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樑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不斷深入。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正在積極努力地促進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融合,有效將非物質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當中,在提升教育教學成效的同時,還可以有效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秦腔藝術屬于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有效將秦腔藝術融入小學校園當中,對小學教育以及秦腔藝術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主要就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做了簡要的分析,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高度,并在此基礎上推進秦腔藝術的傳承發展。
關鍵詞:秦腔藝術;戲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學校園;教育
一、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的阻礙性問題分析
現階段,我國諸多小學教師紛紛投入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的研究中,其最終目的就在于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保證學生能夠肩負起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諸多教師從秦腔藝術進校園的角度對學生藝術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進行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發現,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計劃的實施現狀并不樂觀,其中存在諸多較為顯著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那么必然會導致秦腔藝術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成效無法彰顯出來,而這些問題集中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沒有將秦腔藝術融入校園文化體系當中,諸多教師并不重視校園文化與秦腔藝術的深度融合工作,由于沒有必要的校園文化基礎作為支持,學生很難直觀感知到秦腔藝術氛圍,進而無法加深對秦腔藝術的印象。其次,沒有找準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的切入點,諸多教師只是將其當做一種擴展性知識告知給學生,所闡述的內容也并不全,學生很難對該種藝術學習產生重視。最后,對于秦腔藝術信息的宣傳力度較低,很少有教師組織宣傳秦腔藝術信息活動,從而導致教育管理者及其他教師都缺乏對秦腔藝術的認知。
二、秦腔藝術進校園的有效實現路徑分析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秦腔藝術有效融入小學教育的保證,因此,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必須要準確有效地認知到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對促進秦腔藝術在小學校園中融入的重要性,并在這種意識的引導下提升對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營造工作的重視度。首先,小學教師必須要定期舉辦一些戲曲藝術文化活動,并有意識地將秦腔藝術設置為校園文化主題活動,鼓勵學生學習并表演秦腔戲曲節目,從而保證學生有效感知學校對弘揚秦腔藝術的重視度。其次,小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在一些廣播當中引導學生講述關于秦腔藝術的信息,使學生能夠通過廣播了解關于秦腔藝術的各項信息,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將弘揚我國秦腔藝術設置為主題進行國旗下的講話,從而保證秦腔藝術能夠有效融入校園文化體系。
(二)找準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的切入點
找準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的切入點是保證秦腔藝術有效融入小學校園的關鍵環節,只有保證切入點的準確性,才能保證每一位小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了解秦腔藝術,進而保證小學教育事業以及秦腔藝術都可以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各項語文教學活動期間可以有效引入關于秦腔藝術的故事,使學生在閱讀秦腔藝術故事的過程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對于秦腔藝術的認知度。其次,從本質上來講,秦腔藝術屬于一種音樂藝術,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音樂知識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將秦腔藝術作為一種擴展性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有效了解秦腔藝術的特點以及其中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最后,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師可以將秦腔藝術的發展史有意識地告知每一位學生,并告知學生現階段我國正在倡導學生肩負起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使小學生能夠樹立弘揚并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
(三)強化對秦腔藝術進校園的宣傳力度
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秦腔藝術進校園活動信息的宣傳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秦腔藝術能否有效進入小學,并發揮應有的作用。基于這一情況,小學的各科教師必須要重視秦腔藝術進校園的宣傳力度。首先,小學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關注秦腔藝術的各項信息,同時還要關注秦腔藝術的最新發展動態,然后有效將這些信息傳輸給學生,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對秦腔藝術信息的關注度以及重視度。其次,小學各科教師必須要主動宣傳秦腔藝術,在教學期間要將秦腔藝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并有意識地以秦腔藝術知識為例舉出與科目教學內容相關的事例來達到宣傳秦腔藝術的目的。最后,小學領導者必須要與社會媒體部門建立起堅實的合作關系,充分借助當地媒體機構的信息宣傳渠道,對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的核心主旨、方法、切入點、工作要點等信息進行有效的宣傳,從而為秦腔藝術進小學校園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使每一位小學教師以及小學教育機構的領導者都能關注秦腔藝術的發展,并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使每一位小學生肩負起弘揚并傳承秦腔藝術的重大使命。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階段,傳統的教育教學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小學教育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政府部門又在積極努力地倡導小學教育要肩負起傳承弘揚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大使命。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的領導者必須要將工作重心放到秦腔藝術進校園的研究上,結合秦腔藝術的特點以及小學教育的發展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融入措施,以此保證秦腔藝術能夠在小學教育當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保證小學教育以及秦腔藝術同時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愚.領悟傳統走向現代:記中國首屆秦腔藝術節清唱一等獎獲得者李錦航[J].中國戲劇,2018(6).
[2]葉濤.建議建立秦腔藝術博物館:對秦腔發展前景的構想[J].當代戲劇,2017(1).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