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洋 陳異子



摘要:對于城市居民來說,城市公交車是一種重要的公共出行設施,乘客對外部信息的獲取需求推動了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的出現。本文通過引入情境感知的概念,結合國內外城市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案例與現狀,總結目前國內案例的現狀及海外成功案例的優點,嘗試探索我國城市發展現狀下,基于居民出行體驗提升需求與相關商業生態訴求的城市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的設計策略。希望通過本研究以期對此領域的探索提供參考,并引發更多細分問題的研究。
關鍵詞:情境感知;公交車廂;信息服務設計;用戶體驗
中圖分類號:TP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2-0101-02
1 情境感知概述
情境是表明實體狀態的任何信息,其中實體可以是人、地點與地理位置、用戶及應用本身或用戶與應用交互相關的對象。IEEE計算機學會的Bill Schilit等人在1994年首次提出了“Context-Aware”即“情境感知”這一概念。情境感知主要是指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傳感器及其相關的技術,使得其能夠感知到當前的“情境”。情境感知早期的研究多通過獲取用戶的位置,并將其運用到感知系統中。卡內基梅隆大學的Anind Dey認為:通常來說不管是通過PC還是移動端設備,在普適計算環境中使用情境感知功能為用戶提供服務,都可以稱之為情境感知[1]。
情境感知是一個動態的系統,一般認為其存在三個主要環節:情景獲取、情景處理、情景應用。情景獲取主要是指計算機系統通過諸如GPS、距離感應器、加速度感應器等傳感器,獲取終端的地理位置、移動狀態等外界的物理信息,或用戶主動操作輸入的某些信息,并通過這些信息和數據作為第二階段情景處理的依據。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5G、大數據等技術的逐漸普及,情景處理階段的能力得以明顯提升,計算機系統將能夠處理更多類別的信息和數據,做出更復雜的情景理解。情景應用是指將上一步情景處理的結果直接轉化為用戶可以理解的有用信息,或存儲在系統中等待用戶的交互行為觸發。
目前,情境感知被廣泛地應用于移動端的本地生活服務、地圖導航服務中,通過用戶的智能手機等設備中的傳感器感知用戶的地理位置,并將周邊商鋪信息、交通路況等信息反饋給用戶,并最終促成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類服務的發生,此類應用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應用形式。
2 國內外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設計現狀
2.1 國內現狀
目前,國內城市公交巴士車廂內裝備基于LED點陣屏幕的報站信息系統或語音站點播報系統已經非常普遍。以杭州為例,如圖1為某公交車箱內信息服務布置現狀:(2)為LED點陣到站信息屏幕,④和③為公交移動電視。如圖1所示,不難看出由于②LED點陣屏幕僅布置于車廂箱體內部最前端的頂部,且由于透視角度、扶手拉桿等結構遮擋的影響之下,處于車廂中后部的乘客不能有效地通過此LED點陣屏獲取信息,且如圖1中②可以看出屏幕內單次顯示有效字段僅8- 10個漢字字符,乘客通過此點陣屏獲取信息的效率非常有限。此外,圖1中①③公交移動電視屏幕分別放置在了車廂的前部和中部,使得其可有效覆蓋整個車廂中不同區域的乘客,但目前此屏幕僅用于播放移動電視節目或視頻廣告,由于車廂內環境嘈雜,視頻節目或視頻廣告的聲音不能有效地被乘客獲取,這也使得乘客的注意力不容易在公交電視屏幕上的內容進行駐留,導致其廣告轉換價值較低,逐漸被行業所詬病。
2.2 國外現狀
海外的公交車廂內的乘客信息服務已有非常成熟的構建模式,其是PIDS (Passenger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系統中乘客乘坐巴士的體驗旅程中的主要觸點。目前在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地的大型都會城市皆有成熟的應用案例。
圖2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種城市公交車廂內的基于情境感知的信息服務屏幕界面圖示,其主要包含如圖所示的A、B、C三種狀態。A狀態為車輛行駛過程中實時顯示的站點信息圖,圖2①為路線編號和終點站方向,②為實時所在站點名稱,③為預估到站時間和殘障輔助設施標示;B為即將達到的站點信息頁面,④為下一站的站點名稱,⑤為下一站可換乘的公交線路編號、終點站方向,⑥為各班次的預計到達時間;C為即將到達特殊站點時的一種頁面,如圖為到達火車站時的情境,⑦為火車站名稱,⑧為火車站內即將發車班次的終點方向、發車時間、所在站臺、延遲或路線變更通知等信息。本案例基于情境感知為乘客提供了非常翔實的有效信息,幫助乘客提升乘坐過程中的決策效率,提升了乘車時信息獲取層面的用戶體驗[2]。圖3為美國紐約市的一種公交車廂內的乘客信息服務,如圖3中①所示,其裝載于車廂內部的前、中、后區域,保證了整個廂體內部各個區域乘客獲取信息的可及性;②中的界面被分割為左右兩個區域,左側顯示實時站點信息等常駐實用信息,右側可播放圖片或視頻廣告,亦可用于插播臨時線路變更通知、極端天氣預警、游行罷工等突發情況警示信息。
對比海外案例不難看出,城市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應該盡可能完整地映射整個乘坐旅程或途徑地點的“情境”,引入情境感知的信息服務設計使得乘客對于信息屏幕的價值感知得以提升[3]。
3 基于情境感知的城市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設計意義
3.1 提升用戶體驗
基于情境感知的城市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將能夠提供精準的站點換乘信息、到站時間預估信息等內容,其能夠有效提升乘車決策效率,減輕乘客的焦慮情緒。同時,車廂內信息服務將解決乘客由于不熟悉交通情況而造成的決策效率問題,提升出行的可控感和安全感。
3.2 釋放傳播價值
由于基于情境感知的城市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可以較好地滿足乘客乘車時,各情境的信息獲取需求從而提升乘客的用戶體驗,基于這一前提,乘客將對此信息服務產生更高的價值感知,從而提升視線駐留時間。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公交車廂較為封閉的空間,在城市公交信息服務的界面中合理加入廣告模塊將可能激活這一場景下的信息傳播價值。
4 基于情境感知的城市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設計策略
4.1 整合各方利益相關者的訴求
通過利益相關者的訴求的整合,建立基于乘客用戶體驗與注意力的信息服務生態。乘客、公交運營方、廣告代理方的利益實際上是高度關聯的,公交運營方在提升乘客的體驗,為乘客帶來更高的價值感知后,將提升乘客對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的信賴度,并提升更多的注視時間和更高的廣告觸達率,最終轉化為商業價值反饋給公交運營方。
4.2 細分“情境”
情境感知的引人將能夠很好地解構乘客乘坐公交車的體驗旅程,將整個乘車流程分解為多個“情境”,并通過對各個細分情境的預估設計對應的信息頁面。比如通過GPS、加速度傳感器等傳感器感知車輛的位置、行進狀態等情境,再通過提前設置的情境處理和應用機制將對應的信息以界面形態實時反饋給乘客。例如通過各個站點情境信息的交互作用,獲取到達站點的換乘班次、到達時間等信息,亦或者對特定站點如機場、火車站設計與之相匹配的特定信息內容,以幫助乘客提升決策效率。此外,情境感知還可能使得廣告投放更為精準。設置基于地理位置的推送機制,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終端將能準確地推送公交沿線的相關商業場所的廣告信息,使得廣告投放商家與乘客的行動范圍具有更高的重合性,促進投放轉化率[4]。
4.3 強調普惠設計
基于情境感知的公交信息服務應當是一種普惠基礎設施。隨著智能手機、地圖類APP的普及,多數乘客乘坐陌生公共交通線路出行的體驗大大改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城市公交車是一種普惠的出行方式,其應該提供門檻更低的包容性體驗[5]。車廂內基于情境感知的信息推送頁面能夠提升有智能設備使用障礙的乘客群體乘坐公交車時的決策效率。此外,基于這一視角,在信息服務設計的傳達層面應考慮更易閱讀的信息排布與字體大小,并加入易感知和理解的圖形語言。
5 結語
隨著國家大力推行智慧城市建設,公共交通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領域,其發展將顯著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與市民出行體驗,城市公交車廂內的信息服務設計將在其中發揮一定的作用。目前,很多中大型城市的軌道交通線路車廂內已配備了較為完善的情境感知信息服務,而傳統公交巴士作為更為普及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車廂內的信息服務設計與海外優秀案例仍有較大差距,這其中還有很多政策、技術、人因工程等領域的問題需要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國內城市公交車廂內信息服務設計領域做出一定的參考作用,并引發更多相關細分領域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任淑愉.基于情景感知的自然交互界面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16
[2]張斐然,易曉,鄭子云,荷蘭軌道交通面對老齡群體的服務設計解讀[J].裝飾,2015 (11):102-103
[3]Research and Markets; The Passenger Intormation System Market in Europe—Forecastto 2024: CAGR to Grow at 1 3.4%, Driven by the Growing Awareness About OfferingEnhanced Traveling Experience to Passengers一Research And Markets.com. 201 8,
[4]高桐智慧公交信息設施界面設計研究——以韓國公交信息系統為例[J]美術大觀,2020(01):142—143.
[5]張慧慧.公交移動電視廣告傳播效果實證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2 (1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