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為充分發揮財政廳關于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部署要求,應從規范預算管理開始,不斷提升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內控能力,強化財政預算管理整體效能。其財務管理人員應樹立全局一盤棋思想,強化組織領導、機制創新、履職盡責,抽調精兵強將,把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作為重點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核算與內控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內控管理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財務人員
現階段,應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著力解決往來款項長期掛賬問題。基層單位財務管理部門應成立往來款專項清理小組,對歷年來產生的往來款項進行深入清查摸底,認真核實核對。應重點清理往來資金、催還借款、個人借款、工程預領款未結賬以及其他款項等。進而有效地加強了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提升了資金監管水平。基層單位應繼續嚴守財經紀律,嚴格按有關規定處理往來款項,進一步減少財政資金占用,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及使用率。
1分析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核算與內控中存在的問題
1.1執行力不夠
在一些單位沒有按照規定的采購手續進行采購時,不僅增加了行政的成本也降低了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益。這種情況是因為基層單位財政管理執行力不夠。根據調查,當地單位領導對于財政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其會計人員也忽略了基礎的工作與管理準則,其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健全,從而導致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內控存在執行力不夠、監督缺乏等嚴重性問題。
1.2財務管理人員無法滿足實際的財政財務管理需要
在目前基層財政財務管理工作中,很多財務管理人員專業度較低,其自身的綜合素質也不高,很多地區的財務管理人員都是從外調過來的,在沒有一定的實踐管理經驗時,易出現違法亂紀等嚴重影響。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對于風險不具備一定的防控意識。例如,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執業謹慎及專業勝任能力,特別是對財政資金籌集、供應等方面缺乏全過程合理、有效的審核流程,從而導致貨幣資金、商譽、金融資產、收入、存貨、預計負債等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與此同時,很多財務管理人員基于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對于信息技術的引入并不適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基層財務財政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都無法得到保障。
1.3掛賬現象嚴重
目前很多基層單位來往款項掛賬現象嚴重,從而導致往來款項筆數增加,其金額較大為財務管理造成了困難,并且相關債權債務關系較為復雜。很多累積的往來款項因為無從查詢等原因,為財務管理人員造成了清理難度,死賬、呆賬較多。
1.4三公經費核算不準確
三公經費核算內容不夠準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其一是會計報表中反映的三公經費,支出與賬單憑證中反映的三公經費,出現支出數據不一致的現象;其二是由于將三公經費列入到了其他科目進行核算,這種情況導致往來科目支出比例不真實;其三是,不合理的票據存在大量違規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當地應強化財務監督管理機制[1]。
2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的意義
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工作是為政府與社會而服務的,在國家事業組織使用財政資金或其他事業組織的財務支出都需要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首先,在財政財務領域,應為政府客戶提供財政核心業務預算、執行、核算、決算等服務。應建立出完善的財政財務管理機制,并實現對公務消費全方位監督,有效防止支出超標、虛假報銷和公費等現象發生,進一步推動當地自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其次,在內部管理中,應按照先審批后報銷的程序,全流程閉環管理,進一步優化財務基礎工作,減輕財政工作人員負擔的同時,規范財務參與者的報銷行為,從小處實現為政府“節流”。與此同時,應積極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運行機制,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預算單位主體責任,除工資統發和政府采購外,不斷提高授權支付比率,提升預算單位資金支付自主性和使用效率。其不僅將財政撥款資金進行集中支付,還將專戶管理資金、預算單位代管資金也納入集中支付的范圍,基本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最后,應切實加強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應利用app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新非稅收入管理系統改革,不斷提升決算報表編制質量。例如,可根據當地每年根據決算報表的變化情況,編寫填報講義,按照預算單位類別進行管理,進一步提高決算報表編制質量,為政府決策提供堅實數據支撐[2]。
3加強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內控的有效對策
3.1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對策
在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中,為發揮內控管理效果,應建立健全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對策,進而形成內部控制管理體系。首先,當地應基于內部管控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分析目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內部風險問題,在確保資金得以合理的管理與保障時,應構建出精確化、細節化、準確化的管理機制,根據地方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報告是否合規、財務資產是否安全、經營是否存在風險等進行管理與控制,以此確保財務會計內部管理合規合法。其次,當地應強化領導意識,其財務管理人員應努力提高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意識,進而形成風險管理機制,切實發揮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促進基層單位財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良好發展。例如,可建立出核算、監督、服務于一體的管理機制,并按照管理不越位、監督不越位、服務要到位的指導思想避免財務風險發生,在不斷強化各項管理環節時,真正做到制度完善、規范運行、運作有序的效果。最后,應深入推進部門決算公開工作。細化部門決算公開內容,提升公開的及時性、準確性、規范性、完整性。在扎實推進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時,應依據風險管控機制,加強與預算單位溝通聯系,及時解決編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嚴格審核各部門編報的財務報告,及時列出問題清單進行修改完善,確保按規按時保質完成上報工作。例如,在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方面,要做到規范使用、及時使用、高效使用。在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方面,要因地制宜、群眾滿意,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平戰結合、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與公安、氣象、應急等部門的聯動,提升應急廣播實效;要完善制度、確保安全,壓實各級安全播出責任,牢牢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3]。
3.2加強基礎財政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形成完善的內控體系,促進財務各項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目前,為促進財政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當地應以新系統集成線上線下各類支付渠道,為繳款人提供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支付寶及傳統銀行柜面等多種繳款方式,實現非稅電子票據自動推送,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例如,在陜西財政云一期涉及的財政核算系統在陜西全省推廣,財務內控系統也在多個國家部委、地市完成交付并驗收,業務推廣迅速,當前該業務仍處于平穩快速發展階段。同時,財政信息化也可在非稅收入領域,包括與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相關的財政電子票據管理系統、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系統等全過程管理軟件產品。非稅電子票據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參與方包括各級財政部門、銀行、各非稅用票單位,我國非稅單位數量龐大,近百萬家。其我國財政部也要求17年6月電子票據開始試點,18年11月開始全面推廣財政電子票據,19年8月全面推廣醫療電子票據,20年5月全面推廣交通電子票據。按照財政部的時間要求,從19年開始,電子票據推廣開枝散葉,從各級財政部門至所有非稅單位,越靠近下游應用單位,數量越發龐大。針對此,當地應與時俱進不斷推出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切實進入非稅電子票據建設中[4]。
3.3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管控能力
目前,在基層財政財務管理中,其財務人員的風險管控能力不足,很多財務人員不具備一定的風險管控意識。基于此,應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管控能力。首先,當地財務部門可針對風險管理問題進行培訓,其培訓應要求嚴格,課程設置針對性強,貼近實際,以風險管理、會計知識為基礎,以如何通過內部控制制度防范財務風險為目標積極開展培訓。以此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管控能力,使財務人員具備良好的風險識別意識。在培訓中,財務管理人員應認真學、主動學,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踐,在學習過程中淬煉思想、提升能力,適應新常態財政工作,推動財務工作再上臺階。其次,應形成互相分離、互相制約的效果,在針對重大經濟決策和執行時應采取分工崗位制度,避免出現錯誤。最后,在我國基層單位快速發展中,事業單位領導應加強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模式,應避免相關監督機構從中牟利,應積極形成廉潔高效的管理氛圍。以此使得各部門的工作更加規范有序[5]。
3.4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強化監督觀念
在目前,當地財務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財務內部管理工作,并明確工作目標、編報范圍、工作內容、職責分工、實施步驟和工作要求,切實強化監督觀念。首先,應加強對往來款項的管理,在設立好登記往來款項的備查賬,應重點針對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進行核對。應避免出現掛賬、呆賬、壞賬等情況。應成立以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部署,支付中心和各業務處室密切配合,負責具體編制、指導與審核,職責分工明晰。其次,應加強組織培訓,加強溝通。組織全區預算部門參加省財政廳召開的財務報告視頻培訓會,認真梳理培訓內容,吃準吃透編制指南內容及新精神新變化;為高效推進政府綜合報告編制工作,利用QQ群、電話等多種方式進行業務指導,及時解答預算單位在編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積極使用當地省市財務報告工作群,和兄弟縣市溝通,通過相互交流、學習及時解決財務報告工作中的疑點、難點。最后,應統籌協調,嚴格把關。為進一步提高政府財務報告工作效率、數據質量,財政部門及時督促工作進度較慢預算單位,在保證編報質量的同時加快編報進度;在數據質量方面,嚴格按照財政部下發政府財務報告審核要點進行審核,對不符合要求的部門財務報告退回單位重新報送,確保財務報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壓實報告審核責任,切實把好報告質量關,避免財務風險發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應切實強化基層單位財政財務管理內控制度,進而為全市內控建設提供出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應利用信息化建設將財務管理、政府采購、資產管理、項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流程有效嵌入,且嚴格遵循“所有工作只操作一次”的要求。以此,有效減少了人為操作出現的錯誤,化解管理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銀輝.銀行財務會計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對策[J].商情,2019,(23):17,94.
[2]安佑銘. 鄉鎮財政所內部控制的現狀與改進研究[J]. 投資與創業,2019(8):225-226.
[3]宋軍. 基層事業單位財政資金內控關鍵點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19(10):99-100.
[4]徐全瓊.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9(3):317.
[5]賀延峰. 加強基層財政內控制度建設提高扶貧資金的監督水平[J]. 中國集體經濟,2019(33):48-49.
作者簡介:閆志強,(1980.6-),男,漢,籍貫:山東滕州市,職稱:中級會計師、中級審計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財政與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