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1991年,東京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從廣義上把“創業創新教育”界定為: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養。近年來,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當前高校主要采取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為依托,以“互聯網+”大賽等為載體,以大學生創業基地(園區)為平臺,成立專門組織機構為保障,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實施創新創業教育。
教育部《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強調各高校應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普及開啟了加速鍵。
如何有效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不斷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當前重要的議題。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務。“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只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改革。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師講授和學生聆聽的模式,重新設計了“教”與“學”的關系,體現了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1],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形式的混合,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的形成。
混合式教學自學再學習討論的模式更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可以促進學生有效提問和主動學習,同時可以將線上抽象的理論知識與課下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達到更好的學習與應用的目的。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法,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可以分為六類,分別是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傳統課堂的講授式教學更側重記憶和理解,而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大部分在線上的學習中完成,線下教學中更多的是知識的應用和分析,通過小組任務設置可以更好鍛煉學生知識的應用、分析和綜合能力,通過小組之間的互評等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混合式教學有助于促進更多高校和教師積極研發優質的教學資源。目前幾乎所有高校都在整合優秀課程團隊教師,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使更多高校、教師和學生可以選擇適合的優質教學資源,有助于促進教育的公平,同時提高教學效果[2]。當前中國大學MOOC、學銀在線、學堂在線、智慧樹等平臺上線了眾多優秀教學資源,可以由教師和學生進行選擇,形成了更大范圍的學習共同體。
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老師可以選擇自建或者引用優秀教學資源,同時在線學習平臺會準確記錄學生學習軌跡,例如視頻觀看、在線測試、研討互動等信息,利用大數據可以清晰了解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而合理安排線下講授重點。師生可以不受空間限制,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隨時交流。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與同學進行研討交流。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學習資料上傳到自己的空間中,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共享。
2018年6月,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創新創業教學團隊開始建設“大學生創業與就業”在線課程,共涉及明規劃助發展、識企業重選擇、知創業熟政策等10個章節,100個知識點,90個在線課程視頻共計752分鐘;247個章節課程資源,包括課程課件、創業者語錄、知識拓展、單元小測、創新創意設計等內容;題庫總數1 265道,包括單選、多選、判斷等題型;非視頻資源總數739個。

圖1 “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模式結構圖
截至2021年2月底,課程累計瀏覽量達1 350萬,累計選課數12 956人次,累計互動150 616次,2019年“大學生創業與就業”課程獲評為黑龍江省級精品在線課程。
課程以“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模式進行,整體流程包括教師線上任務布置、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學生線上內容自主檢測、教師線下課前知識回顧、教師線下內容講授、教師線下任務布置、學生線下團體合作實踐和線下任務評價與總結。
具體課堂教學設計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教師為學生設立學習目標與要求,發布線上學習任務;學生通過網絡視頻進行自主學習,自行對線上理論內容提煉總結;在完成學習的基礎上通過線上測試進行檢測,總結學習情況并記錄疑難問題。至此,學生完成線上理論學習的內容,掌握基本理論內容。
第二階段,教師在線下授課時,采用總結分享、教師提問、課堂互動等方式,回顧學生已學習的線上理論內容,并針對學生學習的疑惑點進行互動解答,鼓勵共同學習的其他同學來解答,共性問題則由教師進行答疑;教師總結線上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加深理論內容理解的同時,擴展相應實踐內容。至此學生完成線上理論與線下實踐的銜接,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第三階段,教師依據線下結合實際的深層拓展,設置符合學生能力的實踐任務,在學生完成拓展內容學習后發布任務;學生根據線上線下所學內容進行具體任務實踐,在任務完成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方法、鍛煉能力;任務完成后,各學生團隊對任務成果進行展示并互評,教師針對學生完成情況進一步總結。至此,學生完成線下拓展實踐內容,并具備一定能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已逐步成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熱點。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2020年創業課程教學團隊嘗試以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課程自學、課前任務,提高了大學生對該課程的成就感和學習興趣以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2.4.1 激發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
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了課堂教學模式和在線學習模式的優勢,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2020年疫情期間,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課程教學團隊在全院2019級學生中開設了公共必修課“大學生創業與就業”,課程團隊教師設計了選人、搶答、投票、問卷、主題討論等活動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020年春季學期,授課教師發布課程公告共計2 163個,簽到參與總數為63 620人次,搶答參與總數為3 558人次,投票參與總數為8 131人次,評分參與總數為6 668人次,參與課程互動數為2 725人次,學生在線課程參與度較高。
2.4.2 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探索能力
混合式教學擴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創新創業課程實現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線上線下的深度學習[3],同時,小組討論結合信息技術的社交性,將線上線下交流相結合,培養學生合作溝通能力。近年來,學生在各項創新創業大賽獲獎數量和等級不斷提升,同時創業項目中創新性也有所提高。
混合式教學模式符合高職院校創業課程教學目標需要,學生在線學習相關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創業實踐能力,突出了學生參與性與體驗感,提升了創業教育的質與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也將會不斷完善提升,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