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娟 鄭茂林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
高校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不同于初高中的管理,其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都有極大的不同。首先所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高校教師對于學生的管理有疏忽,管理強度不夠。因為在高校的學生都是成年人,已經是處于一個成熟的狀態,不需要對生活和學習進行太多的干預和約束,高校的教師也不會對學生多加管理,這也就造成了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松弛、不夠重視,對相關需要進行管理的工作并沒有做到實處[1]。一些教師是為了能夠充分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都能夠有自己的行為自主性,但是卻也是一種管理工作缺失的表現。因為在高校的學生還是以一種學生的身份,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方面都還不夠成熟,這就需要教師對其多加管理和約束,這才能夠使得學生實現更好地成長,而不是放任其發展。
另外,當前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制度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在許多方向都還存在著較大的漏洞,例如,相關高校對學生的行為不進行約束,很有可能就會觸碰到相關法律法規,產生違法犯罪的一些行為,這些管理的缺失很有可能會讓學生走向歧途。因此,高校首先就應在法律的基礎之上完善自我的校紀校規,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在遵守學校紀律的基礎之上展開活動等等。
其次,如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高校教師就應針對這一點做出管理工作的改善和調整,結合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身心健康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在科學的管理和教育環境之下實現更好地成長。
在高校的管理過程中,學生的學習通常都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的,因此,高校教師可以依托校園文化活動來對學生開展管理工作,在管理的過程中充分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進去[2]。例如,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展開校園管理條例的小型知識講座,在講到相關管理注意事項的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的同時還推動學生潛移默化的知識影響之下升華自我的境界,真正受到教育的影響和思想熏陶,是自我的內心思想格局發生變化,擁有一個更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健康的思想環境之下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當今時代,電子信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已經運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教師在高校對學生的管理和建設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依托相關網絡科技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利用相關社交網絡平臺,創建微信公眾號和專門的校園教育網絡平臺,讓學生在網絡上得到學習和教育,在一種更加靈活和便利的教育環境之下,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接收到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利用網絡也能夠提升學生在接受教育中的質量和效率,能夠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也會變得更加靈活和便利,幫助學生能夠在一種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之下接受更好的管理和教育。
在教師對學生展開管理和教育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受眾,明確學生主體的現實情況,而后再對學生展開管理和教育。教師可以在具體的管理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到管理的實際過程之中,并且當教師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不要進行盲目教育,要讓學生從內心上接受這份教育,才能夠使得自己的教育更具有效果。
學生對于傳統和單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一般都是沒有什么興趣和不愿意接受的,因此,教師想要以一種更加吸引學生接受的方式來對學生展開管理和教育,就需要基于學生的現實情況來開展更加多元的教育,不斷調整自身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讓學生能夠在一種更加新穎的、科學的教育環境之下接受教育。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對學生展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之下進行學習和成長,從而也就更有利于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開展,進一步促進了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融合。
當前高校對學生進行更加科學的管理和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高校也需要針對當前教育的現實要求來不斷地做出調整和改善。文章對高校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以及現狀做出分析,并對兩者如何實現有效融合展開了細致的討論和研究,總結出了幾點具體的方法性意見,能夠促進當前高校在科學的教育指導之下實現更好的管理和思政工作的融合,實現更好的建設和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