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水
習總書記曾說:“教師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為此,本工作室將要打造出教師素質夠硬,“互聯網+”夠強,深度交流夠真,資源共享夠廣,城鄉融合夠快,創新教學夠巧,團隊發揮夠精,名師栽培夠純,規模管理夠實的“高效名師工作室”。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教育部關于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的精神,為實現“三個課堂”在城鄉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以《永吉縣“三個課堂”暨名師工作室實施方案》為總綱領,以《語文課程標準》為行動指南,以《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為媒介,以《初中語文怎樣教》為著力點,以《教師喜愛的36堂名師語文課》為參照,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價值及作用,深度挖掘“一堂好課是怎樣設計的?”
二、工作目標
1.學好理論,以德施教,提高素質。
2.狠抓常規,改革創新,提高效率。
3.以研促教,聚焦課堂,提高質量。
4.示范引領,發揮作用,提高輻射。
5.資源共享,群策群力,提高聲望。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力度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認真研究初中語文學科特點,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特色,自主選擇適合自己教育教學風格的書籍進行視野拓展與智慧充電。主動學習教育理論,時刻關注國家動態新聞,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智慧課堂率先垂范。以工作室為載體,逐步完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名師工作隊伍,贏得城鄉各學區教育同仁的認可及好評。
2.守時守規守信,提高工作效率
依據《永吉縣名師工作室管理制度》,及時參加年初工作計劃會、年末工作總結會,無論是線上視頻會議或者線下集中開會,都應在規定時間內準時到會,以身作則不得缺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時,要積極互動,積極發言,獻計獻策,把網絡教研熱點搞起來,確保每人至少評論一條,提高參與度,彰顯名師工作室特色,突出名師工作室在教育教學戰線中的核心地位。隨時積累各種學習活動經驗,收集活動時的照片、文稿、影音等資源,并有效分享;各項材料的提交要做到“快、準、齊”,要充分體現名師工作室的高效與質量。
3.全力聚焦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課堂是教師的源頭活水,更是名師的試金石。鼓勵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等開展各種教研活動;及時進行備課、磨課、研課、評課議課等工作;加強學員之間、學員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借助工作室平臺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展自身專業發展渠道;充分發揮“名師課堂”示范引領作用,真正把課堂抓起來,把教學質量提起來。鼓勵工作室成員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新形態,以“幫扶帶”的形式,輻射身邊每位教師,抓住網絡研修“硬骨頭”,抓住疑難問題“跟蹤路”,有效促進城鄉教師專業水平提升。
4.認真研討交流,促進學區共贏
結合本學校教研活動,至少組織一次課堂教學網絡研討活動;工作室成員圍繞學區或工作室主題教研,至少上一節主題教研網絡直播優質課;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一次專題講座;工作室成員至少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文或一個教學案例,并上傳至吉林市云平臺名師工作室,以供其他成員交流分享。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建立工作室成員微信群以及QQ群。
九月份:
進行主題教研網絡直播優質課,其他成員參與聽課并根據直播課內容開展課堂教學網絡研討活動。
十月份:
進行主題教研網絡直播優質課,其他成員參與聽課并根據直播課內容開展課堂教學網絡研討活動。
十一月份:
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一次專題講座。
十二月份:
工作室成員上交材料:
讀后感、教學反思或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