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穩增長調結構成為中國目前的主要經濟任務。而北京市作為我國的首都,在經濟發展中更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盡管近年來北京市經濟穩定增長,但如何在經濟形勢放緩的大環境下保持穩定的增長速度,長遠的發展地區經濟,使經濟發展保持活力,仍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般而言,地區的生產總值越高意味著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北京市的GDP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從1999年的2713.50億元到2018年的30320.00億元,增長了近10.17倍,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總體較高。
根據數據顯示,北京市的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上升,在2018年,北京市的第三產業貢獻率已經可以達到87.9%。北京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教育、衛生醫療等公共設施配套齊全,企業以及員工的各方面發展需要基本上可以滿足。但仍需進一步提升,與倫敦、紐約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經濟生活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本文主要采用1999至2018年共20年的北京市時間序列數據。數據均來源于《北京市統計年鑒》。1999至2018年的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及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本文用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y)作為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衡量,代表經濟發展,模型參數估計方程為:

表1 1999~2018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及相關數據

1.多重共線性的檢驗
首先選中變量的相關數據,計算其兩兩的相關系數,取0.8作為參考值,僅X3與X4的相關性沒有超過0.8。通過相關矩陣表可知,二者之間的相關性較大,說明模型確實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因此去除多重共線性后,將模型修正為:

2.經濟意義檢驗
從模型參數估計量的符號來看,居民消費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的關系;進出口總額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的關系。綜合來看,兩個估計量的符號和大小均通過經濟意義檢驗。
3.統計檢驗
(1)擬合優度檢驗。根據最小二乘法估計結果,可決系數為0.999666,修正后的可決系數為0.999626,由此可看出該模型可通過擬合優度檢驗,而且擬合的程度很高。
(2)t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由于有|t("β"^_"1")|=111.1784<t0.025(35)=2.1009,|t("β" ^_"2")|=3.930978>t0.025(35)=2.1009,故應拒絕H0:"β" _"i"=0(i=1,2),即可認為在其他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解釋變量“居民消費水平”(X1)、“進出口總額”(X3)對被解釋變量“北京市地區國內生產總值”(Y)有顯著影響。
(3)F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由于F25408.88F0.05(1,18)4.41,故應拒絕H0:0,即可認為居民消費水平和進出口總額這兩個變量聯合起來確實對北京市地區國內生產總值有顯著影響。
4.異方差性的檢驗
進一步對模型進行White檢驗,得到White檢驗結果,R2為0.368959懷特統計量nR27.379171,在α0.05下,查表得臨界值χ20.05(5)11.0705 >nR27.379171,所以接受原假設,拒絕備擇假設,即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5.序列相關性的檢驗
對于樣本量n20,兩個解釋變量的模型,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查DW統計表可知,dL1.10,dU1.54,由表9中知方程DW值1.79位于dU及4-dU之間,說明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綜上,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消除了多重共線性,異方差和序列相關,擬合度良好。根據實證結果的分析,居民消費對北京市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程度最大,進出口貿易影響程度次之。兩者均與經濟發展呈現正相關。
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拉動作用,同時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沒有穩定且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就無法促進居民消費的增加。因此北京市應提高居民收入,首先應健全居民工資保障機制,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財富的二次分配要合理、完善,使貧富之間的差距能夠逐漸縮小,從而逐步提高低收入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其次北京市應逐步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為居民的失業、養老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讓居民更安心地消費,促進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
要從政策上支持鼓勵企業的出口貿易,加大對企業出口的補貼力度。同時,也要把握住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搶占沿線眾多國家的貿易市場。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打造企業自己的品牌,用品牌帶動消費,增強企業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努力推進進出口貿易的轉型,推動境外消費的回流。同時北京市應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經濟優勢以及便捷的交通優勢,提高對外的開放程度,擴大進出口貿易,深化對外開放體系。
密切關注市內經濟發展,合理運用相應的財政貨幣政策。根據之前對北京市的經濟發展分析,北京市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產業結構有待完善。因此北京市應該在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指導下,從實際情況出發,將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協調運用。一方面要促進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環境友好型產業的投入,優化北京市的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