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淑霞,張曉明,于彥華
(吉林農業大學,吉林 長春130118)
在新一輪評估制度設計中,教育部著力將自我評估放在“五位一體”評估體系的第一位,可見自我評估的意義和作用非同一般。而在高校自我評估過程中,教師是評估的主體,高校在評估中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體性、自覺性和創造性,真正體現教學的真實過程,自覺地建立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教師在自我評估中的作用,使自我評估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將質量保障體系從內部提升到一個新高度[1]。
影響自我評估效果的因素很多,諸如評估準備是否充分、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是否科學合理、在過程實施中各環節是否周密安排、評估動員是否充分、評估整改是否及時到位等。周密考慮各種因素,做到盡善盡美,評估效果才會更加顯著;反之,效果則不明顯。
教師思想意識包括主人翁意識、質量提升意識、評價意識等。研究發現,能夠把自己當作主人翁、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自覺接受評估的教師較少,能做到這些的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到自我評估有利于學校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并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教師在學校自我評估工作和提高教育質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民教師扮演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重要角色,他們對教學評估工作的積極響應,是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關鍵[2]。
首先,高校應不斷提高教師的自我評估意識。教師對自我評估的看法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看法主要有:評估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能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有的放矢;評估提高了多方面對學校教學中心地位的認識,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評估學校發展目標更加明確,能夠促進學校長遠發展;評估能夠促進學校資源分配更加合理、投入方向更加明確等。負面看法主要有:評估與己無關,只是管理部門的事;評估勞民傷財,不能給教師和專業帶來益處;評估就是瞎折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評估就是挑毛病等。
其次,高校應提升教師自我評估的效果。事實上,在教師的思想意識里,負面看法占比較大,這些負面看法嚴重影響教師進行自我評估的效果。在評估過程中,主動參與和被動參加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主動者認識充分,在評估過程中積極配合,主動查找問題,并為解決問題而努力;被動者有些是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敷衍了事,不能主動思考和行動,更有甚者是抵觸情緒大,不愿意接受評估,或者造假、掩蓋問題。只有廣大教師正確認識自我評估,轉變對評估的看法,去掉負面情緒,自我評估才能真正實現應有的效果[3]。
吉林農業大學利用為期3年的本科專業自我評估實踐,采取一系列措施,轉變教師的思想,使自我評估成為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內在需要,增強評估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保證評估結果的全面有效,實現了提升自我評估效果的目的。
調研采取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針對評估的必要性、評估方式方法、評估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教師、學生、管理人員對自我評估的認識和看法,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見表1)。

表1 教師對自我評估看法結果統計分析
針對教師的認識和看法,該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以轉變教師思想意識,讓全體教師深刻領會本科專業評估工作的目的與意義,明白為什么要自我評估,在自我評估中要怎么做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1.開展宣講教育
吉林農業大學開展了為期4 周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形勢宣講教育”活動,宣講國家高等教育形勢、評估的意義、對教師的影響等,編寫印發了《吉林農業大學本科教育工作學習材料》1500 余冊,進一步宣傳評估理論、評估政策和自我評估的重要意義,有效提高了全校教師對自我評估重要性的認識。
2.召開學習報告會
該校組織校院兩級領導班子、教師、管理人員到東北師范大學等部屬院校學習調研,吸取其他院校自我評估經驗;召開學習報告會,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宣傳高等教育形勢和評估現狀;召開全校性的自我評估動員會,引導廣大教師正確認識自我評估的意義和評估對學校及自身發展的影響。
3.制訂解決措施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不能一蹴而就,要讓教師在評估實踐中看到益處,因此在專業評估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目的,針對問題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及時解決,才能使廣大教師看到評估的希望和意義所在。
經過評估過程中宣傳動員等一系列活動,該校教師思想意識有所轉變,對評估的認識有所改觀,在評估過程中能夠認真收集、整理和撰寫評估材料,主動查找問題,認真聽取評估專家的意見和建議,主動整改,評估效果顯著提高。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使學校的自我評估成為自下而上開展的主動性評估活動。教師在自我評估過程中做到了自我診斷,明確現狀,找準問題,明晰方向,在評估材料整理和總結時做到自覺自律,自我約束,以展現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的常態為前提和基礎,不做修改、掩飾和再造。教師在評估總結時淡化結論,只在意查找問題、明確現狀、科學定位、促進發展,不做專業間橫向比較,在同一專業過去與現在的縱向進行比較,在明確專業辦學現狀的同時,做國內同類院校相同或相近專業間的橫向比較,以明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促進專業科學發展[4]。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使人才培養工作成為全校范圍的共識。該校本科教學中心地位更加堅定,進一步明晰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深入地思考教學工作,明晰了未來自身建設與發展思路。教師從精力投入、個人自身發展及能力提高等方面突出了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并把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全校教師的共同奮斗目標[5]。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使教師能夠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將自身發展與學校發展聯系在一起,由被動發展轉變為主動發展,積極參加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教師教學發展項目和省內外各種學術交流與培訓,拓寬了視野,使教師隊伍數量與結構得到明顯改善,教師培訓交流數量層次顯著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學術水平顯著提高。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使課程建設與改革步伐得到進一步深化。評估之后,教師針對本專業人才培養類型定位,通過多次討論和修訂,構建了適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加強了實踐環節所占比例,適當拓寬了選修課程的領域,著重強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實際生產操作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
教師思想意識的轉變使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學資源。教師能夠站在全局的立場上,正確對待教學資源配置,在專業建設中,將有限資源優先滿足覆蓋面廣、受益學生多的專業;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平臺,提高了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教師的思想意識是直接影響高等學校自我評估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高等學校在自我評估過程中要重視轉變教師的思想意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評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