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學紅
在學校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是最為繁忙的一個群體。他們在繁重的學科教學任務之外,還要應對大量煩瑣的事務性工作。班主任被建構成為學校重要的管理崗位,成為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維護者。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面對因學校教育的時空變化帶來的新問題、新樣態,班主任被賦予了新的角色內涵: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對班主任尤其是對大量的90后、00后的年輕班主任而言,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他們要面對來自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的雙重壓力,以及不斷出現的家校關系中的突發事件,這讓很多班主任應接不暇,產生職業倦怠感,甚至不愿意做班主任。班主任的生存狀態、工作狀態,與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學校教育目標以及班主任作為學生“人生導師”的角色期待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進而成為班主任專業發展之痛。
為此,需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重塑班主任的專業理想和職業形象,克服學科教學與班主任工作人為分化造成的教書與育人分離的“兩張皮”現象,樹立以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整體思維,形成教師作為教育者而非“教書匠”的教育自覺。學校要從人出發,將學生放在教育的最中央;改變學科教師只管教學、班主任負責全面育人的固化思維,注重全體教師學科育人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班主任作為青少年生命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其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加快提升新時代班主任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面對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生命以及不斷變化的教育教學問題,班主任的敏感和覺察,對于每一個教育契機的認知與把握,都彰顯著班主任作為教育者的專業意識和專業能力。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教育自覺,深刻理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本質,遵循教育的規律,并據此從事育人實踐,在“五育并舉”的教育工作中發揮統籌引導的職能。
所以,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加強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班主任隊伍的建設,構建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平臺,營造有助于班主任工作有效開展的制度環境和輿論環境,引領廣大一線班主任從大量的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自覺走向研究之路和專業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