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芝
《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中職學校要堅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以信息技術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對此,我們有必要立足教育信息化的時代形勢,秉承創新化與現代化的教學觀念,以信息技術為抓手,開辟信息化的中職語文教學新常態,彰顯中職語文育人優勢,為學生文學素養以及綜合品質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多媒體課件,創設相關教學情境
在現階段,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師應用頻率最多的教學輔助工具,不但能增添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夠深化學生的語文認知,為他們語文運用能力的發展提供助力。我們都知道,在中職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有著文質兼美的特點,它們不但具備一定的文學內涵美,而且還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這些文章都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情操和品質熏陶,使他們的審美素養得以有序化培養。但是,如何更好地展現這些文章的各種美,是廣大教師頭疼的問題。對此,教師不妨將視角放在多媒體之上,通過圖片、音樂與相關視頻等的渲染,創設與課文相關的教學情境,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激發起他們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再別康橋》的教學中,這首詩歌是徐志摩以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別離之情的偉大詩篇。徐志摩用愛和自由在難舍難分——歡喜眷戀——沉醉——激動不已——情緒低落——別離等情感變化中,表達了他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感情以及離別愁情。但是,對于語文功底較差的中職生來說,他們僅憑文字往往很難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變化,這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從網上下載下來的輔助性教學視頻,如詩歌的朗誦、剖析與詩人的生平背景介紹等相關內容呈現給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畫面性知識面前,學生們更能走進作者,體會他詩歌創作的緣由與靈感,感悟其中的繪畫美、音樂美以及建筑美,從而拉近學生與詩歌的距離,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詩歌,開啟他們對詩意的認知。
二、智慧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智慧課堂借助信息技術的發展,讓現階段的教育教學由“知識型”向“智慧型”過渡,強調教學的精準化、未來化與現代化,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加之,在智慧型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通過信息技術這一載體,構建智慧型的教學模式,基于對學情的動態分析,以建構主義為依托,探索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實效途徑,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語文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石。
例如,在《沁園春·長沙》的教學中,前期,我搜集了一些與本節課教學相關的資源視頻,如詩人以往的詩歌作品、詩歌創作背景的介紹等內容。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教學資源的觀看時間應盡量控制在5~6分鐘左右。之后,我將這些教學資源上傳至班級微信群以及QQ群之中,然后指引學生進行下載、觀摩和學習。同時在課程教學前一天,我在平臺上又發布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調查問卷,設置了一些與詩歌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旨在檢驗學生們的課前預習情況。這時我通過分析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調整之后的教學策略。中期,在課堂教學中,我利用課件展示了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并點名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課前預習成果。根據學生們的預習反饋,我了解到他們在詩歌預習過程中普遍呈現出來的問題,在小組討論中讓他們集思廣益。最后,我再根據學生們在小組中遇到的最多的問題進行重點答疑解惑,幫助他們加深理解,突破重難點。后期,根據學生們的課前預習情況與整體的課堂表現,我又將學生們劃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并根據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推送不同的學習資源和層次化的作業,以此來提升他們整體的學習實效并且為他們自學能力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微課助力,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微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代表性技術,有著內容精煉、操作簡便以及直觀形象等多個特點。其時間一般控制在6分鐘左右,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我們也要將微課滲入到課堂中來,打造趣味性與實效性兼備的語文講堂。
例如,在《故都的秋》的教學前,我依據教學內容,結合網絡視聽資源,制作了本節課的微課。其中出示了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與散文賞析的一般方法,鼓勵學生們在課下去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創作緣由。之后,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來講述郁達夫的個人生平及本文的寫作緣由,引導他們更好地走進作者,體會他深沉的愛國之情。接下來,在相關微課教學內容的輔助下,如《故都的秋》賞析片段、情景交融寫法片段等,我逐步帶領學生去分析感受故都的清、靜、悲涼,讓學生在秋雨、秋蟬以及秋院等事物中去感悟故都秋景和作者情感。整個教學過程在微課視頻的助力下,不僅極大豐富了課文教學的內涵,同時也扭轉了學生對課文教學的整體印象,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順利實現了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凸顯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素養,更實現了課堂生成的多樣化,真正讓學生全員參與。作為老師,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教育學生,更應該成為時代的領跑者,與時俱進,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推動學科教育向著先進化不斷發展,通過信息技術推動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便是這其中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