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鈾礦資源的預測評價技術應得到改善,通過對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使礦產資源預測評價獲得更多的數據支持,并且建立各個完善的數據分析及預測體系等。為了發揮出大數據的優勢,需要結合鈾礦資源預測評價的需求采取有效方式開展工作,通過對大數據概念及地質大數據特點的分析,結合礦產預測相關性理論提出鈾礦資源預測評價技術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鈾礦資源;預測評價
分類號:P619.14
引言
鈾礦礦產資源的開發作為當前礦產領域的重要內容,通過對鈾礦資源的有效開發可為更多的產業提供所需的能源,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結合傳統的礦產資源開采工作情況分析發現一些傳統的技術難以發揮出有效的作用,不能滿足目前的需求,通過對技術的創新可提升開發的水平。大數據技術的產生為鈾礦資源的開發帶來了幫助,可將其應用在資源預測評價環節,使開發能夠順利實現。
一、大數據概念及地質大數據特點
1.大數據概念
在技術水平的提升下,網絡技術、智能化技術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更加廣泛,并且產生了大量的數據信息,其中包含著有價值的內容,即大數據。大數據應用可給礦產開發提供新的條件,但是由于地質對象的演化時間比較長,其中存在著較多的影響因素,在這種變化下,地質在地下深處,存在著參數信息、結構信息等不完全的情況,這對地質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面對這種具有較強不確定性的地質環境條件的時候,地質大數據應用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能夠為數據處理帶來幫助。
2.地質大數據特點
地質數據中包括了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例如野外露頭描述數據、鉆孔巖心描述數據、勘查報告數據以及圖件等,這些數據傳統形式中都是以紙質媒介存在,需要相應管理。在建立了關系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對象關系數據庫之后,需要對表格化及矢量化的數據進行存儲,而其中的文字、記錄等都是以文本方式入庫,難以進行規范處理及結構轉化,缺少著可一體化存儲管理各類數據的方式。
二、礦產預測相關性理論
礦產預測理論以地質調查評價為中心,參考礦產資源發現區域的地質、地球化學、物理等數據來反映礦產形成及類型。相關性分析中的主體是預測礦床類型及產出空間位置,這要求對地質、遙感及礦產等數據相關性進行研究,涉及到了大數據方面的內容。研究者當前提出了綜合信息礦產預測方法體系,借助地質、地球物理及遙感等信息來開展預測工作,這種方法與大數據分析之間有著較大的聯系。借助預測相關性理論進行礦產資源的預測的時候,主要面對的問題是地質工作不平衡造成信息不對稱、礦產成因觀點不同而建立的模型不同。
三、鈾礦資源預測評價技術方法
1.建立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體系
鈾礦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體系中包括了勘查資料收集、數據存儲、數據庫建設。在收集階段,鈾礦資源勘查涉及到了不同精度的時空數據,需要對研究區域的所有地質勘查資料信息進行系統化收集,包括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質圖數據、鈾成礦特點數據以及鈾成礦規律數據等。鈾礦資源勘查數據種類比較多,其中有地質調查、航空電磁測量、遙感、異常信息等調查數據。收集資料的時候,需要進行分類及整理,使數據更加完善。之后,需要進行數據庫建設,使用Hadoop等處理軟件將非結構化文檔大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根據分布式文件系統存儲,并且轉換數據格式,使數據得到全面的組織。最后,需要建立能夠高速訪問的數據索引層,建立分布式地學多源數據庫。
2.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信息挖掘
在進行大數據信息挖掘的時候,可借助大數據清洗技術進行鈾礦勘查及資源評價,鈾礦資源預測評價中需要處理的數據數量較多,如果采用的方式不合理,會影響處理的效果。可利用數據轉換、解析等方式來進行鈾礦資源預測評價數據的預處理。之后,需要借助大數據清洗技術將重復的數據及噪聲數據等去除,使數據處理為能夠進行挖掘的形式。接下來,需要借助統計學理論以及智能化技術等來建立分布式的地學多源數據庫,從海量的時空數據、屬性數據等之中挖掘能夠用于預測及建模的鈾礦信息,并且從數據的處理中發現鈾礦成礦的相關規律,得到演化的趨勢,并且編制出異常分布圖,作為礦產資源的開發提供更多的依據。
3.建立鈾成礦模式與預測評價模型
可結合地學信息數據庫以及信息挖掘分析基礎來深入分析鈾礦的成礦特點,建立相應的成礦模式預測評價模型。經過所研究地區的地質環境特點、鈾成礦特點的分析,總結某種礦床的成礦作用,將其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在建立預測評價模型的時候,應以鈾成礦的模式為基礎,結合成礦的條件來選擇適合的變量,建立變量圖層結構,使地質要素與三維GIS技術融合,借助算法賦值,對其中各個變量進行成礦有利條件的分析,將其作為三維找礦預測模型中的重要信息變量。
4.建立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平臺
鈾礦資源預測評價的大數據平臺建立作為重要的環節,其中包括了大數據管理、處理、信息挖掘以及決策等,可對地質數據進行開發及轉換,為資源的預測及分析提供服務。在平臺中,還可借助三維空間分析技術對所研究區域的成礦模型、數學模型等進行修正,之后提取信息建立預測模型,使用有效的方式進行深入分析,使成礦有利地段預測單元中包含的信息得到高效處理,經過對數據的統計計算,可得到找礦有利度,還可得到分布區間信息,結合分布的情況來確定有利度的下限,計算預測單元潛在資源量,進而對礦產資源進行定量評價。
四、結論
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鈾礦資源的勘查及開發也逐漸得到了改善,通過對傳統模式的創新,可使勘查及開發的效率得到提升。應借助現代化技術來建立大數據鈾礦資源預測評價體系,經過對鈾礦資源的深入分析來獲得更加完善的參考數據。建立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體系,進行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信息挖掘,建立鈾成礦模式與預測評價模型,建立鈾資源預測評價大數據平臺。
參考文獻:
[1]蔡煜琦,虞航,李曉翠,劉佳林,章展銘.大數據時代鈾礦資源預測評價的技術方法探討[J].鈾礦地質,2019,35(06):321-329.
[2]楊瑩,杜喜臣,蔡敏琦.北方某鈾礦采冶工程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J].鈾礦地質,2013,29(02):119-122+128.
[3]馬漢峰,李子穎,羅毅,李勝祥,孫文鵬.礦產資源評價預測現狀[J].世界核地質科學,2007(02):77-83.
[4]陳德華.運用邏輯信息法估算某礦田的鈾礦資源總量[J].西部探礦工程,2006(09):74-76.
作者簡介:張雷(1983.8—)男,漢,籍貫:遼寧盤錦,碩士畢業學校:東華理工大學,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礦產普查與勘探,現從事工作:鈾礦地質。
(遼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新能源開發分公司 遼寧盤錦 12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