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江華
(阿勒泰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疆 阿勒泰)
小兒高熱驚厥是幼兒時期的常見兒科疾病之一,患兒在臨床上通常會出現發熱、抽搐以及抽動等癥狀,若抽搐的時間較長會引起大腦的缺氧,進而引起窒息,嚴重危害了患兒的生命健康[1]。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兒科收治的120 例高熱驚厥患兒為對象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和循證護理干預,將兩組的臨床指標、并發癥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做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兒科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總計120 例高熱驚厥患兒為對象,隨機以每組60 例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男33 例,女27 例,年齡為1~6 歲,平均(3.87±1.29)歲,驚厥持續時間為16~283 s,平均(111.89±30.24)s。對照組有男33 例,女27 例,年齡為1~6 歲,平均(3.92±1.31)歲,驚厥持續時間為15~286 s,平均(112.03±30.17)s。兩組的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皆符合高熱驚厥的相關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皆愿意積極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兒均無其他嚴重的身體疾病。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器官疾病的患兒;排除不積極參與治療的患兒;排除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善的患兒。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遵循醫囑對患兒進行護理,與患兒家屬保持交流溝通,指導患兒按照要求進行用藥,保持病房內空氣的通暢,定期清潔消毒,關注患兒身體健康,給予患兒家屬適當的心理疏導。
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循證支持:患兒入院后,對患兒基本情況、病情程度等進行記錄,并且對患兒父母的病史進行調查,評估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建立患兒的個人護理檔案,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3]。
②循證小組:由主治醫師和護士長作為循證護理干預小組的正副組長,將工作較強、有責任心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的成員,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小兒高熱驚厥相關知識的培訓學校,熟練掌握循證護理干預的基本內容,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制定循證護理干預方案,并定期開展討論會,不斷總結經驗并改善方案。
③降溫護理:由于高熱為小兒高熱驚厥的最突出癥狀,因此需要及時對患兒進行降溫處理,采用冷敷、擦拭等方式控制患兒的體溫,若高熱持續不退,應及時告知醫師,并及時采用藥物進行降溫[4]。
④生活護理:在治療期間保證患兒身體的健康,預防感冒等疾病出現,使病房保持的安靜舒適,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定期進行消毒通風,營造寧靜的休息環境,保障患兒的睡眠質量。
⑤心理疏導:家屬由于擔心孩子,容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予以患兒家屬反饋解決其情緒問題,密切關注其的情緒變化,同時常鼓勵患兒,讓患兒通過觀看動漫以及聽音樂來轉移注意力。
⑥穴位按摩:當患兒驚厥發病時,及時對患兒的人中穴位進行按壓刺激。
⑦呼吸護理: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通暢,若出現呼吸不暢等情況,應及時將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而加重病情。飲食護理。保證患兒每天的營養攝入的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對兩組的臨床指標進行對比,包括體溫正常時間、驚厥停止時間以及留院時長。
對兩組的并發癥情況進行對比,包括口腔炎、水電解質紊亂以及誤吸分泌物。
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按照醫院給出的問卷調查方式,滿分100 分,<60 分為不滿意,60~90 分為滿意,>90 分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
此次研究將SPSS 22.0 統計學軟件用來計算,計數資料以(%)表示,并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臨床指標中觀察組的體溫正常時間、驚厥停止時間以及留院時長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指標(±s)

表1 臨床指標(±s)
注:*與觀察組對比,P<0.05。
組別 例數 體溫正常時間(h)驚厥停止時間(h)留院時長(d)觀察組 60 6.85±0.47 4.73±0.89 3.89±1.12對照組 60 20.58±0.78* 15.28±0.93* 9.14±1.49*
兩組的并發癥情況中觀察組(總發生率0%)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1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并發癥情況(n, %)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n, %)
小兒高熱驚厥也被稱為熱性驚厥,是一種幼兒時期的常見兒科疾病,以6 個月至4 歲的幼兒最為常見,是指幼兒腦發育的某一特定時期出現發熱誘因的驚厥,從而導致發病[5]。高熱驚厥患兒在臨床上通常會出現發熱、抽搐、口唇發紺、牙關緊閉、四肢僵直以及抽動等癥狀,大部分患兒高熱驚厥一般抽搐時間比較短,3 min 左右基本就能夠停止,但一些患兒抽搐的時間會比較長一些,能夠長達10 min 以上,進而引起大腦的缺氧,嚴重的可以引起窒息,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6]。小兒高熱驚厥的病因主要與幼兒大腦發育不成熟有關,同時與病毒感染也有密切的關系,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造成體溫上升而出現驚厥,除此之外先天性遺傳因素、有熱性驚厥家族史也是幼兒發病的主要原因[7]。臨床上對于小兒高熱驚厥的治療通常查明具體的病情和病因,再給予針對性的治療,采用藥物治療等方式及時進行退熱,對感染和炎癥進行有效的控制,而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配合良好的護理手段,減輕患兒的疾病癥狀,預防并發癥的出現,從而提高其整體的治療效果[8]。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對小兒高熱驚厥患兒采用循證護理干預,能夠通過循證針對患兒的具體病因進行護理,能夠促進其臨床癥狀更快的緩解,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同時增加患兒家屬的理解程度,降低負面情緒,更有助于醫患和諧[9]。由于生活和飲食等方面的不規律,不注意環境以及天氣的變化,再加上環境和空氣污染的加重,導致小兒高熱驚厥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患兒的成長健康,因此研究對小兒高熱驚厥有效的護理手段對社會有重要意義,對改善我國幼兒的身體質量有重要的作用[10]。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得出,兩組的臨床指標中觀察組的體溫正常時間、驚厥停止時間以及留院時長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并發癥情況中觀察組(總發生率0%)明顯低于對照組(總發生率1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護理滿意度中觀察組(滿意度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滿意度8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對高熱驚厥患兒采用循證護理干預,臨床效果突出,減輕了患兒疾病癥狀,加快了身體恢復,降低了并發癥,增加了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干預對高熱驚厥患兒的效果突出,能夠減輕患兒的疾病癥狀,加快身體恢復,降低并發癥,增加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