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守慶
摘要:微課是近年來廣受師生歡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它將視頻、文本、教師講解有機融合,以課程資源容量小、結構情景化突出、方便隨時隨地觀看和分享而廣受關注。在初中數學中應用微課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才可以更好地發揮微課助學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對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數學;教材;運用拓展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一定的認知,但是相對于小學數學,初中的知識內容更加的復雜,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教師需要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幫助學生,使其能夠掌握更加豐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因此,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利用微課對新知識、新內容進行理解和思考,使學生能夠通過一種新的角度去學習、理解教材中的數學知識。
一、微課的概念解讀
微課是以某一個獨立的知識點為教學目標,以視頻或其他多媒體形式為載體,達到學習或教學的目的。從這個定義上來說,微課具有主題鮮明的特征,往往聚焦于一個知識點、一個概念。其次,微課制作者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如PPT、Flash動畫,也可以是微視頻等。最后,微課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掌握知識,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推動教學質量的整體發展。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優勢
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常常在遇到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時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如果我們仍然采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可能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會讓學生很難進一步深入學習,如果教師能夠善于利用微課的形式,將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錄制成視頻向學生展示,學生就相對容易掌握,對新知識有了好奇心,進而有濃厚的興趣繼續學習。此外,由于微課主要以視頻為載體,它就不受課堂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想學就學。尤其是學生存在個性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無法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還沒有聽懂上一個知識點,老師卻已經講到了下一個知識點,最終導致學生的知識銜接出現問題。而微課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暫停下來觀看,也可以截圖詢問教師,可以隨時解決心中的疑問,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策略
(一)運用微課課前先導
初中數學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做好課前先導工作,以導學類微課幫助學生梳理新課內容,做好學習準備。尤其是一些與前期知識關聯性較強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幫助學生有效梳理和分析,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再進入課堂,可以使學習效率大大提升。結合先導類微課,教師再提出一些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討論、互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進取意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更加高漲。教師也能與學生開展有效互動,更好地捕捉學生的學習需求,推動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借助微課,可以針對圖像平移部分的知識為學生做好先導工作,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
(二)創新微課教學的內容
首先,設計微課要簡短生動、科學合理。教師應當明確,微課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內容呈現給學生,還要體現出教學的重點內容,微課要科學合理性。實踐證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一段時間內呈拋物線趨勢,先是逐漸上升至巔峰,緊接著便緩慢下滑。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在微課的前半部分將教學的重點傳授給學生,并督促學生在聽課時集中注意力,從而提升微課學習的效率。其次,初中數學教師在設計微課課堂時還應當體現貼近實際的教學特點。新課標明確指出,新時代要重視培養學生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師要把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例如,在進行“數據的分析”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便可以讓初中生去統計一些在生活中常見的數據,類似“學校各個班級內訂牛奶同學的數量”“不同小區養寵物的住戶數量”以及“學校不同科目的男、女教師數量”等。通過統計這些數據,分析數據的集中趨勢和波動程度,以此來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深度明確這一章節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之處。
(三)利用信息化平臺運用微課
教師積極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教學或課后輔導,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信息化平臺一般支持學情分析,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及作業完成情況,從而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發布微課資源,設計課后練習題等,讓學生利用平臺獨立完成作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平臺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信息化平臺,教師就可以準確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運用微課引領課堂探究學習
以“投影與視圖”這個知識點為例,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制作了“探究類”微課。這類微課一般按照“概念闡述—案例講解—分析總結—問題反思”的步驟進行。第一步:通過網絡整合關于投影與視圖的相關素材,經過剪輯加工后制作成趣味化的微課,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使學生對知識點有初步的理解;第二步:通過微課展示不同的投影類型,如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等,讓學生通過案例理解什么是投影面,什么是視圖等概念,理清楚這些名詞之間的關系;第三步:通過電子屏幕展示不同類型的投影,例如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光線一個是平行的,一個是在某一點出發的投射線;第四步: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夜晚如何利用樹木的投影確定路燈的位置和高度?通過實際運用加深對投影知識的理解。探究式學習就是要根據知識的學習不斷總結與反思,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五)運用微課攻克學習難點
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函數中涉及很多知識點,學生需要扎實掌握這些知識點,并且能夠掌握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系,將其靈活應用于解題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和實踐應用能力。教師可以將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將其以微課的形式上傳到班級群內,并且做好文件命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迅速準確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文件,開展自主學習,針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在群內進行線上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在互相討論中找到一些學習技巧和解題方法,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線上為學生答疑解惑,保證學生學習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具有多方面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數學知識串聯成信息化課件,方便教學,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采取多種方式,準備微課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科學合理的數學教學環節,重視微課課件的制作,建設動態評價機制,使初中數學的實際效果得到提升,使義務階段的數學教學符合新時代對于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文齊.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102.
[2]張保萍.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3):93-94.
[3]趙富平.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128-129.
[4]徐佑紅.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學教材的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0(06):113.
[5]劉鵬鵬.充分運用微課進行初中數學教材的有效拓展[J].亞太教育,2019(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