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芳萍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在教學中發現,部分孩子不喜歡學英語,部分孩子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如何讓孩子從小學好英語呢?筆者認為,自主學習是通往學好英語的必由之路。這里所說的自主學習絕非一項簡單的任務,也不能等同于散養、放養,它是學習者在培養自律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新的學習方法并探索全新的領域。顯然,有效的自律是學習者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自律下的自主學習不是紙上談兵。
自主學習不能簡單地混同為“自學”
什么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核心是學習者將學習掌控在自己手中并從中學會主動成長。自主學習不能簡單地混同為“自學”,更應該理解為相對于“被動填鴨式學習”的主動學習。在此視域下,要改變“英語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教學和學習方略,使學習者有興趣主動學習英語。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作為一種技能,當然也適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同時,家長還應該注意,語言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而不僅僅是一門課。正是這種實踐性決定了孩子必須在課下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展開有效的學習活動。
舉個例子,當孩子們看到window這個單詞,怎樣展開自主學習呢?自主學習可以這樣做。
1. 設計游戲引發興趣。
A代表老師或家長,B代表孩子。
A:我們一起玩個猜字、造字游戲。你可知道英文單詞win是什么意思?(說話間,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代表“勝利”的手勢。)
B:勝利?。ê⒆訖C敏,猜到其意。)
A:對了!那么,再加一個字母,wind又是什么意思呢?(用嘴模擬“呼呼”風吹的聲音。)
B:風!
A:冬天到了,大風來了,待在戶外的孩子們凍得直“哎喲”。英語“哎喲”怎么說?對的,就是ow。為了不在寒風(wind)里“哎喲(ow)”,我們需要待在一個有窗戶、有暖氣的房子里,所以wind+ow=window!我們用一句話記住這個單詞——寒風里瑟瑟發抖,你需要一扇溫暖的窗(We need a warm window in the cold wind)。
B:window!
2. 內化知識,自我評價。
A:注意拼寫,大風wind+ow。但是,如果我漏掉中間一個字母n,window就變成了widow,會發生什么?
B:扣分!
A:是的,考試時的確會扣分。但是你知不知道,wid?ow也是一個英文單詞?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叫什么?
B:寡婦?
A:對的。我們可以再記住一句話——沒有勝利(win丟掉了n就沒有辦法“勝利”啦)和丈夫白頭偕老的女人變成了寡婦。我們再一起造一個句子,把兩個相似的詞都用進去,“那位寡婦朝窗外看”。
B:The widow look at the window。
A:很棒,50%正確。首先,注意動詞的小變化,如果是現在時,應該是looks;過去時是looked。其次,look at是看的意思,你這句話的意思是“這個寡婦看著那扇窗”,而我們的句子原意是“朝窗外看”,不是看窗戶本身。那么,還記得“朝窗戶外面看”怎么說嗎?(用口型做出out狀。)
B:哦,對,是look out of!
A:那么全句話應該怎么說?
B:The widow looks out of the window。
A:棒極了!100%正確!造句不難哦。
對于小學生而言,自主學習雖然需要教師和家長于課上課下加以正確的引導,但這也是學習者日后擺脫教師和家長獨立開展自主學習的前奏:思維方式訓練和學習方法的累積。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或家長的引領使簡單的知識得以慢慢內化而形成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的自信心逐步建立起來,摒棄恐懼、逆反心理,由疑惑逐漸走向階段小目標的一個個達成,從而完成了對自我能力的認知: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這一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說,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教師和家長。只有教和學雙方基于共同的積極評價,教學和學習過程才可能融洽和諧。
3. 學習經驗的有效輸出。
周末,一個學生走在小區的空地上,看到一位住在一樓的孀居奶奶正在擦玻璃。于是,他聯想到學過的單詞,嘗試著組成句子:A widow looks at the window。Ow,it is too dirty!The widow cleans the window in thecold wind。When she 擦完,the widow looks out of thewindow……
轉天,這個學生來到學校,問我“擦完”用英語怎么說。我心里樂開了花兒,孺子可教也。什么是有效輸出?將學習經驗有意識地重現,這不就把“死”知識變成“活”的自身能力了嘛。在這個階段,教師和家長該鼓勵孩子們大膽試錯,試錯的過程就是輸出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自主學習更需明確學習目標
明確的目標到底是什么?筆者認為,針對小學生,目標一定要具體些、小一些。比如,今天搞懂一兩個句子的意思,或學習3—5個單詞并造句等。有時,目標當中會涉及一些待解決的問題,我的經驗是:問題設置一定要有意義、要值得思考和探究。問題本身無聊,學習過程必然無趣。小學生年齡還小,自主創建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還偏弱,需要教師和家長輔助搭建思維模式。日后,真正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還是孩子自己。這是有明確目標并帶著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的常規狀態。無論長大后是做學問還是做生意,其實都離不開這種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