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麗蓉
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小學數學需要落實雙減政策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積極的組織課堂教學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保證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能夠更為高效,同時雙減政策的發布落實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視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對自身的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促使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同時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讓學生理解知識并掌握核心內容,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升學習的效率。
一、雙減之下減量與提質的現狀
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對世界進行認識、解決問題、形成理性思維、發展創造力,促進學生的持續、全面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適當的數學作業量能夠達到鞏固、訓練、提升的教育目的,是達到以上教育目標的重要保障。但是,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面對數學教學和作業,相當一部分教師手足無措。由于小學生的記憶力較差,本就需要反復回憶才能夠很好地掌握所學內容,減量必然導致訓練內容減少,學生對知識的循環也會減少,而小學生貪玩、易忘的特點較強,造成學習質量的降低。這種矛盾與沖突下,如何開展教學,是呈現在我們面前最為重要的問題。
二、雙減下提質的基本要素
(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多數是被動的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教師板書進行記錄,這并沒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造成學習效率的下降。為了和雙減政策要求相符,促使自身減負的同時,學生也應重視自身主體作用的發揮,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調動學習積極主動性,促使自身數學能力提升,以此達到減負提質的目的。
(二)教師觀念的先進性
小學階段中的數學知識是相對簡單的,但是抽象畫的數學概念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所以應該重視對學生形象思維的引導,正確的選擇課堂組織方式。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定理轉化成為更為生動形象的直觀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積極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學生展示各種復雜的數學知識,促使學生更方便形象的掌握其中的知識,了解概念之后蘊含的數學思想。
(三)家長育人的帶動性
因為長時間應試教育的存在影響著家長更多重視學生的分數,不重視學生良好學習方法的形成。隨著當前“雙減”政策的出臺實施,家長也應該將自己的觀念進行轉變,將“唯分數論”向著提高子女的素質教育進行轉變,這樣能夠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也能夠和睦親子關系。家長觀念的轉變能夠帶動自身言行的轉變,家庭中父母的做法和言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展,也會對學生產生減負的影響。
三、雙減下減量提質的主要方法
(一)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結構的優化,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數學訓練、培養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優化課堂結構。
1.精彩絕倫,激發動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大家經常說的,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指引老師。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看到數學習題就感到痛苦,出現這樣情況的根本在于學生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內在動力不足。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并重視刺激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動力。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按照學生興趣如何,想方設法創設精彩絕倫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快樂、刺激的氛圍中感受到自身的學習需要,從而使“苦于學習數學”變為“樂于學習數學”。
2.拋磚引玉,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對知識點,尤其是重難點進行強化訓練,力求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知識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做到強化訓練,個人認為方法有三。第一,對于數學概念類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教課之前讓學生進行背誦了解,課前對學生背誦情況進行了解,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如平行四邊形是什么及其相應的特點和計算公式等等;第二,對于計算類習題,教師可以在每天的作業設計中以基礎鞏固習題類型進行呈現,只要設計一兩道習題即可。如果大部分學生掌握后,這兩道習題則要求出現錯誤的學生完成,不出錯的學生則可以跳過,如此,既可解決少部分學生的問題,又不浪費大多數學生的時間;第三,對于易錯知識點,教師則應注意,經過幾天的教學后,將易錯知識點混入課堂,引導學生再次以當堂練或課后習題的形式進行練習,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3.授之以漁,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書育人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門傳授學習技法的技術。當前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知識的更新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懂變通,依然以知識傳授為主,那么學生的能力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各項學習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無論知識如何變化,他們都能夠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這在減量的當下是提質的最好途徑。培養能力可以從學生的合作性和交流性,學習的計劃性,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入手。
(三)精心設計練習,檢驗教學質量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學生練習的目的就是能夠鞏固知識掌握、形成一定的學習技能、促進學生智力上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當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練習設計。
1. 創設針對性的練習設計
2.探索多樣化的練習設計
3.利用生活化的練習設計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重視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差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同時教師還應該重視課堂結構的優化升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開展強化訓練,同時還有精心設計習題,加強習題的針對性、多樣性和生活化,保證習題的完成可以促使學生更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提升練習的質量,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教學質量,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