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清 楊人懿


摘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突出的問題,已成為城鄉融合發展戰略中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國家長期以來所要致力解決的“三農”問題的體現。本文基于歷年統計數據,對我國2013-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的省級差異性以及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區域差異性格局進行總體分析,旨在為國家制定有關城鄉發展戰略規劃與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距;時空差異性;中國
1引言
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較大問題,是國內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也是國家長期以來所要致力解決的“三農”問題的體現。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必然導致全社會整體收入差距也較大,這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將造成危害。2019年4月15日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首次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為目標,制定了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1],具有劃時代意義。總體上看,近10多年來,盡管中國農村收入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城鄉收入差距依然較為突出,已成為城鄉融合發展戰略中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基于歷年統計數據,對我國2013-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的省級差異性以及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區域差異性格局進行總體分析,以期為國家制定有關城鄉發展戰略規劃與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2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2.1城鄉收入差距的計算方法
城鄉收入差距(Urban-rural Income Gap,用URIG表示),是反映城鎮居民收入水平與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狀況的指標。具體表征的指標較多,但最基本的有以下2個指標:
2.1.1城鄉收入差。一般可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絕對差值表示。其計算方法為:
URIG=UDI-RDI(1)
式中,URIG表示城鄉收入差(Urban-rural Income Gap);UDI表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Annual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RDI表示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 Annual Disposabl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2.1.2城鄉收入比。可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比值來表示。其計算方法為:
URLR=UDI/RDI(2)
式中,URIR表示城鄉收入比(Urban-rural Income Ratio);UDI表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RDI表示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述2個指標實際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側面,前者表示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差距的絕對值,后者則表示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差距的相對值。有的學者認為,“城鄉收入比”這一指標可以較好地表征城鄉收入的差距,不僅可使數據得以無量綱化,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消除物價等方面的影響[2]。
2.2數據來源
本文的2013-2020年全國和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析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3]。由于《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城鎮居民收入數據均為“可支配收入”,而農村居民收入數據2013年以前均為“純收入”,2013年開始使用“可支配收入”,因此,時間序列的分析年限采用2013-2020年。
本文的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0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等12個省(區、市)。
另需說明的是,本文討論和分析的地域范疇是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包括臺灣、香港和澳門。
3城鄉收入差距的時空差異性分析
3.1城鄉收入差距計算結果
按照上述方法,本文測算了全國及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2013-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表1)和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13年、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表2),作為分析中國近8年城鄉收入差距時空差異性的基礎。
3.2近7年城鄉收入差距的動態變化特點分析
表1顯示,在2013年以來的7年間,全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絕對值指標——城鄉收入差(URIG)呈現逐年明顯增加的趨勢,URIG值從2013年的17037.4元增至2020年的26702.3元,年均增幅達6.63%。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4個經濟區域URIG值均呈現逐年增加之勢,但增幅有差異,大體上呈現出從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明顯遞減的特點:東部地區2013-2020年URIG值的年均增幅相對較大,達6.88%;次為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其2013-2020年URIG值的年均增幅分別為6.63%和6.66%;東北地區2013-2020年URIG值的年均增幅相對較小,為4.83%。從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近7年間URIG值來看,亦均呈現出逐年增加之勢,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西藏自治區,達9.76%;次為青海、貴州、北京、江西、甘肅、湖南、安徽、廣東、重慶、上海、四川、天津、陜西,這13個省(市)URIG值的年均增幅約在7.0%-7.6%之間;再次為江蘇、河北、寧夏、湖北、浙江、新疆、福建、云南、山東、海南、吉林、山西、河南、內蒙古、廣西,這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URIG值的年均增幅約在5.0%-7.0%之間;2013-2020年URIG值年均增幅相對較小的是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分別為4.78%和3.84%。
從全國城鄉收入差距的相對值指標——城鄉收入比(URIR)來看,則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全國URIR值從2013年的2.81降至2020年的2.56,年均降幅為1.31%。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4個經濟區域URIR值均呈現逐年降低之勢,但降幅有差異,大體上呈現出從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明顯遞減的特點:西部地區2013-2020年URIR值的年均降幅相對較大,達1.75%;次為東北地區,其2013-2020年URIR值的年均降幅分別為1.60%;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2013-2020年URIR值的年均降幅相對較小,分別為1.04%和1.16%。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近7年間URIR值而言,總體上同樣均呈現出逐年降低之勢,其中,降幅相對較大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分別為2.60%、2.09%和2.05%;次為云南、遼寧、貴州、河南、海南、山西、重慶、陜西、四川、西藏、寧夏、青海、福建、甘肅、安徽、新疆、浙江、山東、湖南,這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URIR值的年均降幅約在1.0%-1.9%之間;其余9個省(直轄市)2013-2020年URIR值的年均降幅均在1%以下,其中,最小的是天津市,其URIR值的年均降幅為0.25%。
3.3城鄉收入差距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中國地域范圍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明顯,同時各地的開發歷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亦相差懸殊,因此,城鄉收入差距的空間差異性較大。
3.3.1城鄉收入差(URIG)的區域差異性
從各省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的絕對值指標——城鄉收入差(URIG)來看,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以北京市和上海市最大,其2020年URIG值分別達45475.8元和41526.0元;次為浙江省和廣東省,其2020年URIG值分別為30768.80元和30113.60元;再次為江蘇、西藏、福建、湖南、山東、內蒙古、云南、陜西、貴州、重慶、甘肅、青海、遼寧、安徽、四川、天津、寧夏、江西、廣西、山西、河北、海南、新疆、湖北,這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URIG值約在2.0萬元至2.9萬元之間;以河南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相對較低,其2020年URIG值均在1.9萬元以下,其中黑龍江省僅為14946.30萬元,不及北京市的1/3。可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之間URIG值的差異性較為顯著。
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4個經濟區域2020年URIG值來看,其空間差異性亦很明顯,大體上呈現出從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明顯遞減的特點:東部地區2020年URIG值達30741.1元,西部地區降至23437.3元,中部地區又降為21445.0元/公頃,到東北地區則降至19118.6元。
3.3.2城鄉收入比(URIR)的區域差異性
就各省2020年城鄉收入差距的相對值指標——城鄉收入比(URIR)而言,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以甘肅省和貴州省相對較大,其2020年URIR值分別達3.27和3.10;次為云南、青海、陜西、西藏、寧夏、湖南、北京、山西、內蒙古,這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URIR值約在2.5-3.0之間;再次為廣東、新疆、重慶、廣西、四川、安徽、山東、遼寧、海南、江西、河北、福建、湖北、江蘇、上海、河南、吉林,這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URIR值約在2.0-2.5之間;以浙江省、黑龍江省和天津市相對較低,其2020年URIR值分別為1.96、1.92、1.86。這表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之間URIR值的差異性較為顯著。
按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分組的4個經濟區域2020年URIR值來看,其空間差異性亦很明顯,大體上呈現出從西部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逐漸遞減的特點:西部地區2020年URIR值為2.66,東部地區降至2.44,中部地區又降為2.32,到東北地區則降至2.15。
4基本結論
經過上述測算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結論:
(1)在2013-2020年間,全國城鄉收入差(URIG)呈現逐年明顯增加的趨勢,年均增幅達6.63%。4個經濟區域URIG值均呈現逐年增加之勢,但增幅有差異,大體上呈現出從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URIG值年均增幅明顯遞減的特點。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7年間URIG值亦均呈現出逐年增加之勢,其中增幅最大的西藏自治區達9.76%,年均增幅相對較小的黑龍江省,為3.84%。
(2)全國城鄉收入比(URIR)則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年均降幅為1.31%。4個經濟區域URIR值均呈現逐年降低之勢,大體上呈現出從西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URIR值年均降幅明顯遞減的特點。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7年間URIR值總體上同樣均呈現出逐年降低之勢,其中URIR值年均降幅相對較大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為2.60%,URIR值年均降幅最小的天津市為0.25%。
(3)全國目前城鄉收入差距的區域差異性較大。從城鄉收入差(URIG)來看,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URIG值的差異性較為顯著,最大為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別達45475.8元和41526.0元;河南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相對較低,均在1.9萬元以下,其中黑龍江省僅為14946.30萬元,不及北京市的1/3。4個經濟區域2020年URIG值大體上呈現出從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明顯遞減的特點。
就城鄉收入比(URIR)而言,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20年URIR值的差異性較為顯著,相對較大的甘肅省和貴州省2020年URIR值分別達3.27和3.10,浙江省、黑龍江省和天津市2020年URIR值均在2.0以下。4個經濟區域2020年URIR值呈現出從西部地區→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逐漸遞減的特點。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N]. 人民日報, 2019-05-06(第1版).
[2]楊子生, 楊人懿, 劉鳳蓮. 基于貧困分級的云南省城鄉收入差距時空演化與影響因素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8): 2252-2271.
[3]國家統計局. 中國統計年鑒[M].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1.
作者簡介:任愛清,(1965.10-),女,漢族,大學學士學位,北京市西城人,副編審,研究方向:從事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的圖書編輯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