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華
摘 要:所謂珠心算就是運用一定的技巧、口訣,找到數字之間的規律,通過大腦思維運轉快速得出答案的一種計算方式。使用者通過珠心算能夠更快計算出答案,同時也能開發大腦的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家長從小為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讓孩子學習珠心算。也正是珠心算的優點有利于數學教學,使越來越多的小學課堂出現了珠心算,越來越多的教師也將珠心算和數學教學相融合,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珠心算;數學;教學方式
隨著珠心算的運用,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師開始重視珠心算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學生通過珠心算的鍛煉可以增強計算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發展思維,提升智力,而且珠心算的訓練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鍛煉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有效融合珠心算的學習,對提升學生的算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重大的作用。
一、合理安排珠心算課程設置
珠心算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訓練,學生通過訓練,在過程中打開思維,找到合適的規律以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在珠心算的教學中首先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珠心算的科普,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珠心算,并且能夠產生興趣,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可以增設課外興趣班,除了課堂上的教學,也可以讓更多有興趣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珠心算進行更為深刻的學習和訓練,這樣對一些特別感興趣和有天賦的學生是更好的培養。同時珠心算主要是手算和心算的形式,大腦的高速運轉很容易造成疲勞的現象,任何一種時間過長和過于單一的訓練都容易對學生產生壞處,因此在融入珠心算的教學中應該考慮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宜在課堂上花過長的時間進行單一的珠心算教學。很多教師在加入珠心算教學的時候,往往過于急功近利,沒能掌握好合適的方式和時間,只注重提升孩子的計算能力,沒能更好地運用珠心算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這樣的教學就是不合理、不成功的。在融入珠心算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適量地給予孩子一定的進行大腦放松和思維轉換的時間,從而讓孩子保持大腦的清醒,這樣的教學質量才會得到提升,否則融入珠心算的教學反而容易給孩子造成學習的困擾。
二、豐富教學內容的有趣性
目前的數學教學,大多比較枯燥乏味,更多的學生無法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以至于學生的偏科現象越來越嚴重。在融入珠心算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靈活有趣的方式加入珠心算的教學,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好地融入課堂。例如,珠心算中涉及的耳聽、眼看、口讀、手動、閃電般的計數報數和數珠互譯等,都可以通過動作的形式加深學生的印象,一些規律和計算口訣可以通過歌曲、順口溜的方式讓學生記住。另外,在課堂上還應多設置一些互動問答環節,珠心算主要以加強計算能力、加快計算速度、開拓思維能力為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融入,可以通過一些問答的環節考驗學生的計算速度,予以搶答快的學生合適的小獎勵,滿足學生勝的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這樣更有利于教師教學的推進,也更有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吸收,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
三、珠心算與數學教學有效融合
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有所不同,珠心算主要通過對數字用一定的規律和口訣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尤其是在大數字的運算中,能夠更加有效地節省學生的運算時間,更加簡化。例如,珠心算只有三個符號即1、5和0;數學有10個符號,即0、1、2、3、4、5、6、7、8、9,這完全凸顯了珠心算的簡化便捷。雖然更加便捷了,但是這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小學數學教學中加減法的計算方式是從后往前計算,也就是從低位的數字開始一直到高位的數字,而珠心算是從高位開始計算,尤其是在心算過程中更有利于邊聽邊算,加快計算的速度。在不同的計算方式下,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兩種方式都可以讓學生學習或掌握,把不同方式的優點進行講解,但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判斷,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最有效、最便捷、最熟練,更加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夠正確運用到數學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將珠心算和數學相融合。正確的引導方式能夠消除學生對傳統數學教學或者珠心算的抵觸心理,在學習過程中學習到更加有效的方式,并且能熟練掌握。
除此之外,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完善,珠心算的教學內容也應該不斷拓展和豐富,不單單停留在表面對數字的計算,而是應該通過珠心算的融入,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課堂上更加能專注地學習和思考。小學珠心算和數學教學的融入同時也能更好地豐富數學教學課堂內容,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進一步地優化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霞.淺談小學珠心算與數學融合的教學方法[J].才智,2018(20):93.
[2]龐天如.淺析小學珠心算與數學融合的教學方法[J].新智慧,2019(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