后室溫避光30 min;加入待測樣本和熒光檢測試劑各25 μL,充分混勻后室溫避光孵育2.5 h;隨后加入1 mL磷酸鹽緩沖液(PBS),離心5 min,吸取上清,再加入0.3 mL PBS上機檢測。采用CELLQuest軟件獲取并分析數據。

2.13組血清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3組血清IL-2、IL-10和IFN-γ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EOLP組和NEOLP組血清IL-4、IL-6、IL-17A和TNF-α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OLP組上述各指標與NEOLP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23組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三組唾液中IL-2、IL-10和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EOLP組和NEOLP組唾液中IL-4、IL-6、IL-17A和TNF-α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EOLP組上述各指標與NEOLP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3血清和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相關性分析 血清和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無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血清和唾液中Th1/Th2/Th17型細胞因子水平相關性分析
OLP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表現為患病部位疼痛、粗糙不適。目前,臨床認為OLP是一種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3]。CD4+T細胞分可化為Th1、Th2和Th17細胞等,其中Th1細胞主要分泌IFN-γ、IL-2和TNF-α等細胞因子,參與細胞免疫及遲發性超敏反應;Th2細胞分泌IL-4、IL-5、IL-6和IL-10等細胞因子,與體液免疫相關。OLP大致分為糜爛型和非糜爛型(以網紋型為主),二者發病機理是否存在一定差異,相關研究較少見。CBA技術是一個基于流式細胞檢測系統的多重蛋白定量檢測方法,能夠同時對單個樣品中的多個指標進行檢測,具有高通量、高特異性、高靈敏性、操作簡便、低成本、重復性好、快速檢測等優勢,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IL-4主要作用為促進B細胞增殖和分化,刺激B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E。OLP患者血清及唾液中IL-4水平均高于健康人[4],其外周血CD4+T淋巴細胞的組蛋白H3位乙酰化水平會降低。采用CBA技術測定外周血40種細胞因子發現,乙酰化水平與IL-4和人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水平呈負相關,這解釋了IL-4增高的原因[5]。IFN-γ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產生,是一種促炎細胞因子,可增強T細胞對IL-2促增殖反應的敏感度和強度[6]。WANG等[2]研究顯示,OLP患者外周血及受損局部組織IFN-γ和IL-4水平均增高,且IFN-γ/IL-4比值增高,提示存在Th1/Th2免疫失衡。陳瓊等[7]研究發現,OLP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和IL-4水平增高導致IFN-γ/IL-4比值降低是OLP的免疫病因學因素之一,且IL-17蛋白表達增高主要與EOLP炎癥過程有關。本研究結果顯示,OLP患者血清和唾液中IFN-γ水平與健康人比較無顯著差異,且EOLP型和NEOLP型之間也無顯著差異;IL-4水平增高程度與IL-6、IL-17A和TNF-α比較并不明顯。因此,IFN-γ和IL-4水平變化是否在OLP發病過程中起主要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IL-10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介導免疫抑制的細胞因子,其能夠抑制Th1細胞合成IL-2和IFN-γ。有研究顯示,OLP患者唾液中IL-4、IL-6、IL-8、TNF-α和IFN-γ水平增高[8]。WEI等[3]采用CBA技術測定OLP患者細胞因子,結果顯示,唾液中IL-6、IL-10和IFN-γ水平增高,并且增高程度與疾病嚴重程度呈一定相關性。ZHOU等[9]研究發現,血清IL-10水平與健康人相比無顯著差異。一項薈萃分析顯示,OLP患者IL-10水平變化有增高、無變化、降低等不同結果[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和唾液中IL-10和IFN-γ水平并不增高。不同研究結果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與患者疾病嚴重程度、樣本來源、測定時機等多種因素有關。
IL-6是由成纖維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及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所產生,具有多種生物學作用,如誘導B細胞分化,誘導IL-2和IL-2受體表達等。一項薈萃分析顯示,NEOLP組、EOLP組患者血清和唾液中IL-6水平增高但無顯著差異,且唾液中IL-6水平增高更加明顯,提示測定唾液中IL-6水平有助于OLP的診斷及治療監測[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NEOLP組、EOLP組唾液中IL-6水平均高于血清IL-6水平。提示可能測定唾液中IL-6水平更加具有臨床意義。李新等[13]應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OLP患者唾液中氧化應激指標和核因子-κB相關炎癥因子,用氧化應激損傷的產物來反映氧化應激水平,如脂質過氧化損傷產生的丙二醛(MDA),DNA氧化損傷產生的8-羥基脫氧鳥苷(8-OHDG)等能間接反映體內的氧化應激狀態。結果顯示,NEOLP組、EOLP組MDA、8-OHDG、TNF-α、IL-6和IL-8水平增高,提示OLP患者存在高氧化應激狀態,氧化應激參與OLP的發生與發展。KAUR等[14]研究顯示,OLP患者血清和唾液中IL-6、IL-8和TNF-α水平均增高,且血清和唾液中這些指標存在一定相關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和唾液中7種細胞因子水平無相關性。血清與唾液中細胞因子來源是否一致有待于進一步研究。OLP患者血清和唾液中IL-10水平在糜爛組、網紋組及對照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而TNF-α水平在糜爛組和網紋組中增高,且糜爛組TNF-α水平高于網紋組[15]。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和唾液中IL-10水平在各組間無顯著差異。OLP患者口腔成成纖維細胞在牙齦卟啉單胞菌脂多糖刺激下表達α-平滑肌肌動蛋白,具有肌成纖維細胞的特性,可以分泌IL-6、IL-8和TNF-α[16]。因此,成纖維細胞可能是這些細胞因子的來源之一。
IL-17A是Th17細胞分泌產生的主要細胞因子,與炎癥發展、免疫應答、免疫排斥等多種生物學活性有關。OLP患者血清IL-17A水平較健康人增高,但不同疾病類型之間無顯著差異,且IL-17A G197A基因多態性與OLP有一定相關性,GA或AA型更加容易發生OLP[17]。KAUR等[14]研究發現,EOLP組唾液中IL-17水平高于網紋組和對照組,且IL-17水平與疾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毛其芬等[18]采用ELISA測定OLP患者外周血細胞因子水平,EOLP組IL-17水平增高,而NEOLP組IL-4、IL-10水平增高。
綜上所述,血清和唾液中IL-4、IL-6、IL-17A和TNF-α水平變化是促進OLP的部分原因。唾液在標本采集方面比血清有優勢,運用唾液細胞因子將OLP病情量化可為其后續治療及隨訪監測提供依據。各種細胞因子異常變化在不同研究中得到的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可能與不同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年齡和性別影響、測定方法不同等因素有關。本研究采用CBA技術同時測定7種細胞因子,具有明顯優勢。針對異常變化細胞因子的治療,如IL-6和TNF-α的單克隆抗體是否能夠成為治療OLP的新措施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