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芝,孫丹丹,廖智慧,李 曉,史田田,閆 薇
(1.衡水職業技術學院 053000;2.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0632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總書記的講話明確了所有課程都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任務。課程思政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2]。對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的研究,學者多從宏觀的視角論述課程思政建設策略,如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制度保障;明確目標定位;強化師資隊伍;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搭建協同平臺或者將課程思政視為一種教學手段,提出應將各類方法系統體系化[3]。學校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及職業道德,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僅對學生進行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還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起來,讓課堂教學成為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主渠道。
本文以當前大環境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全課程育人體系為契機,探討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中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及對策。通過對專業教師思政教學能力的培養,專業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制定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策略,進行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構建協同育人的畜牧獸醫專業課程思政體系,達到專業課程協同育人效果,培養具有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的畜牧獸醫專業人才。
當前課程思政的教學成效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函待解決的問題。如對學生的思想狀況缺乏調研,對教學內容缺乏領會研究,對優質資源利用不充分,對教改模式的總結與推廣不夠深入等等。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體系中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對策,雖然為教師提供了理念上的改進,但不能將先進理念付諸實踐指導,如具體課程方案的制定、教師實踐中的具體操作等等,教學實施策略供給不足。教師在接受課程思政新理念后,面對具體的課程實踐常常束手無策。由于缺乏基礎理論的支撐,現有專業課程思政實施無章可循。
教育者先受教育,根據不同學習者的特點和需求,提出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和方向,構建提升高校教師思政教育素養和教學能力的立體型培訓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訓的重點可以圍繞:分析國內外社會熱點問題、剖析思想政治理論難點、剖析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中的滲透;組織專業課程思政座談與教研活動;舉辦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教學能力比賽等。
通過集體備課、研討,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討論教學設計和教學技巧,并形成教案,使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樹立人文關懷的理念,提高道德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講到傳染病的流行與防制時結合當前新型冠狀肺炎的防制,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引入“中國速度”理念,激發學生國家富強的優越感;從黨和國家對疫情采取的積極防控措施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和自豪感;從“最美逆行者”身上學習醫務人員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以鐘南山為榜樣引導學生樹立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從講解各種疾病的健康教育、各種傳染病的防制措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看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戰疫中所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及中國精神,使學生真切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什么好,增強學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自信。
結合畜牧獸醫專業自身特色、思政教育和人才培養工作實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將專業課程納入思政教育教學體系,提煉專業領域中的德育元素和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中國精神”“家國情懷”“中國制造”“中國夢”等人文內涵,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人文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
2.3.1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全面優化課程思政建設,對整個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對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案、教學日志、教學案例等關鍵環節逐一進行審查,將“立德樹人”的精神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著眼于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這里以《動物疫病》課程為例,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設計,使其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動物疫病》課程是畜牧獸醫專業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為:
2.3.1.1 深刻領會傳染病給人類和動物帶來的巨大危害,系統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則、部署和目標。
2.3.1.2 很多新發傳染病都有一個特點,都和動物有關,據統計有70%的傳染病來源于動物,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3.1.3 掌握通過何種方式來防制傳染病,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愛國情懷。
2.3.1.4 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3.2 改進教學手段,做到全過程育人
在畜牧獸醫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現代化互聯網、信息化手段,采用翻轉課堂、O2O(線上線下相結合)、慕課、微課堂、CDIO(做中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結合專業知識點,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緊密聯系當前社會的政治熱點問題,分析思政教學的難點、疑點,以榜樣人物、行業楷模為例,設計思政教學內容,制定思政教學方案,將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進行有效融合。
2.3.3 完善課程考核方式,加入德育環節
更新考核評價理念,加大實踐環節和學生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的考核力度和權重,改變單一的考核方式,除了專業知識的掌握與應用,還要涉及道德考核方面的內容,采用分類分項、分層次、分內容的多種考核方式。如在考核環節,適當增加前沿技術的探討,分析我國的科研現狀,增加分組討論、課內研討、競賽評比等活動。在考試題型的設計方面,增加主觀題占比,既能夠運用到專業知識,也能夠考慮到解決方案對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育人實效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價值體現。從時間維度來說,在專業課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短時間尺度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更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目標更加明確,道德修養和專業知識均有了很大的提升;長時間尺度可以使學生人格更加的健全,提升畢業生的職業能力,使其事業有更好的發展和規劃,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課程思政在本校畜牧獸醫專業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課程思政資源。根據不同課程特點,制定思政教育目標,在各教學環節滲透思政教育,改革教學方法,注重社會實踐,不斷地進行專業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及評價機制等各個方面不斷地探索、實踐和創新,引導學生的專業認知,認同并踐行“畜牧獸醫專業人”的責任與擔當。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在教學過程中持續的宣傳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