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忙利,邢蕾,張文娟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 712000)
課程思政是指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 融入立德樹人、愛國教育、職業素養、創新創業、思維辯證等思想政治元素[1-3]。 根據各課程特點,將國防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教育、專業文化、 大國工匠精神、 勞動教育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4]。
結合涉農專業學生特點,創新思政課程教學模式,強化專業課教師立德樹人意識, 結合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梳理牛羊生產技術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發揮課程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 推動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 為此,本文通過對高職畜牧獸醫專業牛羊生產技術課程進行了課程思政的應用研究, 為高職院校畜牧獸醫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牛羊生產技術》 課程是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 該課程確定的是以牛場和羊場的生產工藝流程作為載體的項目任務設計思路, 所設計的項目任務要具有生產實際的典型性,有利于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5]。 每個學習項目都是以生產環節為載體的設計的活動來進行, 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 主要介紹牛羊養殖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具備乳牛、肉牛、肉羊、奶山羊、毛用羊的生物學特性、遺傳育種與繁殖、飼養技術、管理技術、牛羊場建設與環境控制等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為學生從事牛羊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了解牛羊場建設與環境控制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了解牛羊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和檢測方法; 理解牛羊的品種特征及生產性能指標體系;理解奶牛、肉牛、羊的飼養管理的基本原則;掌握牛羊場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處理方法; 具備正確選擇牛羊場場址和科學設計養牛羊場內布局的能力; 具備合理選擇牛羊的品種及優良個體的能力;具備建立養牛羊場防疫體系的能力;具備合理組織、實施犢牛、羔羊的培育的能力;具備育成牛、種公牛、種公羊、產奶母牛、奶山羊、干乳期奶牛與肉牛管理的能力;具備牛羊常用飼料選擇和日糧配制的能力;具備牛羊場勞動管理、生產管理和經濟效益分析評價的能力;具備科學利用、處理養牛羊場廢棄物的能力。
在牛羊生產技術教學中,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教育、專業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創新創業精神教育、職業素養教育、辯證思維教育、畜產品安全意識、環境衛生控制等內容“潤物細無聲”的融入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培養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相牛經》全稱為《齊侯大夫甯戚相牛經》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甯戚撰寫的畜牧書籍,《本草綱目》《魏書》《千金方》《食醫心鑒》等古代醫學書籍記載了羊乳的功效,“美(羊大為美)、鮮(魚肉和羊肉熬制的湯最鮮美)、羹(羔羊肉最好吃)”等造字與養羊的關系,將這些我國古代牛羊方面的資源融入課程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自古以來在牛羊外貌鑒定、牛羊飼養管理、牛羊產品等方面的學術貢獻和水平,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投身我國農業發展事業。
作為專業課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還要傳播熱愛國家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例如在緒論講解中,以我國在牛羊品種選育、牛羊生產發展歷程、瘋牛病防治等牛羊養殖中所取得的成績為例,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增強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
在牛羊品種講解中,以中國荷斯坦牛(自主培育的奶牛)、關中奶山羊(自主培育的奶山羊品種)等我國自主品種的培育過程為例, 將培育的艱辛過程以及獲得的重大突破作為案例給學生講述。 通過這些例子展現我國畜牧科技專家的獻身畜牧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身先士卒、勇于奉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同時,提出國外有很多優良品種,我們還要培養自主品種,這是為什么呢? 引入我國的足球,籃球較差,比不過國外,但經過努力也培養了像姚明、易建聯、武磊等一批代表人物。 還有我們高職學生也不要自暴自棄覺得沒有考上本科就放棄自己,相信成功都是奮斗出來的道理,像秦川牛(我國肉牛品種)經過不斷選育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一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牛羊肉的需求越來越青睞,這對從事牛羊產業人員要求越來越高。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邱懷教授、昝林森教授、劉蔭武教授等在牛羊方面研究領域的杰出貢獻為案例進行講解,培養學生“360 行行行出狀元”的愛崗敬業精神。
在奶牛規范化飼養管理、肉牛規范化飼養管理、奶山羊規范化飼養管理、肉羊規范化飼養管理等模塊中,將尊重生命、職業素養教育等融入到教學中。 同時,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因專業基礎課不扎實、不牢固對牛羊繁殖、牛羊飼料不清楚而出現消極學習態度, 此時要增強培養學生知農、 愛農的職業使命感和責任心,提高學生畜禽養殖的職業修養,樹立誠心誠意為企業服務的理念。
在講解中國五大黃牛外貌特征如何區分時, 告知學生要通過識記典型外貌特征區分五大黃牛, 啟發學生看問題辦事情要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重點論的辯證思維;在講解牛羊生產性能的優缺點時,告知學生要運用“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 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也就是說要遵循“一分為二”的觀點”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客觀的評價。 同時,引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否極泰來”等故事講解對事情的辯證看法,既有弊亦有利。 培養學生要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大收獲。
課程組通過對牛羊生產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而且實現了培養學生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走進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