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楠 袁玉濤


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依據調查結果,尋求有關對策,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的問題積極干預疏導,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健康;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3-124-002
1.研究目的
大學生心理發展尚未完全成熟,面對學習、生活等各種壓力,容易出現情緒波動,產生焦慮、恐懼等反應,對心理造成影響。盡管《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水平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逐年改善,但有心理問題的人數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調查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對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查閱文獻資料,了解研究動態,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問卷調查法:采用通用的心理健康測試表SCL-90進行測試,參照其他學者研究成果,自制大學生對新冠病毒知曉度的測試表。在有效問卷463份中,低年級248份,高年級215份。男生209份,女生254份。農科學生154份,工科學生161份,文管學生148份。
數理統計發: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20.進行數據統計,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對策。
3.研究結果
3.1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較
在測試的大學生中,SCL-90量表評分為陽性的人數為86例,也就是說,有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為18.6%,與全國大學生心理問題人數的比例接近。其中低年級58人占23.5%,高年級22人占13%,不同年級大學生各癥狀因子得分有顯著差異的為人際、焦慮、抑郁、恐怖(P[<0.05])。見表1:
3.2不同性別、不同專業大學生心理健康比較
對209名男生和254名女生SCL-90測試結果顯示,男生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37人,占男生總數17.7%,女生49人,占女生總數19.3%,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女生。其中人際、焦慮、恐怖三個癥狀因子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對農科學生154人,工科學生161人,文管學生148人的測試結果,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為農科24人、工科32人、30人,占各自專業的百分比分別為15.6%、14.3%、20.3%。文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農科和工科學生。在9個癥狀因子得分的比較中不同專業均無顯著差異(P﹥0.05),表略。
4.結論與對策
4.1結論
大學生中心理健康異常的人數86人占18.6%,不同年級癥狀因子得分有顯著差異的是人際、焦慮、抑郁、恐怖(P[<0.05])。
男生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占男生總數17.7%,女生占女生總數19.3%,男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好于女生。其中人際、焦慮、恐怖三個癥狀因子有明顯差異(P[<0.05])。
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農科、工科、文管分別為15.6%、14.3%、20.3%。文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農科和工科。在9個癥狀因子得分的比較中不同專業均無顯著差異([P>0.05])。
4.2對策
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積極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工作,幫助學生提高應對壓力的意識與能力,克服不良情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規章制度: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與疏導必須規范,明確大學生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本質區別,構建切實可行、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
構建醫院高校相結合的心理健康促進模式:面對學生心理問題單憑學校自身已經無法完成,高校應與有心理健康教育資質的醫院相結合,協同發揮各自的優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干預與治療。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干預和疏導學生心理壓力的任務不斷增加,必須打造一支能戰斗的師資隊伍,特別需要提高輔導員教師的心理輔導技巧與能力。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不僅能提高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對促進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引導學生讓體育鍛煉成為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利用體育鍛煉的特殊功能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馬振,賈長勝,尹婷婷.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
[2]任翰林,李翠,張青.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防控策略的有效性[J]心理月刊,2020年17期
[3]馮蓉.2019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進展與趨勢,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