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怎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和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因此,更新傳統(tǒng)德育觀念、改革德育內容與方法、充分發(fā)揮素質教育中特殊的德育功能是當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徑,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與溝通。
關鍵詞:德育創(chuàng)新;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工作
一、 依托系列講座,強化思想道德教育
國家《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等重要精神,為新時代學校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我校為貫徹落實重要精神,充分發(fā)揮學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依托常規(guī)系列講座,進一步增強我校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法治意識、禁毒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和健康意識等。
配合講座,德育處同時組織一些相關活動。如,案例講解與分析;班級衛(wèi)生評比;黑板報評比;隊形隊列比賽;禁毒小知識、《中小學生守則》等知識競賽;網絡安全、誠信演講比賽;自我保護小常識及消防、反恐防暴演習等活動,使講座的效果進一步放大,德育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二、 開展法治活動,促進思想道德教育
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我校針對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有計劃地開展“五個一”系列道德法治教育活動。
(一)開展“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主題班會
為提高學生對法律法規(guī)的認識,增強法治觀念,養(yǎng)成依法依規(guī)辦事的習慣,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學生,我校將法治主題班會作為常規(guī)工作來開展。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統(tǒng)一向各班印發(fā)近年來發(fā)生在中學生中的違紀違法案例資料,在班主任和法治輔導員的精心指導下,針對各班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傾向,認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討論和交流。通過主題班會活動,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學生做遵紀守法的合格中學生。
(二)舉行法治報告會
學校專門聘請從事政法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玉門油田公安分局領導和法治副校長,通過分析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具體案例,以案說法、解析法律、講清道理,向全校師生深刻闡述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對社會、家庭和自身的危害,教育學生從小學法、懂法、守法。通過報告會,學生了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識,對弘揚法治精神、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構建平安和諧校園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舉辦“法在我心中”演講比賽
活動由德育處主辦,在全校范圍進行比賽。演講選手從各班篩選推薦,演講內容要求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演講稿經班主任和德育處認真審核合格后方可參賽。參賽選手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心目中的法,現(xiàn)場聆聽的每一名學生都深受啟迪和教育。通過演講比賽,極大增強了學生學法、守法的自覺性和自律意識,推動了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每次活動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舉辦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我校始終把“法律進學校”和普法工作作為一項常態(tài)化的工作,為此定期舉辦法律知識競賽。競賽內容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和《中小學生守則》等內容。通過競賽答卷,使學生更多地了解了與自身學習、生活和成長密切相關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對違法行為的認識。法律知識競賽是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諧健康地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五)誦讀《論語》,用法治思想引導學生
充分挖掘《論語》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使其蘊含的法治理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規(guī)范自身行為。學校制定《玉門油田第二中學“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誦讀”活動實施方案》。語文教研組從《論語》中選取適合初中學生誦讀的內容,制作成PPT和視頻,每天4次定時在學生上下學期間在學校大屏幕上播放。同時還組織學生集體誦讀《論語》內容。學生在早讀前進行2~3分鐘的誦讀,在早晨課間跑操前和下午做韻律操前由值班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集體誦讀3遍以上。通過每天的誦讀,進一步讓學生感受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取終生受益的知識精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雅的氣質,做遵規(guī)守紀的合格公民。
通過集中開展上述道德法治教育系列活動,在我校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教育氛圍,加深了學生對道德法制的理解和認識,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法制觀念,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 推進主題研學,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為進一步增強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深入貫徹《教育部等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精神,有效落實《油田學校關于全面實施德育工作“三化”工程建設的意見》,我校本著立足本土、了解家鄉(xiāng)的原則,科學研判,統(tǒng)籌規(guī)劃,制訂研學計劃。研學活動以酒泉市為中心、向周邊地區(qū)輻射,以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學生為主要活動對象,主要以弘揚石油文化、航天文化、絲路文化等為主題。
我校研學活動分酒泉市區(qū)內的活動和酒泉市外的活動。市區(qū)內活動以“油田礦史展覽館”“酒泉市博物館”“酒泉市地震局”“西漢勝跡”等有影響、有教育作用的單位和景點為對象。年級組、教研組將活動納入學期工作計劃,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請進來,以參觀、實地考察、講座、展覽等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市區(qū)外的活動,我們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兩年共安排四次大型研學活動。
在研學的過程中,采取研中學、學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學并舉,學思研行相結合的方式,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增長了學生的見識。通過開展研學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增強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深化了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促進了學生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增強了學生文明旅游意識,養(yǎng)成文明旅游習慣,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國家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研學活動,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四、 通過家校合作,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我校在繼續(xù)深入開展學校、家庭、社會共建德育工作活動,切實抓好校內教育的同時,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的配合工作。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養(yǎng)成良好習慣、文明行為、高尚品德的影響和作用更大。我校通過辦好家長學校,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指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環(huán)境,使他們努力成為學習型家長,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家長學校定期開展“家校聯(lián)手、共謀發(fā)展”系列講座。
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家長參加運動會、家長執(zhí)勤等形式,進一步增進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了解,增強雙方的溝通和信任,發(fā)揮學校和家庭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合力,共促學生健康成長。
我校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針對性的各種活動和辦法,全方位地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目前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得到提高,法治觀念得到增強,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鍛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作者簡介:張忠,甘肅省酒泉市,玉門油田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