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爾曼·吐木爾
摘要: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戰略,關系我國的國計民生,是我國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農村電商平臺正是鄉村振興戰略很好的實現方式。農村電子商務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徑。鄉村振興戰略下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具有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
關鍵詞: 鄉村振興;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實現農戶增收,農村經濟繁榮,實現共同富裕,而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產業振興。電子商務是我國的新興行業,淘寶、京東、天貓等電商巨頭都抓住時代的風口都收益頗豐。但是相比較城市電商,農村電商則顯得發展較為緩慢,發展勁頭不足。而。鄉村振興戰略為電子商務帶來了眾多發展機遇,從政策、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農村電商的穩定健康發展。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也將會激發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使得農村地區廣闊的消費市場、豐富的人力資源與眾多的農產品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帶動農村產村產業發展,進一步實現產業興旺目標。本文首先對于農村電商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進行闡述,然后分析目前農村電商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存在的問題制定促進其發展的策略。
1 農村電子商務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1.1 推動農民返鄉創業就業,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電商的興起,吸引了各類社會群體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學生及返鄉的其他社會群體,不僅為農村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更是帶來電子商務發展所必須的人才與資金。勞動力、人才與資金的相互配合,對于企業與農戶都是雙贏的局面。企業借助農村電商開拓了廣闊的農村市場,農戶借助企業資金實現了農產品進城,促進農戶增收,實現了農村經濟的轉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對于農戶收入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通過鄉村電子商務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途徑,降低銷售成本,提升農戶利潤。更是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推薦介紹當地特色旅游景點與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信息的形式實現農村地區的文化價值? [1]。
1.2 促進生產結構優化,全面構建現代農業體系
農村電子商務直接影響著特色農產品的銷售,但是更深層次影響著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方式。當農村電商為當地農產品帶來銷量后,將會對產品的質量與數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規模化種植與專業化種植將會改善農村地區農戶的生產方式,提升產品的質量與數量。以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為銷售渠道,將會更容易對接產銷,建立消費導向的生產銷售體系,實現農業產業化,對于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實現農業產品的標準化與農業生產的標準化,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市場競爭力。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現代化農業體系的構建,將會極大的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業生產方式? [2]。
1.3 完善農村鄉村治理體系
農村電商的發展帶動的不僅僅帶動當地的經濟的發展與生產方式的改善,更是為鄉村治理帶來新的動力。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多的依靠電子網絡平臺與網絡信息,將會對農村地區換聯網基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農村電商的發展實現農村農村地區商業發展的電子化,也為農村社會治理與組織化建設帶來良好的網絡信息條件。依托于網絡大數據、云計算將會對鄉村治理提供極大的便利條件,互聯網知識、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也會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國的鄉村治理中,將會極大的影響幸存基層治理與鄉鎮政務運轉,使其運行更加合理與完善。
2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薄弱
雖然我國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與城鎮等互聯網基礎設備較為完善的地區相比,部分地區農村仍存在不足,網路普及率不高,偏遠農村網路使用率較低,網路信號不暢,通訊速度、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網路使用的基礎條件缺乏,直接限制了農戶利用網絡獲取信息與利用信息的能力。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薄弱,導致農戶無法利用互聯網獲取與利用信息,農村電商市場無法完善? [3]。
2.2 農村電子商務領域專業人才缺乏
我國農村地區人口數量眾多,但是農戶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思想觀念較為陳舊,文化水平低、學習能力弱,對新事物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現代化信息意識不強并且多數人思維的慣性不愿意主動接融電子商務導致整體素質偏低。具有電子商務專業素養的年輕人和高校畢業生更愿意去外地發展而不愿意留在農村地區從事農村電商事業,進一步限制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人才外流,留在農村的農戶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農村電商快速發展,這些境況嚴重阻礙了未來農村電商進一步發展。
2.3 品牌望造和營銷能力不足
家庭式生產為主的農業生產模式,極大的限制了農產品的電子平臺優勢。農產品的天然屬性受自然條件限制,大規模生產和銷售上存在困難,隨著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在與同類型商品競爭中往往因缺少品牌效應導致發展受阻。缺乏農產品品牌價值加成,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自然處于劣勢。面對農貿市場與電子平臺種類繁多的農產品, 消費者更加不容易選擇,因此消費者更愿意選擇品牌農產品。而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熱火朝天的發展中缺少知名品牌引領, 難以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農產品銷售市場, 農產品競爭力下降, 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4]。
2.4 農村電子商務產業鏈成本仍較高
電子商務發展所對應的產業鏈仍舊不完善,極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村電商的發展。商品加工、物流、包裝、倉儲的的不完善,極大的影響了商品的品牌、品質,降低了顧客的滿意度,使得農村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及其他產品都無法獲得顧客的認同,電子商務也無法健康發展。加工與包裝的簡陋,導致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同度降低。物流網絡的不發達,導致產品運送時間過長,一方面對于農村農產品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運送時間過長將會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另一方面就是本身配送時間過長,消費者在綜合考慮下將會選擇運送速度更為快捷的同類產品。配送成本高,將會導致農村產品失去價格競爭力。本身農村農產品價格就較為低廉,配送成本過高,將會導致產品價格上漲,影響了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壓制農產品的利潤。根據我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經營者一半以上都認為,目前農產品運輸物流不便利,配送成本高,將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與利潤,導致農戶受益降低,進一步限制農村電商在全國的推廣與應用? [5]。
3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
3.1 強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力度
農村電商的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與相關單位的支持與政策引導。所以面對農村電商發展存在的種種困難,不僅要出臺相關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扶持政策,更要推動政府、銀行及社會力量給予資金支持,扶持農村電商機構做大做強。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都離不開政府的引導。面對經驗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的初生行業,有必要出臺相關優惠政策與積極的建設意見來引導企業度過前期困難階段。要積極作為,主動去實地進行調研,根據地區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對于農商電商大環境的建設不僅僅局限在對農戶與企業的扶持,更要制定相關電商服務標準的政策,規范農村電商服務水平,改善公共服務質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村電商市場,建立健全能夠滿足農戶、消費者與電商企業的電商平臺。政府政策與資本的雙重支持,加大對農村電商建設的政策支持,完善相關電商基礎設施,規范電商服務水平,為企業與農戶打造良好的運營環境,為消費者打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3.2 多舉措筑牢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根基
對于農村電商發展,農村物流建設將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國家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建設交通物流網絡,構建高效、優質、全覆蓋面的物流網絡,完善縣鄉村三級單位的物流覆蓋率。國家持續完善物流體系,同時引導電商企業投身農村電商建設,借助其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借鑒完善的物流體系,實現農村電商產品與銷售途徑的進一步銜接。
3.3 注重農村電商人才培養
對于新興的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專業性的人才將會顯得極為重要。想要實現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就需要加強電商人才的引進與拍訊力度。但是對于目前的農村地區,人才流失情況較為嚴重,有一部分不愿意留在農村,因此需要引進外來人才,培養本地的電商人才。加強對退伍軍人與外出務工農民從事電子商務經營的政策支持力度,開展電商普及性培訓。對于從事農村電商的人員不僅是從外部引進,更是要激發農村地區的內生動力。可以組織當地有意向進軍電商的傳統企業、有創新精神的鄉鎮領導以及有意向從事農村電商的鄉村婦女及其他人員進行電商培訓,從黨員干部、農村電商能人中物色一批人才,從相關電商政策、技術等方面進行培訓與指導,解決他們在從事農村電商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3.4 注重品牌效應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綠色食品,對于帶有當地特色文化的綠色食品更是情有獨鐘。所以,農村電商發展更是要因地制宜,發掘當地特色產品。實現對于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整合,選取最具特色的農產品優先發展,從地域知名打造本地特色農產品自有品牌。除了依靠當地獨特的地域優勢,還需進一步加強對產品的創新。挖掘產品本身特色,對于原始產品進一步創新,從初始的農產品進一步開發產品的新種類,深入發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從多方面構建當地特色農產品品牌,使其能夠走上品牌化、系統化的電商銷售道路。除了構建農產品特色品牌,更是需要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對農產品品牌進行推介。通過電商平臺的有效推廣,將會使得農產品更容易進入消費者的視線,提升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推動農村群眾通過電商增收? [4]。
3.5 加快完善信息網絡基礎建設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主要依托于我國的網絡與電子平臺,借助網絡達成訂單,然后進行配送,所以網絡基礎建設對于農村電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努力提升我國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面,進一步健全農村電子商務的基礎條件。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農村地區物流速度與信息利用效率。通過網絡高速處理訂單信息,提升物流的運行效率。借助網絡電子平臺進行信息整合,實現產品市場、消費者、政府、企業與農戶之間的信息互通,打造信息互通共享平臺,促進各級組織之間的有效交流,實現各級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高效對接,提升各類信息利用效率? [5]。
參考文獻
[1]? 譚歡歡.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路徑——以遂昌模式為例[J].鄉村科技,2020(21):40-41.
[2] 劉瓊,肖云梅,周海燕,謝先斌.鄉村振興下湖南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20(12):30-31.
[3] 吳燕芳. 發展農村電商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N]. 甘肅日報,2019-03-21(006).
[4] 張炳達.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與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18(11):137-138.
[5] 魏一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7(2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