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衡 施昌彥

摘 要:短視頻直播已經成為現有新電商模式的熱點之一,對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短視頻直播類人才培養直接關系到人才效能轉化和后續就業。本研究基于“課賽融通”為理論和實踐視角,通過剖析高職短視頻直播人才培養的現有困境,結合OBE理論提出短視頻直播人才改革培養路徑,并闡釋了人才轉化目標對策與初步效能,最后提出了三個OBE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課賽融通”;短視頻直播;人才培養;OBE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34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教育部、各專業行指委、各省市、各學校先后舉辦各級別各類的技能大賽,在全國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已經成為推動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改革、促進工學結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能有效調動高職學生學習各種職業技能的積極性,有效將技能競賽活動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有力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推進“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良性循環機制形成。
而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沖擊之下,線下銷售在短期難以快速反彈,線上市場成為新一輪搶占之地。特殊時期,電商、線上教育等行業迎來空前機遇和爆發,而“隔離經濟”也助推短視頻直播賣貨成為品牌拉動線上消費的重要營銷手段之一,帶來了短視頻直播行業流量的全面繁榮。對接到招聘市場,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19年短視頻/直播行業人才發展報告》,通過2019年三季度及往年同期短視頻和直播招聘大數據,短視頻行業招聘職位數同比增長了325.28%,高于直播行業的127.5%,其中,短視頻直播運營崗位占比三分之一,其次是短視頻拍攝/后期制作,占比為23.13%,而目前高職院校的短視頻直播課程和人才培養體系都較不明確,部分的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方案脫節,培養目標較為模糊,培養成效低于市場需求。因此,短視頻直播人才培養在電商大專業體系中的角色需要引起一定重視,對于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整合相關資源進行目標管理設置和效能轉化的對策制定。
1 高職短視頻直播類人才培養模式現狀與困境
1.1 課程較新,屬于跨學科課程,人才培養難度較大
目前在各高校開設《短視頻與直播》課程逐步增加,該課程最初歸屬于藝術類院校編導專業,隨著十幾年的發展,目前短視頻與直播相關課程連跨管理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等多個大類學科,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和課程歸屬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分類,課程實施難度較大,部分學校的相關系列課程歸屬于數字媒體技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甚至藝術設計專業,由于課程形式較新,沒有一個準確的歸屬表述和課程系列標準,因此實施難度較大;而課程實施難度大也會導致人才培養難度加大,部分短視頻與直播師資出現斷層,而該商業模式始終處于快速迭代更新的情境,因此師資的緊缺、與實際行業接軌都會造成人才培養的精度和效度。
1.2 培養過程知識點較多,技能點實戰場景較為復雜
《短視頻與直播》課程知識點包含較多,涵蓋編劇、導演、剪輯、后期制作、攝影、攝像、表演、傳播、營銷、演講等多個大模塊的知識體系,每個技能點實戰場景復雜多變,從商品直播帶貨到劇情拍攝再到品牌宣傳片拍攝,拍攝的場景和成本也較高,而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創作平臺的興起,對于實戰的平臺和工具、渠道也快速增加,這對教學的難度和深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各種MCN機構和創新創業模式的出現讓處于校內相對封閉環境下的人才培養的場景變得更為復雜。
1.3 “技術”還是營銷?人才培養定位不精準
部分高職院校的短視頻直播人才培養是沿襲以往數字媒體技術的教學范式,一開課就采用高難度的剪輯軟件和后期制作實訓,讓學生“望而生畏”,殊不知目前主流的短視頻直播與以往的視頻教學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一大變化就是手機端制作,電腦端的短視頻瀏覽機會大大減少,移動端短視頻成為主流,因此,短視頻直播人才定位應該擯棄原來的高難度、高生疏的“技術流”,而是讓學生結合電商內容營銷進行更好的課程定位和學生自我定位,通過于此可減少課程入門程度,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討論交流、共同學習進步和諧競爭的氛圍。
2 OBE教學理論及課賽融通發展現狀分析
2.1 OBE教學理論研究現狀
OBE是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簡稱,美國學者spady于1981年首先提出成果導向教育概念,并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被歐美國家廣泛接受并應用,其內涵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最終獲取的成果為目標。從教學目標的設定到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評價都以成果為導向,依據成果反推課程教學的每一環節,確保學生能有學有所成。
OBE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在指導我國職業院校教學設計、課程體系、學習目標、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預期學習效果的把握,它以教學設計為導向,從結果入手進行反向教學過程設計,打破了傳統教育設計的具體思路,形成了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清晰脈絡。
目前OBE教學改革與實踐聚焦于技能大賽、新聞傳播類課程、思政教育課程、高職動態課程教學等,在技能大賽融入教學方面,盧志海(2019)提出技能大賽融入高職院校旅游專業OBE能力指標建設、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標準和內容涉及、教學組織實施及教學評價;在新聞傳播類相關大類課程建設上,王春美(2020)以音視頻節目制作為例,重點提出開發特色實驗項目,任務驅動學習,并提升課堂賦能,深化自主創新學習;李利軍(2018)以深圳高校為例,通過OBE理念解構當下數字創意人才培養改革的體系和路徑;在思政教育課程持續改進研究方面,劉雅賢(2019)依據OBE理念分別構建產出導向的思政培養體系框架、對高校思政理論課全貌進行重構,著重補建以“課程思政”為特征的課程側體系;在高職動態課程教學方面,李曉川(2013)提出OBE理念在高職動態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探討了在此理念建立適應高職動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綜上所述,目前的OBE理論適用的課程一般以目標為導向,將抽象的學習目標結果量化為具體的細分目標進行各個擊破,但探討視角基本圍繞大專業進行剖析,未曾針對某個典型課程進行探討,本文基于OBE教學改革的實踐人才案例研究將深化OBE的滲透度和適用性。
2.2 課賽融通發展現狀
“課賽融通”教學模式是把職業競賽作為抓手和突破口,以具體競賽項目為教學導向,合理推動專業教學改革,將職業競賽項目的賽項設計與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相結合,在落實高職專項人才的培養任務的同時,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競賽項目設計相互融合,圍繞職業技能競賽要求和就業崗位來設計所必需的專業能力(技能)、職業素質和知識,既強化職業綜合技能考核,又強調知識與職業素養的考核。
在電子商務專業“課賽融通”的發展現狀上,聚焦于競賽技術、教學內容和學生活動等三個層次,如祝維亮(2017)提出在電子商務專業視角下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創新創業、就業實訓提供了更強勁的推動力,形成專業課程改革、職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三方協同發展,達到專業質量和競賽成績的雙豐收;在“課賽融通”專業教學改革方面,盧志海(2019)以高職旅游管理專業OBE教學改革為例,構建了旅游管理專業OBE課程體系(通識素養、專業知識、核心能力、職業能力、綜合能力等),另外,較多一線專任教師針對競賽的選拔機制與人才培養路徑已經做了相關探索,如何俊峻(2013)以經管類專業為例凸顯“漏斗管理”在競賽機制的選拔;李媛媛(2012)對高職教育技能競賽的評測和評估做了相關探討;薛敘明(2011)提出高職技能競賽與人才培養融合路徑探索;孫煒芳(2016)深入探討了技能競賽與高職人才培養的關系。
綜上所述,目前課賽融通的探討圍繞專業、技能、課程依次展開,對于課程體系的深入和滲透探討還不夠,本文將課賽融通與OBE目標結果產出理論相結合,提升課賽融通的適用性和教改基礎的全面性。
3 高職短視頻直播類人才OBE培養教學改革路徑
從學科的綜合性和復雜程度來講,高職的短視頻直播類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對電商知識的復盤、運用、擴展,進而提升學生使用短視頻直播工具在具體場景下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盡管一般短視頻直播類課程均在學生修完電子商務核心前置課程后進行,但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整合和輸出還是比較零散,尚不能用短視頻直播的實操技能解決實際的品牌和營銷問題。因此,通過OBE的設計,以課賽融通為路徑的人才培養改革,依據梳理的短視頻相關的技能競賽(校級、廳級、省級、國家級),從教學情境、實訓手段、實訓方法、激勵措施、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完成學生對短視頻知識的整體構建,幫助學生繪制課程的課賽融通目標導向,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目前企業短視頻品牌傳播和帶貨轉化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短視頻策劃、制作、傳播的創新創業能力。
具體OBE人才培養改革路徑如圖1所示。
(1)OBE目標整體細分框架改革。擬以總目標-子目標-細分目標等三層目標分解來驅動短視頻直播實訓項目的設計,項目根據每年的浙江省高職短視頻制作大賽和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直播賽的賽綱進行分解,由真實企業的運營人員參與到項目的設計,并根據企業的短視頻直播業務的績效設置進行OBE整體目標細分框架的對應落實。
(2)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擬融合協作式、體驗式、探究式、模擬式等教學手段與方法,輔佐技能競賽的情景模擬,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競賽過程中的技巧、現狀和差異化問題的能力,真正將企業真實情景融入競賽模擬環境。
(3)課賽融通教學改革設計的多級完善和優化。以三級實踐能力給予學生一定的結果目標導向,從校級比賽開始(技能文化月的微電影大賽),積極參加短視頻與直播相關技能競賽,以賽促學,提升基本操作能力(課堂學習)、綜合實踐能力(校級競賽)、創新創意能力(校外競賽),實現三維統一并行的教學理念。
(4)目標激勵管理措施的運用。在項目設計、分組、作業評價及形式等各個環節進行激勵,培養學生對短視頻與直播相關競賽的興趣,從高維的競賽進行自我期望搭建,激發學生參與競賽的積極性,避免“搭便車”的現象。
(5)目標考核方式改革。改變閉卷筆試的方式,采取團隊大作業+個人作業的形式,并且競賽獲獎可以抵扣期末大作業的個人項目,或注重過程,引進短視頻直播MCN機構企業等參與評價等形式。
4 高職短視頻直播類人才“課賽融通”OBE培養轉化目標對策與初步效能
(1)通過課賽融通OBE模式的實施,提高學生實際分析和解決目前傳統電商轉型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本人才培養依據短視頻直播相關技能競賽的賽程和章程進行過程設計,每一個實訓項目都圍繞技能競賽的技能點展開,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引導學生在日常實訓中模擬競賽參與的全過程,并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短視頻直播電商企業專家和請電商專業學生走出去觀摩短視頻內容生產,圍繞具體的基于競賽的實訓大大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另一方面,給出的實訓項目都是針對短視頻企業的實際需求和痛點困境,因此,學生可以圍繞具體的實訓細分目標結果為導向,模擬競賽的環節,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滿足短視頻企業不同的需求,在真實競賽來臨之前,培養和拔高一部分有意愿參賽的學生,幫助學生實現競賽自我效能感,同時促進拉新幫扶,提高整個班級對課程的轉化度和認知度。
(2)通過OBE導向的課賽融通路徑提升學生的多維度技能落地的情境化可能性。從短視頻直播職業技能大賽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分析,搭建短視頻直播專業課程OBE課程體系,通過通識素養、專業基礎、核心能力、職業拓展、崗位綜合,對比主流的短視頻直播技能競賽,將競賽章程的賽點與上述體系對接,形成協同融合;同時延伸兩大模塊:課賽融通的OBE課程標準和內容設計、課賽融通的OBE教學評價,將課程學習成果提煉為學習成果,對應到競賽章程中的賽點指標,實現無縫對接,互相驗證,再通過教學評價轉化短視頻直播課程的核心能力權重分配。
(3)通過項目教學法、體驗式學習、模擬競賽、創業策劃等相融合,提升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為本研究之前已經開始探索課賽融通范式下的《短視頻與直播營銷》課程教學范式改革,已有實施完畢的班級,學生的自信心、營銷策劃能力、創業欲望、短視頻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都明顯增強。本研究選取本研究剛過去的2018-2019第二學期和2019-2020第一學期的《短視頻直播營銷》選課學生(電商本科)的學評教結果位于全校前20%,分院前10%;另外在2019學年第三屆浙江省高職院校短視頻制作大賽所任教和指導的學生獲得一等獎、第二屆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短視頻組獲得二等獎、第十二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獲得一等獎(短視頻組),浙江省第三屆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浦江直播賽三等獎等。總體來說,學生對這種課賽融通的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還是相對認可的,在短視頻直播的情境中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并根據內設的目標來各個擊破,在課程學習和具體人才培養過程中能設定較為清晰的競賽目標和技能目標,依據目標完成的進度來驅動自我的提升和復盤。
5 實踐思考
短視頻與直播行業屬于新興行業,人才培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歷練和經驗沉淀。“課賽融通”下高職短視頻直播類人才的OBE改革最核心的是不斷更新內外知識體系和實操工具,創新教學和培養方法,做到緊跟行業不掉隊,把握行業最前沿和熱點內容。在整體的“課賽融通”的高職短視頻直播人才的OBE培養上的關鍵問題和反思主要有以下三點:
(1)如何設置合理的OBE目標體系,讓課程的體系與競賽的章程緊密結合,一般來說競賽的知識點和考評點最大真實地模擬了企業具體情況,因此如何將短視頻直播相關競賽的技能點融合起來,產生課賽融通的協同效應,是短視頻直播人才培養轉化效能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2)如何圍繞課程的OBE效能目標,如何完成短視頻技能的技能轉化,如何在課程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助推學生產生效能轉化,找準實訓過程中學生的位置、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參與性,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3)如何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競賽驅動短視頻直播人才實現結果效能導向,如何對激勵措施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調動學生學習與參賽的積極性;如何把實戰項目、競賽項目、日常實訓納入考核體系,以及最真實的獲取人才培養效果評價的渠道。
參考文獻
[1]王春美.基于OBE理念的新聞實踐課程教學設計與改革——以音視頻節目制作為例[J].傳媒,2020,(03):81-84.
[2]劉雅賢.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持續改進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4(04):209-213+228.
[3]盧志海.技能大賽引領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OBE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6):17-20+25.
[4]代大齊.基于“校企合作”“技能競賽”雙驅模式的應用型課程改革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5):85-87.
[5]楊樹林.課、證、賽、團相融合的財經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5):77-80.
[6]李利軍.OBE理念視閾下數字創意人才培養改革探討——以深圳地區高校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11):40-44.
[7]李曉川.OBE理念下高職動態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3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