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曦
(江門市皮膚醫院皮膚科,廣東 江門 529020)
痤瘡指患者毛囊與周圍皮脂腺組織炎性病變,形成粉刺、膿皰等癥狀的現象,青春期高發,對患者的外貌美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果酸煥膚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但單品應用,起效慢,治療周期長,整體效果并不理想。中醫認為痤瘡乃風熱之邪熏蒸所致,皮疹偏小,顏色偏白或略紅,微有瘙癢感,并提出肺風粉刺乃血熱或肺受風熱凝結于面所致,治療當以消風清肺活血為原則,火針療法借火之熱活絡通經,針之力激發經氣,灸之溫祛濕散寒,把溫熱刺激、機械刺激和無菌性灼傷刺激三者合一,可加強刺激強度、延長作用時間[2]。本研究旨在探討火針聯合果酸煥膚對痤瘡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及皮損狀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江門市皮膚醫院收治的40例痤瘡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齡16~35歲,平均(22.55±3.06)歲;病程10~40周,平均(25.53±3.74)周;部位:面部15例,胸前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齡15~35歲,平均(21.39±2.87)歲;病程11~39周,平均(26.12±4.91)周;部位:面部14例,胸前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修訂版)》[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痤瘡中醫診斷標準,辨證為熱毒熾盛型;就診前未行其他治療。排除標準:激素類藥物所致痤瘡者;瘢痕、過敏體質者;懼針暈針者;不能配合回訪者等?;颊呋蚣覍俸炇鹬橥鈺?,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果酸治療,將含有羧基乙酸及中和液的果酸煥膚液(妮傲絲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產品編號:49400419470,規格:100 mL/支)涂抹于皮損處,停留8~15 min,待藥物滲透吸收后用清水清潔,并冰敷30 min。間隔1個月治療1次,共治療6個月。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火針,果酸用法同對照組,給藥后1周對殘余痤瘡進行火針治療?;继幭?,將火針(蘇州華倫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規格:針體直徑0.06~0.45 mm× 針體長度 13~100 mm)燒紅,據不同的皮損類型進行針刺。白頭粉刺用溫針輕觸頂部,直至出現白色灼斑;結節性皮損用高溫針點狀散刺,深度0.2~1.0 mm,以不出血為宜;膿包用高溫針點刺,深度大約2.0 mm,清除皮損中的分泌物。3~5次/處,間隔1個月治療1次,共治療6個月。治療后再次清潔,濕敷慶大霉素溶液。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6個月后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皮損減少率≥90%為治愈;皮損減少率70%~89%為顯效;皮損減少率30%~69%為有效;皮損減少率≤30%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②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6個月后各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FSH、LH以及E2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6個月后粉刺、丘疹等皮損積分:0分:丘疹0~3個,粉刺0~8個;1分:丘疹4~8個,粉刺9~20個;2分:丘疹9~15個,粉刺21~30個;3分:丘疹16~30個,粉刺31~50個;4分:未在上述指標內,評分越低皮膚狀況越好[5]。④統計治療期間患者色素沉著、紅斑、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 1。
2.2 激素水平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均顯著升高,且研究組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FSH(mIU/mL) LH(mIU/mL) E2(pg/mL)治療前 治療6月后 治療前 治療6月后 治療前 治療6月后對照組 20 5.70±1.95 13.23±6.24* 6.02±2.05 13.92±1.13* 30.18±15.94 34.13±5.74*研究組 20 5.72±2.24 18.75±5.94* 6.03±2.13 17.31±1.56* 30.21±16.05 39.56±6.35*t值 0.030 2.865 0.015 7.870 0.006 2.83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皮損積分 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粉刺、丘疹等皮損積分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皮損積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皮損積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粉刺 丘疹治療前 治療6月后 治療前 治療6月后對照組 20 3.57±0.21 2.71±0.44* 3.45±0.16 2.83±0.72*研究組 20 3.52±0.22 1.14±0.24* 3.44±0.21 1.47±0.53*t值 0.735 14.009 0.169 6.803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2.4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中無色素沉著,僅紅斑與瘙癢各1例;研究組患者中無紅斑,僅色素沉著與瘙癢各1例。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均為10.00%,組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78,P> 0.05)。
痤瘡對患者生活質量和美觀均有較大影響,果酸屬天然有機酸,分子量小,易被表皮吸收,可減少細胞粘連,疏通毛孔,抑制痤瘡,但對中重度痤瘡效果較差[6]。
中醫認為痤瘡乃體內邪蘊,熏蒸顏面所致,《諸病源候論》有言“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頭如米大,白色者是也”,說明痤瘡乃“風熱氣生皰”,故治當活血消風,引熱外透。火針通過局部的刺激,使痤瘡皮膚毛囊擴張,抑制皮脂腺的增生,促進炎性反應的消退,殺滅痤瘡桿菌,兼有針和灸的雙重作用,可排膿祛毒、斂口生肌[7]。本研究顯示,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火針聯合果酸換膚療效確切。此外,火針以熱引熱的治療手法,通過刺激加速局部皮膚的代謝,結合果酸對毛孔的疏通作用,可有效促進皮損的恢復。本研究中,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粉刺、丘疹等皮損積分均低于對照組,證實火針聯合果酸,可發揮互補優勢,火針疏通經絡、引邪外透,引果酸深入,發揮修復作用,從而減輕患者癥狀。性激素水平失衡是導致痤瘡發生的主要原因,痤瘡患者性激素代謝的異常與痤瘡的發生密切相關,血清FSH、LH、E2水平可反映機體激素和內分泌狀態[8]。本研究顯示,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證實火針聯合果酸,祛除病邪的同時可良性調節機體激素和內分泌狀態,促進痤瘡患者的恢復。另外,火針操作簡便,對機體損傷較小,醫者可根據患者個體病情的差異進行辨證取穴,對癥治療,療效好、安全性高。本研究顯示,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總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也證實了火針治療手法微創不增加痤瘡患者的不良反應。
綜上,火針聯合果酸煥膚能有效改善痤瘡患者的激素水平,減輕患者皮損狀況,臨床療效顯著提高,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值得推廣。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尚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