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紅
摘 要:在高中階段對于化學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于學生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兩方面的培養。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引入使得學生能夠進行深度學習的相關方法,保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有對于學科特有的思考,開展科學系統完整的化學教學。深度學習是指有反思思維、批判思維、創造思維等優秀思維參與的學習。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從原子、分子的角度研究物質的構成和變化規律,創造新的物質。這決定化學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獨特的實際和實踐性。在高中階段,很多教師在開展對于化學教學的時候,僅僅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講授,這雖然能夠保證學生在應試教育中取得較為優異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意義不大。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對于學習思維培養有所助益的方法,對于學生學科相關思想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極為顯著的正向促進效果。基于這種現象,教師應當結合原本教學的優勢,對其弊端進行適當規避,引入深度學習,保障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同時,培養其優秀思維。教師基于深度學習,開展高中化學教學的時候,可以對于以下措施進行考慮和應用。
一、確立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較為主動的強勢地位,對于學生進行較為細致和全面的知識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和系統性,能夠比較充分地保障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水平得到提高。但是隨著教育發展的進步,這種方法已經不能對于教師和學生的需求進行很好的滿足。在將深度學習引入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于現有的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地位。這不是對于現有教學模式的摒棄,而是對其的改革和完善,教師應當結合深度教學理念和相關方法進一步保障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提高。由于對于思維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講授,更多應當是需要學生自行獨立的思考,因此教師在基于深度學習理念開展教學過程的時候,應當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課堂上的主動地位,使得學生能夠開展自我導向式的學習。
在對于《檢驗一些無機化合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來開展學習。一般來說,教師在對于這堂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會對于常用的物質檢驗方法進行羅列,再強調進行檢驗的注意事項,最后再對于學生答題的要求和相關術語進行講解,完成課堂教學全過程。這種方法固然能夠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應試水平,但是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極為有限。教師可以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利用多媒體或者實際操作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檢驗實驗,引導學生對于檢驗方法進行思考和分析,對學生思考的成果進行總結,再引入相關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討論進行系統和理論化。這種將學生確立為學習主體的方法,能夠保障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
二、增加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
在眾多的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頻率和質量很低,這是由于在原本的教育理念中,只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有要求,因此對于課堂交流的需求很低。但深度學習教育教學理念下,對于課堂交流的開展要求高。這是由于深度學習需要學生能夠進行高頻率高質量的思考,這種思考不應該僅僅存在于學生的腦海中,學生應當及時進行反饋,以保障思考的正確和有效性。教師在接受到學生的反饋后,應當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回應,避免學生在思考中陷入誤區。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增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這種互動不應當是單純的一方回應,而是雙方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1]。
總的來說,教師在將深度學習引入教學中,應當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及時有效、較高頻率的交流互動,這為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水平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首先對相關知識點進行講授,使得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了解教學知識,保障學生學科綜合素養和水平的提升,再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案例開展思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引入與知識點相關的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接著由學生進行反饋,教師對學生反饋的內容進行總結,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的情況存在。這樣不僅能夠增強課堂交流,同時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總的來說,應當將增強互動作為教學方法的一種,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對其進行更為全面和有效的應用。
三、結合知識引導思維轉化
高中化學碎片知識眾多,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于碎片知識進行較為深入的講授,但是對于之間的聯系不太注重,雖然這基本能夠保障學生的應試需求,但是這種教學方法耗費時間長,效率低下。在深度學習理念下,應當更為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其系統性,因為只有這種對于知識的全面把握,才能保障對于優秀學科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減少對于碎片知識的講解,將教學側重點向知識的規律和框架上轉變,從而對于學生優秀學科思維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總的來說,原本教學的僅注重對于孤立知識的講授不能滿足學生深度學習的需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知識之間聯系,將較為瑣碎的知識層次化和體系化,引導學生對于化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思考,從而形成對于學科特有思維的轉化,實現對于學科的深度學習。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了解相關知識與方法后,對于化學相關思維和觀念進行思考。針對教學內容的難度不同,做好教學任務和目標的良好設置,差異性應用各類教學方法,最大程度保障學生知識水平和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不同實驗的思想進行思考,對其異同進行比對,將正確的化學思想貫穿進教學和實驗,使得學生對自然中獲取相關物質等化學思想有所了解。這種對知識進行教學后,引導學生思維進行轉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保障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化學學科的綜合素養。
四、注重聯系知識和實際生活
化學作為與生活聯系極為緊密的學科,其特征決定將相關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是可行的。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較為良好地進行化學學科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但是其目的一般都為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保障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故而教師在進行聯系的時候往往采用較為淺顯的方式和案例。在深度學習理念下,與生活實際聯系的目的不單是為了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更是為了將學科思維與生活進行聯系,使得學生擁有更為優秀的觀察力和應用能力。這類淺顯的聯系方式不能滿足學生深入學習的需求[2]。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更為注重學科與生活的結合,對其程度進行加深的同時,結合多種方法和更為實際的案例來進行,使得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思考化學,在化學中思考生活,即是能夠對生活中某些現象用化學知識進行解釋,利用化學學科的特有思維思考生活實際。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極為緊密,這決定結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可行和有效的,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其引入課堂,對教學方式進行豐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重與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的結合,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相關生活與化學的照片或視頻,使得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化學的作用。之后教師再開展相關知識點的講授,保障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總的來說,教師應當注重化學學科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和樹立學生聯系生活開展學習的觀念,激發其學習主動性。
五、培養學生學習的反思思維
目前來說,很多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較為順利地完成學習過程。這類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主動性,但是完全依靠教師的配合,使得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較差。這是傳統教學觀念弊端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外在表現形式,這類學生往往難以開展對于自我的闡述和表達,基于深度學習觀念,應當對于學生的反思思維進行培養[3]。反思思維不僅對于學生在化學學習的意義重大,作為一種優秀的思維方式,其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應用極為廣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注重對于反思思維的貫穿,除此之外,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與學科相關的反思,通過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反思思維。具體來說,在進行化學學習的時候,需要開展相關眾多的實驗,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結合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這類方法與學科聯系極為緊密,對于學生思維培養也有著重大意義。
教師在對于《有機推斷》進行講授的時候,可以結合具體實驗的開展,適當對于學生的反思思維進行相關培養。有機推斷作為化學教學的重點也是極大的難點,綜合性和靈活性極強,教師應當對這一部分教學進行重視,保障學生學習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教師在進行案例講解的時候,可以使得學生在實驗室實際動手做實驗來進行驗證,如某化合物與鈉反應慢慢產生氣泡,與醋酸在濃硝酸和加熱條件下產生有香味的物質,那么該化合物可能是什么,引導學生結合化學知識積極進行思考和討論。在講解后使得學生動手來做,使得學生對于烴及其衍生物之間的轉化有清楚的認知,要求學生在試驗后對其進行充分的反思和總結,提升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的同時,為其解決其他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結語
目前來說,眾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極為注重對于知識和方法的教授,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水平的提高極為有限,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水平,應當將深度學習相關方法引入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難度大,知識多而雜,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障教學過程的順利完成,提高學生水平,應當對其教學方式進行完善。通過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地位,使其能夠開展自我導向性的學習;增強在課堂上的互動,培養學生相關的思維能力;通過對知識系統的學習,使其對于化學相關思維有所把握和了解;將知識全面地和生活進行聯系;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思維。以上方法是基于深度學習和化學學科特征提出的有效可行策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實際對其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瑾.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14):156.
[2]譚強.高中化學基于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6):127.
[3]江合佩.高中化學基于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