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秀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同時也是一種文化形態,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淀,其對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進行了充分吸收,不僅有古典哲學、軍事、藝術等思想,同時還涉及醫學、宗教、民俗等內容,其可謂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基于此,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太極拳文化,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素養,同時還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是當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重點。
太極拳文化雖然歷史較為悠久,以及具有較高的發揚和傳承價值,逐漸受到高職院校重視。但是,針對當前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習中的發揚和傳承情況,其所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有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注重文化傳承性,導致高職學生對其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沒有一個正確認識。
其二,有一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教學手段的創新性,依然采取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進而難以激發學生對太極拳文化的深挖興趣,不利于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生中的發揚和傳承[1]。
其三,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不到位,覺得太極拳是老年人的愛好,年輕人就應該打籃球等。
其四,在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比較缺乏訓練環節,學生只知道其中內涵并不足以實現發揚和傳承太極拳文化。
基于上述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生中發揚和傳承所遇到的問題,本文從以下方面著手給出幾點推動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生中發揚和傳承進程的建議:
針對當下年輕人而言,他們比較注重自身體形的塑造,比較熱衷于健身。基于此,體育教師在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高職學生的這一愛好,在講述太極拳文化的過程中融入健身哲理,講述太極拳中的健身哲理,以此激發學生對太極拳的熱情,為其更深入地了解太極拳文化奠定基礎。
比如,太極拳中有一個動作叫“云手”,其演練風格較為多變,能夠起到較好的健身價值。通過進行云手演練,可以使得學生的精神極度集中,在一松一弛中促進血液循環,進而使得學生的腎臟等器官得到護理[2]。加之太極拳中的“陰”和“陽”“動”和“靜”等運動哲理,也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明白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幫助其達到塑造形體的目的,進而使得學生更愿意投身于太極拳文化發揚與傳承中。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對太極拳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播的過程中,還需要相關教育人員能夠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以此擴展教學規模,提升教學質量。基于此,也就需要體育教師能夠摒棄傳統偏理論的教學模式,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多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利用靈活多變的媒體教學工作,將相對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生動。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制作3D教學動畫,對太極拳的內容進行分解,附帶點綴其中所呈現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學生課上學習完相關內容后,可以觀察3D動畫視頻,從中深挖所學內容的另一層含義,使得教學質量大大提升。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熟練地掌握所學動作,同時也能夠在打太極的過程中明白其中所蘊含的真諦,進而使其對太極拳文化的認識得到增強[3]。
在引導高職學生對太極拳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承的過程中,還需要體育教師能夠注重太極拳教學內容的豐富度,要通過多元化的課外訓練豐富其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實操中領悟太極拳文化的精髓,進而使得學生的內在修為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高職院校可以采取措施支持太極拳文化的發揚和傳承,定期組織學生舉辦校級規模的太極拳大賽。在此過程中,可將比賽劃分為傳統太極拳組與創意太極拳組,前者主要是對傳統太極拳的演示,后者是對傳統太極拳的創新,學生可以在其中融入時代元素。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能夠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又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太極拳學生社團,并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到與太極拳文化相關的社會活動中,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傳承[4]。
綜上可知,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生中的發揚與傳承,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素養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大力發展。基于此,也就需要相關教育人員能夠注重太極拳文化在高職學生中的發揚及傳承困境,并能夠據此制定相應的發揚和傳承措施,通過豐富太極拳教學內容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太極拳文化的認識,促使高職學生更好地完成對太極拳文化的發揚及傳承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