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瑞利 常曉丹
摘 要: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教育行業也提出了歷史時期的新要求。高中學習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基礎培養角色,對于學生的整體性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都會造成深遠影響,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化學學科,能夠幫助學生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進行核心素養培養。文章通過針對培養學生核心素質在高中化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探究和分析,從不同維度總歸歸納了一些關于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希望能夠對化學教學從業者在培養學生進行核心素養教育的教學實踐中起到一些幫助作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 引言
2014年教育部正式在教育性文件的內容中將核心素質教育體系明確作為對于高中學生成長發展必須的品格和關鍵能力,通過要求院校將核心素質教育體系逐步完善,形成能夠便于教師應用,便于學校監督考核,便于學生評價反饋的新型教學體系模型,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素質化發展做出更為重要的積極貢獻。
二、 核心素養體系的概述
核心素養培養是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過程中對于教育行業提出的一點轉變方向,并且在各大院校被廣泛推崇并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幫助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理念轉變,為教師從業者提供了引導發展學生綜合性素養的指導思想。
核心素養的培養指的是在為學生進行現代化教育培養的過程中,不僅要助力學生的基礎知識理論體系的建成,更要注重學生基礎素質的全面發展,再結合自身的不同興趣愛好和天賦興趣,逐漸培養起一到兩種能夠對應社會行業發展的專門能力。在這種復合型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學生內在的核心素養價值體系,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 高中化學的核心素養要求
化學學科作為能夠衍生廣泛應用性科學的一門傳統基礎學科,不斷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近些年來,中國對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上的發展和投入日益增加,而能源科學和空間科學對于解決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眾多重要問題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這種大的趨勢更加敦促教師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更加提升一層境界。在以培養學生優秀科學的學習習慣和將化學作為終生興趣愛好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維度更加廣闊的學習和探究,從而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不斷通過打破不同的學科的學習壁壘,完成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與發展,從不同的角度對于化學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從而在整體上培養學生具備更加全面的化學信息。能力、合作、思維、創新性等全方位提升,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導向,端正學習化學的初心及態度,從而完成對于化學學習的由淺及深的整體學習進程。
四、 高中化學學科學習現狀探究
(一)對于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不足
部分院校教師基于對于實際化學課堂的呈現效果和學生最后的成績考慮,總是對于化學的理論學習更加側重,對于化學的實踐活動的進行較為不重視,這不僅導致了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興趣越來越受到抑制,并且對于學生來講,長時間被動地接受化學方程式等一系列抽象的化學原理和概念,不僅不能對于化學知識本身進行鞏固,反而會讓學生思維僵化,對于將化學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不斷降低,從而抑制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二)缺少對學生進行的能力評價體系
部分化學教師由于教授的學生人數較為龐大,對于課堂學習通常進行統一的教學形式,這種普遍教學的方式,并不能夠滿足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部分個性化問題不能得到教師的充分解決,從而形成學生學習的漏洞和隱患。另外對于教師而言,沒有完善的對于學生學習狀態評估和能力評價體系,就沒辦法在化學的整體教學計劃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計劃的調整。對于個別的學生而言,教師也沒辦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殊情況進行個性化輔導和提升,拉大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整體距離。
(三)提升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在傳統的化學課堂之中,教師并不缺乏對于學生關于邏輯推理和分析論證等能力的培養,但是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處在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靜態鏈接,學生的思維總是在這種靜態鏈接的帶動下,就沒辦法完成動態的思維流程運用,例如實踐創新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在有限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夠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探究活動,使得學生只是根據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機械的一步步流程操作,喪失其中邏輯能力和創新實驗步驟的重要學習經歷,這與化學實驗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馳的。
(四)缺乏CTS體系下的發散思維
部分化學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和實驗內容為了確保知識的掌握效率和課堂的有序進程,都是通過固定的實驗流程和單一的實驗結果組成的,這對于學生來說并不能充分激發其積極性。而化學—技術—社會(CTS)體系下,對于化學和技術以及社會的發散性應用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化學知識的深度廣度上進一步提升,同時對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運用培養還能夠提升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學習。
五、 高中化學核心素質體系的建立途徑探究
(一)化學素養的基本培養
首先,對于化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需要進行更為牢靠地培養,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地基才能夠建立其他的高層建筑。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化學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和原理,通過掌握最基礎的化學變化規律完成對于整體化學基礎概念的串聯和記憶。
其次,對于化學思想的感悟,這種抽象的思維能力培養并不能夠只靠教師的口頭教授讓學生理解,所以需要教師通過具體的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教學環節中完成對于化學思想的深層次理解。在化學內容中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并理解其中蘊含的化學精神,例如守恒思想,控制變量等思想的實際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學概念,還能夠將這種思想應用在其他學科上,完成思維邏輯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