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菊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刑法條文將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罪納入到了管理范圍當中,對于藥品生產領域的發展產生了無形的約束作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工作的發展提升了藥品管理水平,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本文主要對于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工作發展的方向進行了展望,旨在為促進食品藥品生產領域綜合發展水平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工作;發展方向
分類號:F203
引言
步入新時期以來,隨著食品藥品領域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與之匹配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也在原有的基礎之上獲得了較大程度上的完善。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水平要求我們能夠立足于全面發展的角度之上,掌握更加多元化的安全用藥信息,靈活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問題,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帶動藥品領域的有序發展??v觀國內食品藥品監測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未來的發展可以沿著以下幾個方面穩步前進。
一、打造更加完備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體系
藥品監測領域處于一個較為特殊的領域,不能一味的套用來自其他國家的不良反應報告體系,這不僅與不同國家人民身體素質差異有關,同時也與不同國家藥品生產領域發展情況存在差異有著直接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不良反應報告體系是能夠充分考慮到已有的檢測技術應用情況、各地區的報告數量等因素。首先,結合各地區的報告總數,以及報告均衡度等因素有針對性的調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此類目標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全面落實,還需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構建基本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框架,鼓勵各個地區增加報告的數量,結合時代的發展情況,完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標準。最后,不斷的豐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完善上報技術形式,提升信息收集的精準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充分考慮到當前階段藥品不良監測反應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總體數量較少、不同地區的報告數量存在明顯的差異、醫療機構未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報告的隊伍當中、針對不良反應情況的報告率較為低迷等,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予以應對。加強對于報告工作的宣傳與培訓,拓展更加多元化的報告渠道,針對醫療機構設置專門的報告模式,大力促進信息化發展水平的建設,是報告活動能夠更加輕松便捷的開展。
二、構建更加系統的藥品不良反應評價體系
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的藥品不良反應評價體系構建已經穩步推進,但仍然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目前所沿用的評價模式會更多的依賴于專家以及相關技術人員的主觀判,由多個不同的機構對于藥品不良反應進行系統的監測,所獲取到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需要按照品種進行分類,評價體系仍然缺乏系統性和完備性。究其原因,主要與影響藥品不良反應評價工作的因素眾多、藥品不良反應評價對于專業技術要求較高、藥品不良反應評價需要投入足夠的經費支持以及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等有著直接的關系。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可以采取不同類型的應對方案。首先,構建一支足夠優質的不良反應監測人才隊伍,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使技術人員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領域的發展情況,靈活的運用專業技術提升檢測質量。各個高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創設專門的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相關的專業課程,智力的培養,更加優秀的技術人才。其二,構建完備的技術平臺,集合國內已有的人才力量,構建完畢的研究基地,形成更加完備的評價體系,加強與專業機構之間的合作和學習,探尋更加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其三,靈活的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科研單位共同構建專門的評價業務系統,形成更加完備的評價體系,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探尋更多有實際研究意義的研究課題。其四,構建一體化的評價組織模式。以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部門中各項工作的開展往往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不能對于所有的上市藥品進行評價,在一體化的評價組織模式的引導下,不良反應監測部門能夠發揮最深作為引導者的作用,整合已有資源,形成一體化的藥品評價體系。
三、打造更加細致的藥品不良反應服務體系
從本質上來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屬于一類具備突出服務性質的工作,需秉持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廣大患者的需求,達到為社會公眾服務的目標。首先,政府方面應當強化監管水平,制定相應的監管措施,為行政部門落實監管職責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針對已經上市的藥品所生成的各類數據信息政府及其監管部門應當隨時掌握,為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充分的數據保障。除此之外,還應當制定臨時應對措施,針對突發性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盡可能的將其危害性降低到最低。其次,藥品生產企業級專門檢測機構都應當中是做好技術人員的培訓,及時發現藥品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將用藥須知告知給專業人員,并加強對醫師和藥師的技能,開拓更加便捷輕松地藥品監測渠道。最后,立足于社會公眾的角度上,社會公眾需要有更加多元化的渠道獲取與藥品相關的信息,因此,相應的監測部門也應當提升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將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相關的、可以公開的信息及時傳遞給社會公眾,讓社會公眾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藥品不良反應監管的進程當中。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強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技術應用水平已經成為了醫療領域發展的大勢所趨,國內監測工作的開展仍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打造更加完備的監測機構,靈活的運用現代化的監測手段,樹立更加清晰明確的監測目標,為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祁警平,姚鑫偉,白楊.制約醫療機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0):176-182.
[2]武應山.淺談基層醫院在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20(3):129-130.
[3]班炳坤,任鵬宇,韋敬土,曹子菁.我國藥物濫用監測工作發展歷程及現狀[J].中國藥物警戒,2020,17(11):32-34.
(河北省承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河北承德 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