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玲玲
摘 要:數學課程是初中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能否遇到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主要論述了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即高水平的綜合素養、過硬的教學基本功、重視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能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做到因材施教,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優秀;初中;數學教師;基本素養
教師專業能力和素養的提升是保障教師專業成長的關鍵要素[1],而教師專業成長則是學校發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初中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至關重要。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有效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本文結合初中數學的實際教學情況,探討一名優秀初中數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普遍具備高水平的綜合素養
數學是一種思想,成為有思想的教師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真正含義[2]。有研究者總結了優秀數學教師所具備的10種“精神長相”:有愛的、積極向上的、常為新的、包容的、尚研的、善讀的、樂寫的、重視思維啟迪、突出數學本質的、能將課堂與生活相融合[3]。因此,要重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學習與運用,熱愛數學并堅持不懈地鉆研數學,努力提高專業素養,先讓自己成為優秀的數學教學工作者。
二、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要具備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擁有過硬的教學基本功是必備的前提條件,教學基本功的具備具體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一)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重視備課環節
備課三個基本環節:備教材、備學生和編寫教案。具體來說,備教材體現在:對教材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的把握、教學目標的確定(知識、能力、素質的具體要求)以及如何找出重難點、關鍵等;制定突出重點、突破或分散難點、抓住關鍵的策略;選好練習或習題;指定或推薦合適的學習參考書。備學生包括:對學生生活背景的探究,對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活動能力的了解,研究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現狀,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在編寫教案時,教師可在對教材具體掌控和學生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編寫思維導圖,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有機融合起來,讓思維導圖的內容充分適合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發展特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具備睿智的選擇課型和教法的能力
數學課型包括概念課、習題課、綜合課、復習課、講評課等。教學方法有自學法、探究法、練習法、講授法等。具體來說,如平方根、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給概念下定義的課,還有如科學計數法、近似數、用計算器計算等沒有任何概念的純語言陳述和介紹的課,可選擇自學法;定理的歸納和證明,法則、公式的得出和推導,實驗結論的總結等概念,可選擇探究法;定理、法則、公式、結論的綜合運用的,可選擇練習法。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不會拘泥于方法本身,而是能將方法和教學內容有效結合起來,讓方法服務于教學內容,達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
(三)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一般都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能力,往往能達到“課伊始,趣亦生;課正行,趣仍濃;課已盡,趣猶存”[4]的美妙境界,不但達到了數學教學的目的,而且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開心。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是如何讓本來枯燥的數學課達到上述美好境界的呢?
1.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注重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重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時,可用“已知未知要分家,分家方法就是移,加減移項要變號,乘除移了要顛倒”來記;學完因式分解后總結為“一直二用三十四分五查”;學習十字相乘法,用“看兩頭,湊中間”來記。利用生動的比喻、有趣的動作、變化的語調、夸張的眼神等手段把空洞的、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寓教于樂,讓學生更易接受、掌握。
2.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注重課堂練習設計的藝術性。數學是一門注重邏輯思維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課程的藝術元素,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藝術性。例如,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就能從藝術設計的視角將練習分為基本練習、新舊知識練習和探究類練習三類不同的水平,設計適合每個學生發展特點的練習題,對中等生、潛能生采取“扶”和“拉”的方法,做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摘到果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藝術性效果。
3.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完美地優化課堂結尾,培養學生主動想象的能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結尾一般包括:總結預習式、延伸拓展式、競賽式、討論式、檢測式、思考式、搶答式以及游戲式等,新手教師不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感覺。但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卻能根據每節課的教學需要,靈活地選擇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入的結尾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尾猶如登山,雖然很累,但很愿意領略登到高處的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喜悅。三言兩語,切中要害。例如,在講“不等式組解集”時,歸納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間,大大小小是無解”來記;而講點的對稱時,則簡單記為:關于x對稱,橫同縱反;關于y對稱,橫反縱同;關于原點對稱,橫反縱反等等,巧妙的結尾,可使一節課達到“課雖終,趣猶存”的境界。
(四)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完全掌握了作業批改的方法和藝術
普通數學教師往往深陷在大量的作業批改工作中,效率低,心情差,很容易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則能從批改作業的大量重復工作中解脫出來,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讓自己從獨角演員變為導演,充分發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是怎么做到的?掌握作業批改的方法是關鍵。因此,應不斷提升作業批改的藝術性,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當堂批閱、小組批閱以及教師抽查和面批等方法有效、靈活地結合起來,針對不同的作業內容選擇合適的作業批閱方法,將數學的嚴謹性和藝術性有效結合,充分體現作業批閱的藝術性。
三、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重視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學習”的有效保障,優秀的數學教師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重視數學解題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掌握數學就是意味著要善于解題。”[5]學生首先要掌握解題的一般步驟,其次要掌握解題的一般方法和一些特殊方法,還要掌握一些深層次的解題策略與解題技巧,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獨立思考,數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主要課程之一,而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則善于做到這一點。
(二)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合理布置定時數學作業,培養學生專心致志的良好習慣
在課堂上,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會布置一些限時作業,在學生做題的過程中,老師留意每個學生完成的情況,針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警示,提醒其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而對完成練習有突出表現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長期這樣堅持,對于培養學生專心致志的習慣是有益的。
(三)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重視開展數學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劃分“學習互助小組”,并安排成績優異者為各組組長,每天教師檢查組長做題情況并及時糾錯,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組長每天檢查組員的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反饋,教師對遇到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隨時抽查,個別詢問,督促組長帶領本組學生主動合作交流學習。這些措施都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成長為優秀數學教師的必經之路。
(四)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認真講評試卷,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數學學習良好習慣
講評數學試卷是一項重要的數學教學活動,在講評試卷中,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往往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對那些因為粗心、概念掌握不牢固、忽視公式、定理中隱含條件等而造成的解題錯誤,會認真分析原因,讓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原因并知曉正確的解題步驟,有助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四、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做好“培優輔差”的工作,做到因材施教
“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6],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給學生制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做到因材施教。
(一)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針對數學優秀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
針對數學優等生,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會要求這類學生“出奇招、創新意”,力求精益求精,學習更上一層樓。在課余時間與其溝通,根據各種現象因勢利導,告訴他們對待學習、生活應該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謙虛謹慎,從學習和生活入手,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二)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能針對數學學習不良學生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輔導策略
針對數學學習不良的學生,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首先會肯定他們的長處,關心他們的學習,不歧視他們,并幫他們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及時防止他們產生自暴自棄的思想苗頭。在課堂上,對他們采取“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7]的策略,讓他們也能跟著教師的提問而積極思維,做到因材施教,有效促進數學學習不良學生的發展。
總之,要成長為優秀的初中數學教師要勇于克服各種困難,踏實肯干,潛心鉆研業務,努力探究教育和教學的規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冬青.關于縣域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7):35.
[2]王建芳,姜紹忠.優秀數學教師的習慣[J].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08(S1):50.
[3]馬小為.優秀的數學教師該有怎樣的精神長相[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9):2.
[4]郭裕嘉,王金梅,蔡陽宗.情系教壇不言悔 一片丹心育桃李——記“全國優秀教師”田巧榮[J].甘肅教育,2015(7):11.
[5]劉玉平.備課組長如何抓好備課組工作[J].河南科技,2013(20):254.
[6]蔡銀發.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9(11):8.
[7]周瑜.讓趣味教學貫穿音樂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