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平
金融觸角在生活領域中的延伸拓展,對財富使用者的金融素養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中小學生缺少相關知識和經驗,并不具備對金融產品的辨別和使用能力,往往更容易遭受損失或傷害,諸如大學生“裸貸”、學生身陷金融和消費欺詐等事件屢見不鮮。可見,生活環境的變化已經對學生的財經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青少年財經素養,擁有正確的金錢觀,良好的理財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一、在德育管理方面融合財經知識,做到潤物細無聲
學校成立了“泰安銀行”“泰安證券委員會”兩個模擬金融機構,制定了這兩個模擬金融機構的運行規則。譬如“泰安銀行”的運行規則:組織機構:行長:1人;副行長:7人;銀行經理:6人。開設智慧分行、德馨分行、STEM分行,分別由副行長兼分行行長。下設三個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設主席1人。1.泰安幣發行委員會:研究制訂泰安發行、管理政策,各機構監督審批;泰安設計、生產,使用方法以及投放原則;評估泰安使用效果評估。2.泰幣管理委員會:負責泰安幣的保管、更新、銷毀;負責泰幣的投放、回籠、金庫安全;負責儲備金(獎品)的籌集、保管。3.市場管理委員會:負責泰幣流通過程中的管理;保證泰幣及時回籠;負責泰幣與獎品的兌換。泰安幣設計、生產、發行量: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泰安幣發行量200萬元,這個標準是對應學校能提供的物質獎勵總量,按1:20的匯兌發行。
發行辦法:(1)智慧分行(教學)60萬元。8節/天*25班*5天*20周*30元/節=60萬元,按照老師的課時量分給老師獎勵學生。(2)德馨分行(德育)30萬元。每位班主任:4000元*25人=10萬元;每位級長:10000元*3人=3萬元;相關德育活動17萬。用于班主任、級長及德育負責任人在班級管理、級組管理或相關德育活動中獎勵表現優秀或進步突出的同學。(3)STEM分行(社團活動)10萬元。每位社團活動負責人:2000元*50人=10萬元,社團競賽10萬元。用于社團負責任人在社團教學、社團管理或社團競賽中,獎勵表現優秀或取得突出成績的同學。
這兩個模擬金融機構規則的制定的支撐點,其一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初中生在學校設計的模擬金融機構的活動中,體驗了成功和快樂:既有泰安幣換取實物的生理需求的物質滿足,也有得到同學認可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心理滿足,在此基礎上不斷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精神追求。其二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稱做“平行教育作用”的集體主義精神。該理論認為集體對于培養人和對于人的精神上的發展是重要的強有力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互助等高尚的品德,也只有通過集體的活動才能形成和鞏固。學校在設計將班級作為股份制公司的管理細則中,充分考慮這一理論在德育管理中的運用。
二、開設“跳蚤市場”、“易貨市場”和“泰安財經實踐基地”
“跳蚤市場”和“易貨市場”,學生將家中不需要的物品用來出售換成泰安幣,或與他人交換自己想要的物品,以了解物物交換的原始商業形式和如何確定商品的交換價格。“泰安財經實踐基地”讓學生利用泰安幣參與學校商品交換,以了解商品的價值,貨幣與商品的關系。通過模擬經濟生活極大的提高了學生財經素養,引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幫助學生觀察和理解社會經濟生活現象、了解創造財富和國家繁榮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正確的財富與人生幸福觀。
《中國財經素養教育標準研究》提出“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從事經濟活動,要堅守底線與原則,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有法律意識,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用心與他人溝通,建立良好關系,知彼知己處事,不能僅考慮自己利益得失,多為他人考慮”,這些原則在學校開展的相關活動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學會了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商品,根據合法的手段來賺取泰安幣,通過交換的原則來合理定價及與人溝通。
三、開展財經素養教育與學科課程融合研究
學科老師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的知識儲備,充分挖掘學科的教育素材,圍繞《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基本框架》的五個維度,即“收入與消費、儲蓄與投資、風險與保險、制度與環境、財富與人生”的某一個維度展開,來為學生開展財經素養教育。如語文學科的“給吝嗇鬼換種活法”;數學學科的“利潤與利息”“教育儲蓄”“稅收知多少”“投資收益與風險”“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最優化設計”“打折促銷誰更受益”“銷售中的盈虧”;英語學科的“A travel Plan”;政治學科的“學會合理消費”“關注經濟發展”“基本的經濟制度”;生物學科的“合理膳食之高性價比的食譜設計”“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實驗材料的合理利用”;地理學科的“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歷史學科的“貨幣發展”;物理學科的“家庭用電”,都很好地挖掘了學科素材,在學科中融合財經素養教育。政治學科的《合理消費》,對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形成很有幫助。通過閱讀《小輝的教育基金》的材料,嘗試幫助他打理這筆錢;通過小輝《周末歡樂購》的情景故事,指導合理消費。同學們幫“小輝”也是幫自己學會理財和合理消費。
責任編輯? ?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