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釗 世藏吉 艾科拜爾·安外爾 胡妍佳 王脯瑞 孫學林

摘要:當今的大學校園內對于單車的管理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廢棄單車的管理問題,亟需相關治理措施的出臺與實施,本文基于甘肅省各高校的調查,以定量和定性兩種分析方法為基礎,對高校當前的單車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大學校園單車在管理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資源共享的視角下,從高校、社會、學生三個角度出發,綜合探析出有效治理的措施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校;廢棄單車;資源共享;現狀分析;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F724.6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生態環境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提升自我健康,在短距離的出行中,主要交通工具已經逐漸變為自行車,而且隨著高校大規模擴招,城市無法滿足高校擴招對土地的需求,因而轉向近郊區、遠郊區。所以伴隨校園面積的擴大致使很多大學生在開學時選擇購買自行車,由此產生了大量的校園單車和校園廢棄單車的管理問題,本文以甘肅省各高校為例,明確在高校單車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并結合其他地區在單車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的創新型的解決辦法,進而探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和治理措施,為相應部門提供參考,促進校園單車更好的運行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
1.大學校園內單車的使用現狀
1.1調查現狀
1.1.1根據調查數據來看,調查對象中各個年級的占比較大,大一34.33%,大二46.77%,大三12.44%,大四3.48%,研究生1.99%,博士生1%,并且男女比例分別為59%、41%;有自行車的同學更是高達29%,幾乎每三個在校生中就有一個同學擁有自己的校園單車。
1.1.2在前期對校園內所有的單車停放及調查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車輛是廢棄車,車上早已經蒙上了厚厚的灰塵,甚至存在殘缺性高和安全隱患的車輛。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學生認為校園里的單車最大的影響是浪費了資源占比為48.26%、妨礙正常停車和出行的占比34.33%;由此可以看出大學校園中閑置自行車過多,其主要是因為校園相關部門沒及時的管理,進而導致校園里的單車隨意擺放,這樣不僅浪費資源,而且占據許多校園空地妨礙大家出行。
1.1.3通過問卷調查數據來看學校里廢棄的單車過多的主要原因:第一,車子有故障或過于破舊棄之不用占比83.58%;第二,受其他廢棄自行車影響導致自己的車被偷甚至廢棄占比49.75%;第三,學生畢業后遺棄占比66.17%;第四,缺少回收再利用的維修站、回收站占比60.7%;第五,學校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占比55.72%;第六,其他原因占比8.96%。
由此就廢棄單車過多一問得出結論:校園單車無人管理,是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管理和調整,造成大量單車資源浪費,而且因存在單車盜竊丟失的情況導致無人認領的單車數量增加,久而久之成為廢棄車輛,并且由于高校與單車相關的運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得廢棄的單車沒有合適的方式去發揮它的余光與余熱。
1.1.4就關于廢棄單車的影響這一方面來看,有48.76%參與調查問卷的同學認為對自己的校園生活影響大,其表現在對校園公共環境的占用、影響同學們日常的出行和生活學習,最主要的還是大量的閑置、廢棄單車存在資源浪費,沒有達到有效的利用等等
1.1.5就認為學校及相關部門有必要出臺相關措施進行干預管理來看,目前而言對于校園單車的管理問題,認為學校有必要管理的占78.61%,認為沒必要占9.45%,持無所謂態度的僅占11.94%,這說明對于學校目前的單車管理問題的改進還是有很大必要的。
圖1 影響高校單車管理的各項因素
1.2目前存在的相關問題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可知,目前甘肅省部分高校對于單車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相關問題:(1)雖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規劃了單車的停放位置,但是由于廢棄的單車過多,現有的停放區域已經不能夠滿足停放的需求了;(2)由于沒有將單車與在校的學生或者是教職工進行綁定,而且追尋單車的主人存在著很大的困難,這是導致單車難以管理的根本性原因;(3)我們所調查的高校大部分位于郊區,周邊以及學校內部對單車的維修點極少甚至沒有,這是大量單車因為一些小毛病后被遺棄的根本原因;(4)對于單車這一塊,各高校都沒有符合自己校園的標準的運行管理辦法,導致了大量的廢棄單車亂停亂放,不僅影響校園的整體環境,阻礙同學們的日常出行,這更是對于資源的大量浪費,不符合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及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高校單車管理的影響因素分析
2.1校園單車管理的影響因素及情況說明(學校的角度)
目前而言對于高校的單車管理,普遍而言并沒有明確和系統的規范措施和管理細則來約束,單車管理涉及的方面眾多,現在存在的問題并不只是把車停放好,而且其中還牽扯到了單車的歸屬問題、單車的丟失盜竊問題、單車的數量上的控制問題和單車的損壞后難以維修和回收再利用等一些列問題。
對于單車的歸屬問題追尋很難,如果要明確登記造冊每一名車主,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也沒那么必要;對單車的丟失盜竊問題,因為校園內單車的數量過于龐大、校園單體面積太大、校園人口數量過多,對于單車的這一類問題的解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由于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在畢業后處理好自己的單車,所以留下了大量的廢棄單車;對于單車的維修及回收再利用問題,在調查的眾多高校內,學校沒有安排合適的維修點,而眾多大的校區又處在郊區,大量的單車損壞后難以得到及時維修,久而久之大量的單車存在于高校校園內部。
2.2校園單車管理的影響因素及情況說明(學生的角度)
大多數同學普遍存在沒有一個良好的停放單車和重復再利用的意識,學校的相關管理部門已經對部分區域規劃了相應的停車區域,但是受某些停車區域受各方面的因素設置的可停放區域太小和部分同學不安的規定隨意停放單車的原因,使得一部分同學沒有辦法或者是哪兒方便就把單車停在那兒,大部分的同學,在校園生活中在回收再利用方面而言只有購買二手自行車的單一想法,對于其他的重復再利用或者是其他共享的意識幾乎沒有考慮。
購買自行車的價格便宜、網購發達、快遞送貨方便的因素進而,購買單車的門檻更低了。例如在各種網購的網站上,能夠承載符合大多數校園行車環境的單車在區區百元以上就能夠購買,因為各個同學的需求不同,對單車的價格、質量的選擇都是大有不同的,但又因為普遍而言質量都不會太好,這也使得大部分同學在單車壞掉以后直接選擇丟棄。還有就是畢業生畢業后認為自己所使用的單車價值沒有太高,除了以二手車的形式轉讓給學弟學妹們以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式,進而導致大部分的剩余單車走上他生自滅的道路,這也使得學校當前廢棄單車數量越來越多且更加難以去管理的問題逐漸顯現。
2.3校園單車管理的影響因素及情況說明(社會的角度)
對于高校單車的管理問題不是一個個例的問題,在當前的社會大發展的形勢之下,各高校內單車管理問題層出不窮,而對于相對發展較慢的西北地區而言,高校校園單車的管理問題更是迫在眉睫,受限于經濟發展較慢、資源相對匱乏、環境比較脆弱和地理位置等特殊情況使得信息交流不對稱等社會性因素的影響,高校校園單車的前期吸收、中期管理、后期解決處理問題的形式和能力都會造成一定的滯后性,而且整體用物觀念以及創新的管理理念的問題對于東南各方面發展較為迅速的地區而言,西北地區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在資源共享的視角下對大學校園里單車管理提出對策建議
3.1對策建議
第一,學校制定符合各個高校校園單車管理的規章制度;第二,成立自行車管理協會,調動現有學校管理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第三,單車實行實名制,登記號牌,將每輛單車精確到個人;第四,為二手車提供閑置車輛處理平臺;第五,將單車變廢為寶,制定廢棄單車的回收再利用機制,有用的零件拆卸進行再利用,與廢品回收站合作,回收學校不能利用的廢品;第六,將無人問津的單車進行統一的回收處理,并將此單車提供為校園公共自行車;第七,發動同學,利用校園各平臺宣傳綠色、共享的單車使用理念,讓大家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并且鼓勵同學們,對違反單車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舉報,并對舉報的同學予以適當獎勵。
3.2在以上提出的管理建議的前提下舉例說明高校新的單車管理模式
3.2.1對整體的校園車輛而言(初步設想)
(1)校園內的單車以車牌號的方式進行編排管理。如:一方面將學校內學生的單車以每個人的名字首字母加校園卡賬號為編號的車牌形式進行編排,學校教職工的單車則采用教職工名字加校園卡賬號進行標識;另一方面校內丟棄已久無人認領或是有所損壞的單車以學校中文名首字母大寫加以“1”開頭順序進行車牌號編排,并用不同顏色的銘牌進行區分。
(2)為避免該類單車的丟失或者混淆,將會設置各個學校不同的防偽標志,并對校園內所有自行車輛進行網上統一登記和管理。
(3)在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每個人的車輛皆可以成為共享車輛,每個人也可以使用共享車輛的”一種模式,皆可共享的模式即在車上安裝一個特殊的帶鎖裝置(就如共享單車的車鎖那樣的),以上面所說的車牌號為基礎,設置刷卡(此卡為校園卡)區域進行刷卡開鎖模式,并對相應的使用進行收費。
3.2.2對于廢棄的單車而言
(1)我們可以打造校園“廢棄單車再利用”公益項目校撥款,由總務處牽頭,對)校園遺棄的自行車進行統計和維修處理。將報廢的自行車作為廢鐵銷售,維修好的自行車既可以捐贈給貧困生,也可以統一刷漆作為學校的公益自行車免費騎行,由學生組織對單車進行管理,規范師生的用車行為;也可以將遺棄的單車統一捐贈給社會上的公益組織,由他們出資進行再次加工,捐贈給偏遠地區的人們。通過上述的活動,打造校園“廢棄單車再利用”的公益項目和“好伙伴·共成長”等一系列公益進行結合,更好的發揮廢棄單車的光與熱。
(2)可以鼓勵在校同學以創業的形式成立校園“廢棄單車”代管企業。借助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勢,學校放權給學生,讓學生成立運營的團隊專門負責校園“廢棄單車”的日常維護和運轉。學生可以借助線上平臺(微信、學校論壇、新聞網站等)和線下海報等,出售、租借校園的廢棄單車。
4.項目研究的實際價值及指導管理意義
此論文的撰寫是以甘肅省部分高校舉例而言的,所針對的主要是對目前高校普遍的單車管理問題,不僅可以為各大高校提供單車的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解除了對師生出行和校園環境造成的影響,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致力于愛心公益事業,緊跟國家脫貧攻堅的腳步,具有解決問題的實際價值,在促進資源協調利用和發展上,更是符合黨在十八大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尹一淑.共享單車背景下大學新校園慢行交通優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9,v.45,34-35.
【2】何自國;許正運.校園“僵尸車”市場調研與治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No.587,111-112.
【3】馮財杰;邱駿超.共建環保文明城市治理校園共享單車[J].區域治理,2019,No.260,176-178.
【4】梅廣.規范單車停放共享社會文明[N].珠海特區報,2020-01-09.00
【5】陳菁;卓曦;唐璐璐.大學校園共享單車需求預測及調度路徑規劃方法[J].交通科技,2019,No.295,86-89.
作者簡介:冉釗,男,1999年生,湖北利川人,西北民族大學本科生;*通訊作者:世藏吉,女,1980年生,甘肅天祝人,講師
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甘肅蘭州? 7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