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薇 張小紅



摘? ?要:通過分析武漢市GDP增長的影響因素,為研究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參考。方法:借用C-D拓展模型分析武漢市GDP增長的影響因素。結果:除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貨物進出口總額外,還有其他因素對GDP產生影響。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0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0.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0.37%;暫時未找到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從業人員數量對武漢市GDP貢獻的證據。結論:影響武漢市GDP增長的主要因素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對GDP的貢獻度達到92.6%,貨物進出口總額影響較低。
關鍵詞:武漢市;C-D拓展模型;GDP增長;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07?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05-0039-05
一、文獻簡述及問題提出
近年來,學者對GDP展開了相關研究,研究國外的GDP的預測值[1]、國內的GDP變化趨勢[2-5],也有學者研究區域GDP對就業的影響[6-8],還有學者運用計量經濟理論對區域經濟的GDP進行分析[9-12]。目前,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一般采用的指標是GDP。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提出了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但GDP仍然是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它代表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對于區域經濟來說,GDP是衡量一個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政策的顯現效果,也是區域相關經濟指標的產出效能。據統計,湖北省2018年全省完成生產總值39 366.55億元,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 755.38億元,增長19.0%;增長1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 333.60億元,增長10.9%[13]。武漢市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 84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 843.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5%[14](見圖1)。因此,為了更好了解區域GDP的增長機理及其影響因素,利用武漢市相關統計數據深入探究影響武漢市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索相關影響因素的貢獻效應。
二、資料來源及指標說明
本文主要選取1979—2018年《武漢市統計年鑒》相關數據作為分析依據。根據傳統經濟學理論,驅動一國或區域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GDP、投資、消費。為分析驅動武漢市經濟發展的動因,現選取GDP(y)、固定資產投資總額(χ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χ2)、貨物進出口總額(χ3)作為主要分析指標。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科技、工業、農林牧漁業等對GDP的貢獻日益重要。還選取了高新技術產業產值(control1)、從業人員(control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control3)、農林漁業總產值(control4)等作為控制變量,并按照1978年物價水平進行處理,試圖找出哪些指標對GDP有影響。
第一,GDP。主要是指武漢市1978—2017年每年GDP總值。該指標主要反映武漢市每年的總產出,代表區域經濟發展狀況。
第二,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該指標主要是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固定資產使用方向和投資規模,是一個綜合性指標。
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該指標主要是由區域社會商品供給和需求規模所決定,反映一定時期內一定區域內居民生活狀況的改善情況和零售市場規模,同時也可以看出居民的購買力實現程度,以及社會生產、流通、物價的變化趨勢。
第四,貨物進出口總額。該指標指實際進出武漢市的貨物總金額,用以觀察武漢市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總規模。
三、模型構建及分析
(一)模型拓展
基于上面假定,利用C-D模型建立本文的數據模型如下:
從模擬結果來看,所有模擬變量都符合經濟意義,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從業人員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分別每增加1個百分點為GDP產生的百分點增量分別為0.22、0.055、0.0004、0.035、0.61、0.56。但是,7個變量中只有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通過了對GDP的解釋檢驗,其他變量都存在P>0.05,說明變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變量之間有些統計量存在重復統計問題,如果按照該模型進行解釋武漢市經濟運行情況和對GDP影響驅動因素,則會導致研究偏差。因此,接下來對模型進行逐級模擬。
(三)結果檢驗
首先,利用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檢驗將6個變量對GDP的解釋度進行檢驗,運用滯后2進行檢驗分析(見表1)可知,6個自變量都可以對因變量進行解釋,這說明指標選擇的合理性。
其次,鑒于變量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采用逐步回歸法依次調整變量,實現所有變量均滿足。研究結果為,模型3是最優模型,模型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逐步模擬得到如下結論:
第一,不引入控制變量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0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786%,貨物進出口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069 8%。
第二,除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貨物進出口總額外,還有其他因素對GDP產生影響。研究也顯示,武漢市GDP的增長主要依靠消費拉動,屬于消費拉動型經濟增長,這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進出口貿易對武漢市經濟發展顯著性不強,這符合武漢市進出口實際情況。
第三,引入控制變量后,將模型2、模型3與模型4進行比較。模型3中武漢市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模擬效果最優,從R2來看,模型3略優于模型4,從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顯著性來看,模型3的t值明顯比模型4的值要大,說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對GDP的影響更明顯。同時,模擬出控制變量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對GDP的增長比較顯著。
第四,通過引入控制性變量后,從目標函數的梯度、被解釋變量變化趨勢圖以及殘值變化圖來看(見圖3和圖4),均表明模型3最優,即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0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時武漢市的GDP增加了0.37%。由此可以發現,GDP的增長不能靠投資來拉動,應該依靠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和居民消費來拉動。該研究結論與當前我國經濟政策保持一致。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①所以武漢市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對武漢市的GDP增長貢獻率將與全國統計指標接近。
綜述所述,影響武漢市GDP增長的主要因素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對GDP的貢獻度達到92.6%,貨物進出口總額影響較低。通過統計數據分析暫時未找到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從業人員數量對武漢市GDP貢獻的證據。
四、政策建議
第一,鼓勵居民消費政策,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市場活力的源泉,武漢市政府應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區位消費圈,提供綠色環保消費品,加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輿論宣傳,引導消費觀念,鼓勵市民擴大消費范疇,嘗試進入新興消費市場,享受個人消費樂趣。
第二,營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營商環境,提高企業生產能力。通過財稅政策的引導,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圍繞核心產業積極開拓市場,提高競爭力,從政策上為企業提供保障,打造中部產業集群,圍繞城市群建立立體工業生產體系,為企業經營提供優質的營商環境。
第三,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擴大進出口貿易。武漢市是中部城市,在對外開放上存在一定的劣勢,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展合作領域,發揮中部城市資源優勢,與其他國家的城市形成“共建城市”,實現資源共享、合作開發,推動武漢市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 ?Hasan Yasien Touama.Application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Prediction of the Jordanian GDP by usingARIMATime Series and
Holt's Linear Trend Models for the period (2003-2013)[J].Mathematical Theory and Modeling,2014,(14):19-26.
[2]? ?李子耀,李玲.GDP與財政支出對居民消費的影響[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20,(1):17-22.
[3]? ?王康慧.我國GDP增長率影響因素回歸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5):171-175.
[4]? ?羅森,司徒雪穎.基于VAR模型的我國季度GDP預測研究[J].中國物價,2020,(2):25-28.
[5]? ?陳瑤. 基于時間序列分析的我國 GDP 預測模型[D].蘇州:蘇州科技學院,2015.
[6]? ?高宇.基于VAR模型的上海市固定投資及GDP相關關系的研究[J].市場研究,2019,(8):51-54.
[7]? ?開地熱也·克依木.基于ARIMA模型下的新疆就業人數及GDP的預測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財經大學,2017.
[8]? ?嚴彥文.基于ARIMA模型的山東省GDP的分析與預測[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8,(4): 285-292.
[9]? ?郭秋艷,何躍.基于DFA方法和BP神經網絡的GDP預測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4,(8): 82-84.
[10]? ?毛學峰,李政寰,朱勇.中國經濟周期波動識別與經濟增長預測——基于EEMD的分解[J].宏觀經濟研究,2017,(10): 3-10,112.
[11]? ?鄧娌莉,夏師.多元回歸模型及其在GDP增長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8,(34):1-13.
[12]? ?袁靖.中國宏觀經濟變量的預測方法與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4,(7):129-132.
[13]? ?湖北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tjj.hubei.gov.cn/tjsj/tjgb/ndtjgb/qstjgb /201910/ t20191025_21390.shtml
[14]? ?2018年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tjj.hubei.gov.cn/tjsj/tjgb/ndtjgb/sztjgb 201910/t20191025_214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