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仇淋
摘要:稅收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完善企業的運行體系以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稅收籌劃的重要性對于企業增加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討論企業稅收籌劃的特點、意義以及具體應用,以增進對稅收籌劃的認知。
關鍵詞:稅收籌劃;優惠政策;差額征稅
稅收籌劃是指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國家法律法規、稅收政策等相關范圍內,采用合理有限的方法,節省企業稅收,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合法手段。在高速發展的數字化經濟浪潮中,財務管理者在進行財務管理時不再只關注企業利潤的最大化,而是對企業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過程中,稅收籌劃成為了企業必不可少的環節。合理化進行稅收籌劃,不僅體現了企業財務運作的效率,同時也保證了國家稅收的征繳。
1稅收籌劃的特點和意義
1.1稅收籌劃的特點
稅收籌劃是為了避免或減少企業的稅負和支付費用,防范、降低甚至消除稅收風險,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籌劃活動,充分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稅收籌劃具有合法性、籌劃性、目的性三個主要特點。稅收籌劃的合法性是指納稅人必須按照國家稅法的規定,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繳納應納稅款。稅收籌劃性是指財務管理人員預先的做出的計劃和方案。國家通過稅收進行宏觀調控,納稅人在了解國家各項政策、方針后,設計多種納稅方案和計劃,并擇優選擇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的籌劃方案。稅收籌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企業的稅收費用,可以通過選擇低稅負或者延遲納稅時間兩種方法節約稅收成本,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實現長期贏利的目標。
1.2企業稅收籌劃的意義
在稅收籌劃過程中,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內容進行提前、科學的安排,有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有助于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有助于提高企業償債能力。稅收籌劃稅收雖然是一筆支出,但也可以作為一種費用,當結算減免時,既可以節省稅款,企業也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同時也達到了少繳稅款的目的。企業因經濟活動必須納稅,現金的流出也會相應增加。如果企業想減少納稅額,可以通過稅收籌劃,盡量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出,避免現金短缺,從而達到提高企業償債能力的目的。
2稅收籌劃的具體應用 (以建筑業為例)
2.1建筑業一般計稅與簡易計稅的合理應用
建筑業納稅人簽署合同屬于各類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管道、設備等的安裝以及其他工程作業的業務活動;工程服務、安裝服務、修繕服務、裝飾服務和其他建筑服務等。在一項業務中,可能涉及到建筑服務,也可能涉及到其他現代服務;可能有一般項目,也可能有適用簡易征收的項目;可能涉及到混合銷售,也涉及到兼營,因此納稅人要注意區分各種情況下稅率的選擇。
建筑服務增值稅計稅方法分為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
2.1.1建筑業一般納稅人通常適用9%的稅率;在特殊的情況下可以選擇3%簡易征收率征稅,如一般納稅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務時;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建筑服務時;以及一般納稅人為建筑工程老項目提供建筑服務時,則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當一般納稅人銷售自產機器設備的同時提供安裝服務,應當分別核算機器設備和安裝服務的銷售額,安裝服務則可以選擇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假設:某建設單位(甲方)與某建筑安裝公司(乙方,一般納稅人)于2020年10月簽訂施工合同,工程總造價含稅金額為1000萬。如果是包工包料,建筑安裝公司只能適用一般計稅方法,按建筑工程服務9%的稅率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是“清包工”,則建筑公司必然會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3%的征收率開具增值稅發票;那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哪種計稅方式更適合呢?
設該項目乙方采購的含稅材料價款為X,增值稅率為13%,由此計算乙方應納增值稅盈虧臨界點。
(1)一般計稅方法:應納增值稅額=1000/(1+9%)×9%-X/(1+13%)×13%;
(2)簡易計稅方法:應納增值稅額=1000/(1+3%)×3%=29.13萬元;
(3)假設兩種方法下應納增值稅額相等:1000/(1+9%)×9%-X/(1+13%)×13%=1000/(1+3%)×3%X=464.54萬元
結論:施工方采購材料的金額越大,則取得進項稅越多,在這個項目中,當施工企業采購材料金額達464.54萬元,也就是達到工程總價46.45%時,即達到平衡點。當采購的材料大于這個比例,進項稅能獲得更多,采取一般計稅方法對乙方更有利,而低于這個比例,采用簡易計稅方法更有利。
2.1.2建筑業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在國際經濟環境不容樂觀的前提下,近年來國家確實出臺了好多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其中能夠使用稅收優惠政策較多的是小規模納稅人。
(1)增值稅: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稅【2021】11號公告)規定,對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執行期限為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2)所得稅:根據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優惠政策,小微企業在應納稅所得額100萬以下的,在現行稅率再減半,即實際稅率為2.5%。
(3)“六稅兩費”頂格減征:根據公開媒體的文章《新華社:31個省區市全部頂格減征“六稅兩費”》報道,全國范圍內減征幅度為50%,具體稅費為: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等地方稅種及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2.2分包差額征稅的應用
自營改增以后,雖然全行業納入了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但是仍有無法通過抵扣機制,從而造成重復征稅的情況,差額征稅辦法的引入解決了這個問題。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抵扣等增值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1號)第七條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按照規定允許從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中扣除的分包款,是指支付給分包方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允許扣除的貨物價款,必須是建立在總分包合同基礎之上的貨物價款。也就是說單純的貨物購銷,其貨物價款不適用差額扣除;形式上的總分包,實質上的貨物購銷,其貨物價款也不適用差額扣除。那究竟是不是呢?
案例:乙公司承包一項房建工程,總價款為1億元,假設符合選擇簡易計稅的政策規定,乙公司選擇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方案一:乙公司將其中門窗工程分包給丙建筑公司,分包價款為2千萬元。
方案二:乙公司將其中門窗工程分包給丁門窗廠,分包價款為2千萬元,其中門窗安裝費用為1千萬元,門窗銷售款為1千萬元。
分析:按照現行政策規定,方案一中總包方拿到分包方的2千萬元建筑服務發票,可以按照8千萬元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而方案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的規定,總包方拿到的是1千萬元貨物銷售發票和1千萬元的建筑服務發票,這種情況下總包方能否按照8千萬元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一直存在爭議。因此,部分省市對此問題,專門做出過規定或答復。比如青島市稅務局在《建筑服務涉稅業務辦理指南》(2017.5)文件中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差額納稅,除了要求票據合法性外,還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方可作為分包款扣除:①開具貨物(工程材料)的增值稅發票中要注明建筑服務發生地所在縣(市、區)和項目名稱。②總包方與分包方簽訂的合同中,有分包方提供貨物(工程材料)的條款約定(包括材料名稱、數量及預算金額)。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的規定,納稅人銷售活動板房、機器設備、鋼結構件等自產貨物的同時提供建筑、安裝服務,不屬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6〕36號文件印發)第四十條規定的混合銷售,應分別核算貨物和建筑服務的銷售額,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或者征收率。按照11號公告的規定,如果甲乙雙方簽訂的是工程承包合同,分包方銷售自產貨物并提供建筑、安裝服務,必須要分別開具銷售貨物和建筑服務發票。稅務上這一規定,僅是對納稅方式和發票形式的要求,并未改變工程分包的事實。按照財稅〔2016〕36號文件的規定,納稅人將建筑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其支付給其他單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因此,方案二中總包方按照2千萬元作為分包款扣除,符合現行增值稅政策的規定。
結論:
(1)總包方和分包方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總包方向分包方支付的全部分包款,包括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無論分包方提供銷售貨物發票還是建筑服務發票,均可以作為差額納稅的分包扣除數。
(2)分包方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外購并使用的材料物資是建筑服務價值的一部分,不應該將分包款拆分為材料銷售和建筑服務分別開具發票,分包方應該按照全部分包價款和價外費用向總包方開具建筑服務發票。
(3)上述總分包差額納稅的規定,既適用一般計稅項目在預繳環節差額納稅的計算,也適用簡易計稅項目在預繳和申報階段的差額納稅。
3結語
以上針對建筑企業的稅收政策從幾個方面的闡述得出結論為:(1)建筑施工企業在采購材料時超過合同總價的46.45%能夠取得較多的材料進項稅額,按一般計稅方法比較合算,反之則采用簡易計稅更加合理。因此,在合同洽談階段,把握好大家都認可的選擇區間,將有助于緩解甲乙雙方在稅收利益上的博弈,實現雙贏。(2)建筑業差額征稅既可以扣除建筑服務分包價款全部分包款,包括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也可以扣除與之關聯的材料或者設備價款,但二者必須在同一主體提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稅收作為企業理財通常采取的手段之一,如何在依法納稅的前提之下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稅負是企業獲得利益最大化必須考慮的問題。而企業稅收籌劃作為企業從幼小走向成熟的一項重要標志,能夠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真正的發展潛力和企業的戰略眼光,著眼于總體管理決策進行稅收的籌劃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節稅增收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詹末芳.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問題及其對策初探[J].財經界,2015(23):333+356.
[2]陳清賢.淺談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J].財經界,2014(05):263+279.
[3]樊英.建筑施工企業稅收籌劃應用分析[J].財會學習,2021(17):145-147.
作者簡介:陳麗娜,(1983.10-),女,江蘇省鎮江市,研究生,中級會計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