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韻
張先生是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最近總覺得身體困乏,右上腹脹痛,休息一整天也不見好轉,而且常常食欲不振,吃不下飯。家人們很擔心他的身體,陪他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二院)肝膽胰外科,找到王偉林院長就診。
當王偉林院長見到張先生的第一面時心里就大概清楚了病因。原來,張先生雖年紀輕輕,卻已經有了可觀的“將軍肚”,一詢問體重嚇了一跳,張先生的身體BMI已經達到了30.2(正常成年人的身體BMI指數在18.5~23.9之間)。經過一番檢查,發現張先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重度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俗稱脂肪肝,是一類涵蓋多種病因,以肝內脂質蓄積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目前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為我國最常見慢性肝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普通成人B超診斷的脂肪肝患病率在10年間從15%增加至31%以上,且日趨年輕化,對人民健康和社會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總體上來說,脂肪肝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但組織學模式上還包括了藥物性、遺傳代謝性以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的初期表現,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導致慢性中毒性肝臟損傷所引起的。
初期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肝細胞脂肪浸潤、脂肪變性,如不及時控制,將進一步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最終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
影響酒精性脂肪肝進展或加重的因素較多,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發現和證實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飲酒量、飲酒年限、酒精飲品種類、飲酒方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遺傳因素、營養狀況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指除飲酒外,其他明確的肝損害因素所致的脂肪肝,是一種與肥胖、胰島素抵抗、II型糖尿病、高脂血癥以及其他代謝綜合征密切相關的肝臟疾病,可導致長期慢性肝臟炎癥。
疾病發展初期常表現為輕到中度的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谷氨酰轉肽酶的輕中度升高。隨著疾病的進展,肝臟細胞在慢性炎癥作用下反復壞死和再生,導致間質纖維增生,到了這個階段就會發生不可逆的肝硬化,并可在此基礎上發生惡性腫瘤。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熱量膳食結構、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肥胖、高血壓、血脂紊亂和Ⅱ型糖尿?。倚透窝撞《靖腥竞捅透窝撞《靖腥?。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在世界范圍內增長快速,專家預測如不及時干預,將有相當一部分患者進展為終末期肝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且明確病因所致的繼發性脂肪肝,如藥物性(糖皮質激素、丙戊酸鈉、甲氨蝶呤等)、遺傳性代謝?。↙CAT缺乏、膽固醇酯貯積病、Wolman?。?、營養失調性以及長期腸外營養等。
脂肪肝初期起病隱匿,發展周期較長,待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經較為嚴重了。多數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常因肝臟氨基轉移酶升高或肝臟影像學檢查偶然發現。
少數病人可有乏力、右上腹輕度不適及肝區脹痛等非特異性癥狀。嚴重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出現黃疸、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隨著病情加重,可有晚期肝病相關表現,如持續的膽紅素增高、肝腹水、蜘蛛痣、肝掌等。在部分患者中,體格檢查或可見肝腫大,但個體差異明顯。
脂肪肝的臨床管理強調預防與治療并重。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的肝組織學改變處于單純性脂肪肝階段,若能良好控制病因,減少危險因素,是可以逆轉甚至完全恢復的。因此,體重控制和改善胰島素抵抗是脂肪肝臨床管理的首要目標。
●對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克制飲酒、科學戒酒是關鍵。
●對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采用飲食和運動治療相結合的科學持續減重則有助于脂肪肝防治。
●對于其他高危風險的脂肪肝患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規范有效控制相關原發病同樣具備協同效益。
●營養支持:營養均衡,適當膳食纖維,高蛋白與低脂飲食,并注意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等維生素及葉酸等。
經過大半年的積極治療,當張先生再次出現在浙大二院肝膽胰外科時,醫護人員幾乎快認不出他了。原來,在醫生的精心指導下,張先生成功地戒掉了煙酒,僅用半年時間就減重15斤,人瘦下來了,精氣神也好了不少,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
在家人的陪同下,張先生做了全面的身體檢查,令人驚喜的是他的高血壓和高血脂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重度脂肪肝也轉為輕度。
問:只有肥胖者才會患脂肪肝嗎?
答:并不是。短期內快速減肥導致的營養不良也會形成脂肪肝。原因是肝臟在脂質代謝平衡中發揮核心作用。一旦出現營養不良、蛋白質供應不足,就會導致載脂蛋白合成的減少,從而造成甘油三酯不能及時轉運,致使肝內大量蓄積,進而形成脂肪肝。同樣道理,營養不良或失調,尤其是低蛋白攝入,也可導致脂肪肝。
問:輕度脂肪肝只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無需特別注意嗎?
答:日常生活中總能聽到一些話,如“現在輕度脂肪肝很普遍了,不用特別注意”。而實際上,已經有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輕度脂肪肝亦會增加死亡風險,且死亡風險隨疾病進展而顯著增加。相關研究顯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20年肝硬化發生率為0.6% ~3.0%,而若進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發生風險將增加至15% ~25%。所以說,切忌不可因為初期沒有什么癥狀而忽視了脂肪肝,一定要按照醫囑盡快調整好生活習慣,避免情況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