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鳳鵬 何求

摘 要:目的:探討微課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級護理專業兩個班為研究對象,觀察組134名學生采用微課技能教學方式,對照組132名學生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方式,分析兩種教學方法的效果。結果:問卷調查顯示:88%的學生認為微課技能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習積極性。83%的學生認為有利于反思學習。觀察組操作成績平均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微課技能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基礎護理操作方法,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反思能力。
關鍵詞:微課;基礎護理學;技能教學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基礎護理學是應用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來滿足患者的生活、心理、治療、康復的需要,是護生必修的一門專業主干課,技能教學是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護理學理論與實驗課時比約為1:1,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護理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良好職業能力,能勝任臨床護理工作[1]。因此,基礎護理技能教學的創新及教學質量高低與護理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有著重要關系。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經激起了國內外教育界的高度關注,這種以微視頻為核心,用云端來上課的教學形式,非常適用于實踐性強的基礎護理學。微課的應用既能夠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又有利于教師靈活施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本校2018級護理專業二年級兩個班為研究對象,年齡18-21歲,均為女性,甲班134名為觀察組,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方式,乙班132名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兩班學生在年齡、上學期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學方法:兩組學生使用教材均為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由葉玲、劉艷主編的《基礎護理學》,統一授課教師、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考核方法。實驗教學每班分為8組,每組16-17人,每組由一名實驗老師帶教,每組又分為7小組,每小組以病床為練習單位,每小組2-3人。
(1)觀察組
課前準備:教師以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護理學》操作流程為指導,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每一項操作技能進行全面的剖析,解讀操作步驟,分析技能操作中的重點與難點,確定技能設計內容方案,設計出操作微視頻,由教師進行操作演示制作成微課視頻。
微課教學法的應用:在教師理論授課完畢后,在護理技能實驗課前,在班級微信群發放操作微課視頻,護生可隨時隨地利用手機觀看操作視頻,先讓學生對護理技能操作留下印象。在實驗課時,先由實驗帶教老師示教,再由學生自由練習。在練習中,護生或同伴可參照手機中的視頻對照練習。在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實驗室自行練習時,手機中的操作視頻也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2)對照組
采用傳統實驗教學法,實驗課時先由帶教老師按操作流程演示,護生模擬老師動作進行練習。
3.(1)評價指標
在授課結束后,自制問卷以讓觀察組學生評價微課教學方式,問卷從有利于主動學習、有助于理解知識、有利于反思學習、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等方面進行教學評價。發放調查表134份,回收134份,有效回收率100%。
(2)考試成績
在基礎護理技能課全部結束后,安排操作考核環節,學生隨機抽取一項護理操作技能進行考核,以我校自編的《基礎護理技能考核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滿分100分,比較兩組護生的技能操作平均成績。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觀察組學生對微課教學方式的評價,見表1。
2.兩組學生成績比較觀察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1.應用微課教學有利于護生主動學習。應用微課教學,教師和學生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進行教學或學習,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條件。學生可利用課余的少許時間來觀看教師的操作視頻,進行碎片化學習。學生對技能操作中的重點難點可反復觀看學習,可根據自己操作中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實驗課結束后,學生仍可反復觀看操作視頻,結合自己的操作練習過程,加深學生對操作步驟的印象。微課的這種靈活性,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2]。調查顯示,88%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習積極性。
2.微課教學有助于護生理解知識。微課教學有利于護生學習操作技能動作和操作程序,微課教學可將重難點以及學生難以掌握的操作要領用視頻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建立了對難度操作的初步認識后,再來觀看老師實地演示,進行操作練習,學生能很快掌握操作的技術要領,對于步驟多、難度大的操作也能較好掌握。調查顯示,79%的學生認為微課教學方式有助于理解知識。
3.微課教學有助于提高護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踴躍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調查顯示,75%的學生認為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說明微課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更活躍。
4.微課教學有助于護生反思學習。護生在實驗課自由練習后,返回觀看老師操作視頻時,很容易發現自己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失誤,或是在細節上沒注意到的一些問題,或老師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來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恰當行為,通過與老師的對比、反思,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護理操作技能。研究結果發現,83%認為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學有利于反思學習。
5.應用微課教學能提高技能成績。傳統技能教學以教師演示為主,老師示范一次后,只能在學生腦海中留下粗略的印象,而應用微課教學,因為護生提前通過對所學操作技能的理解,老師示范時學生對操作程序、方法印象更深刻,常能帶著問題觀看老師的操作示范,向老師提出疑惑。同時增強了學生操作時的自信,在自己練習時可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學習體會,并對照微視頻的示范進行模擬實踐操作,小組內其他同學在觀看同學操作時,可對照老師的操作視頻指出同學練習時的不足之處[3]。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發現實踐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互評,修正學習結果[4]。在開放實驗室學生自行練習時,學生仍然有參照的學習資源,提高了自我練習的效果。研究結果證實,比較兩組學生考核成績,實驗組學生的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應用微課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要設計出生動活潑的微課,吸引學生的注意,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好的呈現,教師必須優化教學環節設計,巧妙利用微課,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嫻熟的操作技巧,更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設計[5],制作出生動易懂的視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教學方法,使基礎護理技能教學更生動、更新穎,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增強了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迅速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是一種值得進一步探索和推廣的教學方法。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應用微課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利于護理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思維[6],形成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再限于課堂,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真正實現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馬國平,何求.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0.
[2]龔嵐,陳燁,崔紅霞,等.基于微信平臺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9(5):6.
[3]鄧洪濱,呂行,趙爾揚,等.基于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混合式學習在口腔修復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9(6):69.
[4]劉建成,趙美玉.護生制作實驗微課在《基礎護理學》實踐訓練中的應用[J].心理月刊,2019(14):3.
[5]劉建成.《護理學基礎》“微課”庫建設實踐與探索[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8(23):37.
[6]蔣琴.微課在高校音樂教育鋼琴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9(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