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薇薇
摘 要:現階段,勞動教育體現的育人功能開始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本文以勞動教育的內涵為切入點,從不同角度針對高校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進行了探討與分析,旨在在全社會中形成合力,一同推進高校勞動教育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勞動教育 實踐路徑
高校是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的搖籃,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是必然的。然而,通過仔細調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高校在勞動教育方面依然存在著體制不完善、發展不均衡、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問題,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指導性文件、宣導力度不強、人才培養模式有偏差、缺乏家庭勞動教育等方面。面對以上情況,有必要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提出高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1 勞動教育的內涵
新時期,我國高校勞動教育的立意更高。勞動教育需要在勞動過程中獲得教育,這里所說的勞動可分成兩種類型,即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其中腦力勞動可同時調動人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參與;體力勞動主要對人的體能進行鍛煉,通過人的勞動提升勞動能力,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其中艱辛,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成果。國外研究稱,通過學校教育培養的諸多能力之中,勞動力市場中非認知能力可獲取80%的回報,認知能力則并未體現出與勞動力市場的較大相關度,我國研究則稱,高校個體非認知能力、認知能力發展都可能影響初職月薪。由此可以看出,在勞動教育中手腦并用,可顯著提升非認知能力,也就是說,對于大學生而言,勞動教育可幫助其獲得成長、獲得成就。
2 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2.1 開設勞動教育相關科目與課程
新時期要加強勞動教育,就必須開設與之相關的科目與課程,以課堂教學為著眼點,對學生的勞動品質進行培養。目前很多小學尚都開設了有關課程,還配備了教材,要求學生把所學內容運用于實踐,但是這些還沒有在高校中得到很好體現。目前我國僅有少數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配套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很顯然多數學生的勞動教育都是形式上的,根本沒有發揮出其應有作用。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于大學生而言勞動教育必不可少,大學群體進行勞動教育具有良好的條件,同時對其身心發展也非常有益。與中小學相比,高校勞動教育不用拘泥在傳統教學模式上,可開設多樣化課程,引導學生更多的參與其中。要想達到良好的勞動教育效果,就必須把它當成是一項持久的工作來抓,不用追求課程開設的數量,但要注重其質量與成效。例如可開設選修課《勞動幸福課》、《果酒釀造》、《園藝美學》等,不僅將生活和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同時學生的興趣也得到了激發。
2.2 通過實踐性活動多學習、多體驗
與中小學生相比,大學生可支配的時間更多,可投入到實踐勞動之中的精力也更多,在多方面條件都滿足的前提下,高校應該利用好自身優質平臺和資源,多開展一些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多去體驗和學習,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促進其勞動技能的提高。例如某學院一直在打造“至善文化”,根據“善”實施系列自我服務勞動、校園公益勞動同時以班級為勞動教育著力點,根據班級專業特色,以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為主,推動理論學習與勞動實踐相結合,形成對專業發展的理性認識,強化熱愛勞動的感情,獲得了不錯的教育效果。目前已處于知識經濟時代,對于大學生而言知識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國多數高校都不重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所謂“勞動即生活”,不僅要開設勞動教育相關科目與課程,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去感受、體驗勞動,從而主動接受勞動。不僅可以對校內各項資源進行利用,同時還可以從社會中尋找資源,借助其他高校、社會部門的力量,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實習崗位。
2.3 建立完善的勞動考核制度與標準
勞動考核制度的制定可為高校實施勞動教育提供重要保證??茖W評估勞動教育的效果,需要教育相關部門從上到下的決策和貫徹落實。首先,需要在高校之中設立評估勞動教育的部門,專門針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進行考核、評估。通過積極整改相關課程,及時處理師生反饋的信息,使勞動教育有關課程更加符合教學目標,更加貼近學生的發展需求;其次,積極評估學生對勞動教育接受情況的效果,其內容包括學生熟悉和了解勞動知識的程度、對勞動教育的認可程度、勞動信念內化的程度以及其勞動行為和內在標準與要求的一致性等,從而將高校勞動教育的作用與效能充分發揮出來;最后,還要關注考核的科學與合理性,以學生實際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關注各專業學生提出的訴求。
3 結語
總之,高校勞動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與大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相融合,它亦不能一成不變,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而不斷完善。高校應正視當前學生之中存在的不愿意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等現象,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宗旨下,健全勞動教育相關課程體系,始終堅持以生為本、求同存異、因地制宜等原則,將各環節工作配合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勞動教育方案,為高水平人才培養方案的構建堅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玉蘭,劉維忠,尹軍軍.新時代高校農經類大學生勞動育人培養體系建設研究[J].高教學刊,2020(32):177-180.
[2] 劉祥玲.高校以服務學習課程開展勞動教育的路徑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0(10):49-53.
[3] 艾娟. 構建高校勞動教育評價體系的原則[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0-19(005).
[4] 王琳. 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高校思政課[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0-19(008).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