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序
摘 要:傳統高中物理學科教學存在與生活脫節的問題,這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而生態化教學則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生態化教學資源開發注意事項,其次,分析了高中物理生態化教學資源開發對策,旨在為高中物理生態化教學資源的開發提供參考思路,以此來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態化教學資源;開發
一、 引言
長期以來,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往往重視的是物理公式、規律、概念等知識的講解,并且教學工作普遍沒有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這樣會增加物理學習的枯燥性,學生慢慢便會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究其原因,是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沒有體現生態化理念,沒有將教學內容及方式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二、 高中物理生態化教學資源開發注意事項
(一)物理現象與物理教學的關系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該學科研究的是物理現象,需要以實際生活和物理實驗為基礎,這表示物理教學并不是單純的理論知識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聯系到一起,并且做到兩者的有效整合。這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物理的本質是物理現象”這一理念,以此來實現生態化教學,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物理教學活動的影響因素
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既有內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有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知識水平和教師專業程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有教學環境、教學設施、課程安排等。由此可見,想要實現生態化物理教學,教師需要意識到教學活動與影響因素的交互作用,綜合分析物理教學影響因素,并采取針對性應對措施。
(三)物理教學活動的環境
基于生態化教學理念,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需要在物理生態環境中進行,這樣學生才能夠掌握物理知識和規律,教師也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規律。良好的物理教學環境需要教師主動營造,基于此,教師需要以創造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觀點和理念,確保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改善自身的教學心態。
三、 高中物理生態化教材資源開發對策
(一)教材資源開發對策
教材是最直接、最主要的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因此,基于生態化物理教學理念,教師需要做到對教材這一高中物理教學資源的生態化開發,具體如下。
第一,教師需要再創造高中物理教材,以此來優化教學內容,進而實現優化教學課堂的目標。例如,教師在講解完“v-t圖斜率推導加速度公式”這一知識點后,可以引導學生應用面積推位移方式再次推導加速度公式。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加速度公式,增加對相關知識點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同時還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
第二,教師需要通過隨堂實驗來配合教材內容,以此來提高教材教學的生態化程度。例如,教師再講解完“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知識點后,可以通過實驗來進一步驗證所學知識點,具體可以進行自由落體下落實驗,但是需要注意實驗可行性和安全性。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程度,同時向學生展示了物理知識與物理現象及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第三,教師需要合理應用物理雜志、科技圖書等文字資源,以此來擴展學生的物理知識面,同時還能夠豐富課后作業布置方式。例如,教師在講解完“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知識點后,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后查找講述相關物理現象的文章。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擴展所學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查找及分析能力。
教師在對高中物理教材資源進行生態化開發時,需要以貼合課時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為基準,在課堂上為學生構建研究性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教材及其擴展教學資源,得到更多的啟發,同時讓學生收獲更多的物理學習體驗。
(二)非常規物理實驗器材開發對策
非常規物理實驗器材指的是日常生活中能夠進行物理實驗的物體,如玩具、生活用品等。相比較常規物理實驗器材而言,這些非常規物理實驗器材具有趣味性、自制性、簡易性、生活性等特點,不但取材簡單,還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學習和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在取材過程中還能夠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帶入課堂中,如膠帶、易拉罐、吸管等,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以此來增強物理學習和實際生活的關聯性,同時鼓勵學生應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具體來講,應用可樂瓶可以進行完全失重實驗;應用玩具槍能夠模擬并計算出子彈的彈出速度;應用電視機熒光屏能夠進行靜電實驗;在紙面上旋轉陀螺后,在其旋轉面上滴落墨水,能夠通過觀察紙面上的墨水痕跡分析曲線運動方向;應用圓珠筆中的彈簧能夠測量彈簧的勁度系數,來總結彈力關系和彈簧拉伸的關系。
教師在對非常規物理實驗器材資源進行生態化開發時,需要注重這些器材和實際生活的關聯程度,以此來將物理學習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被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能夠得到提高。
(三)多媒體教學資源開發對策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增加了高中物理教學資源的豐富程度,基于此,教師需要合理開發和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將信息技術和物理教學相結合,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又能夠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此外,多媒體教學資源還能夠為學生充分學習物理知識提供條件。
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實驗并不能夠在課堂上或者是實驗室內自行完成,此時教師便能夠通過多媒體仿真實驗器材來完成相應的物理實驗,以此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物理實驗學習條件。例如,關于分子、自由電子、磁場、電流的實驗,是無法通過學校實驗室來完成的,此時,教師便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建實驗場景,或者是通過動畫方式來模擬實驗,來引發學生關于實驗裝置、實驗原理、物理現象的思考,激發學生探索和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