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陽
關鍵詞:民用建筑設計;防護技術;優化措施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科學、合理的民用建筑設計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基本需求,但是由于大部分民用建筑結構相對復雜,其內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極易發生安全隱患問題,一旦出現重大事故問題,將會對人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相關建筑企業必須加大防護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階段的應用力度,進而從根本上保障建筑防護工作的質量。隨著建筑防護技術水平的提高,相關設計人員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專業技術,結合建筑實際使用情況,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1]。
防護技術應用于民用建筑設計的重要性
建筑防護技術應用于民用建筑設計中能夠充分展現其價值及作用,然而,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民用建筑設計通常會存在諸多問題。隨著信息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民用建筑的空間及跨度大幅度提升,因此,致使相關公共設備設施數量大幅度增多,災害發生的概率隨之增加[2]。當民用建筑投入使用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建筑物結構遭到破壞,嚴重的話會出現建筑物坍塌的現象。由此可見,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對民用建筑防護技術的應用予以足夠的重視,不斷加強對設計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進而全面保障民用建筑的質量安全。
防護技術應用于民用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首先,配套設施問題。現階段,大部分民用建筑的配套設施設計缺乏合理性,首先,消防用水設計不夠合理,必須在建筑物內部設計兩個消火栓,此外,建筑物內部的消防供水系統受消防水池的大小影響,與民用建筑的面積及高度等相關因素息息相關。大部分單獨的建設物內部沒有設置相應的消防供水系統,大部分消防水池的水量無法達到相關標準,明顯超出了建筑內部消防供水的允許范圍。與此同時,部分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開發商的利益需求,任意改變消防水池的尺寸大小,致使建筑消防給水與建筑體系不協調,因此,在發生火災事故后,消防水池的水量無法滿足滅火需求[3]。
其次,建筑材料問題。在民用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今天,大部分設計機構為了從中謀取利益,經常將一些與標準不符的建筑材料用于施工建設過程中,同時,偷工減料的現象也時常發生。現階段,大部分民用建筑在其建設過程中,采用鋼結構作為其主體結構,但是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不斷出現,進而使材料選擇出現一定的困難。大部分不達標的建筑材料會在40℃產生形變,致使大樓坍塌[4]。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防護性能過低,將會大大降低其使用效果,進而導致施工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人們的人身安全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由此可見,在進行防火方面的設計工作時,必須結合不同區域的材料防火要求展開后續工作。一旦沒有足夠重視民用建筑的防火設計中所選用的材料防火性能質量控制方面的問題,將會對后期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帶來影響。同時,建筑材料在燃燒的過程中,通常會釋放不同程度的有毒氣體,為救援人員的滅火行動帶來阻礙,因此,極易出現人員傷亡的問題。
最后,民用建筑功能空間設計問題。結合現階段民用建筑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受施工條件的影響,其總體結構設計普遍不合理,特別是防火設計中存在很多不足。現階段,隨著人們用房需求的大幅度增加,民用建筑逐漸向高層建筑以及密度大的建筑方向發展。在設計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如果不能全面分析空間設計對防護設計的影響,將會大大降低民用建筑防護工作的質量及效果。除此之外,如果相關設計人員實際工作經驗不足,將會使民用建筑的相關防護標準無法達到規范標準[5]。其次,民用建筑中大部分安全通道以及防護設施的設計缺乏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如,火災發生時,密集的人群無法及時被疏散,進而導致人群大規模聚集,致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無法流通,為救援工作增加一定的難度。
三、加強防護技術應用的優化措施
首先,加大相關配套設施設計力度。在進行民用建筑防護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部門應該結合實際使用情況提前進行預估,同時做好與設計方案相配套的設施系統,同時,充分考慮建筑材料的成本問題以及實用性問題??茖W、合理的選擇輔助系統,同時定期對其進行檢查維修,確保配套設備能夠正常運轉。工程設計圖紙能夠正確引導民用建筑施工防護工作,幫助相關施工人員了解到施工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對解決措施對其進行補救,提高民用建筑的防護性能。此外,民用建筑設計應該科學、合理的設計安全疏散通道,在其設計過程中,應該建立一套健全的安全通道管理體系,加強施工工人的消防安全以及消防管理方面的教育,建立合理的安全通道管理系統,確保消防通道處于開放狀態。在進行民用建筑的設計工作時,可以適量增加避難層,確保居民能夠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內等待救援[6]。
其次,提高對施工工序的監管力度。在進行民用建筑施工建設設計過程中,相關施工工人應該在明確了解建筑防護需求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可行性施工方案,充分把握工程施工的全部工序。同時,在進行施工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確保相關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出現安全事故。此外,加大對施工工人自身專業技術以及職業素養的培訓工作,有助于其對施工進度、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工作的管理。
最后,加大防火、防雷、防燃爆以及防震技術的應用力度。首先,在進行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選用具有較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加強建筑結構的防火設計,做好建筑平面布局,降低火災發生所造成的的損失;其次,在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增加防雷接閃器的設計工作;再次,在民用建筑中應用隔震裝置,進而提高其抗震性能,結合實際建筑物施工建設情況,選用合理的隔振設備;最后,將防燃爆技術應用于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例如,通過泄壓技術,適當增加住宅廚房的門窗面積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防護技術對于民用建筑的安全性能具有一定的影響,能夠為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及實用性提供保障。基于此,在進行民用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結合其自身特點,加大相關配套設施的設計力度、提高對施工工序的監管力度以及加大防火、防雷、防燃爆以及防震技術的應用,進而為人們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卞華陽.民用建筑設計中防護技術的應用[J]. 居舍,2020(34):67-68.
[2]劉廣志.民用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施工技術及管理措施探討[J].磚瓦,2021(01):162-163.
[3]許榮華,許成紅,管月,步伏程,闞張飛.新型建筑材料在民用建筑外墻中的節能應用[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01):72-73.
[4]武鵬.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標準化的運用[J].今日消防,2020,5(05):43-44.
[5]裴麗倩,劉伊生,原境彪.基于VAR模型的民用建筑運行能耗影響因素分析[J].建筑節能,2020,48(07):156-162.
[6]于加,亢燕銘,翟志強.地下和地上民用建筑室內環境設計標準的比較分析[J].暖通空調,2020,50(1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