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之下,除了我們平時的日常用語具有較強的藝術性之外,針對廣播電視的語言也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性。而且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更新換代,這種藝術性更是發展得極為迅速,已經成為了人們目前經常討論的語言藝術。本文以廣播電視語言為基本論點,對于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之下它的發展和特點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希望能給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
廣播電視是時代的產物,在如今的新時代下,它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形態。廣播電視語言也根據自己獨有的特點以及發展中形成的藝術性成為當今時代重要的交流媒介之一。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廣播電視語言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如今的它們能更好地給我們一個更加完美的畫面或視覺享受,也能給我們帶來一場完美的聽覺盛宴,本文以此為基礎展開對廣播電視語言的探索。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語言
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于舊媒體來定義的,通俗點說,新媒體就是新時代下舊媒體與信息化結合產生的一種新型媒體。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以互聯網為主的一種新型的傳媒形式。在上個世紀初期,計算機被發明出來,第三次工業革命就轟轟烈烈地開始了。而在信息技術的大環境之下,各種行業都在不斷發展,媒體行業也不例外。上世紀90年代,網絡開始傳到我國,當時的國人對于網絡的概念仍然很模糊。但值得一說的是,在30年之內,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我國的媒體行業也積極地融入了信息技術,掀起了一場改革的浪潮,新媒體就誕生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在傳統媒體中,最為常見的也是我們運用最多的就是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這四種傳播信息的媒介在以前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而在新媒體的環境下,人們更偏向于用一些數字媒體或者是電腦、計算機等來進行信息的獲取。新媒體誕生至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極大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都產生了一定的改變,成為推動人們生活水平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它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新世紀的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現代社會中廣播電視語言的含義
就現在來說,廣播電視的語言已經有了將近50年的發展,已然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不過值得一說的是,直到現在,對于廣播電視語言的具體含義,仍然沒有一個最科學的解釋,有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廣播電視語言就是電視畫面的語言,以及電視畫面語言延伸的一種語言形式,它從本質上來說,表達了一種虛擬精神文化的訴求,它的本質是時代性和延伸性。不過也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廣播電視語言不單只是一種語言,它更多的是通過畫面或者是圖像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一種獨特的藝術,也就是說,他偏向于藝術性,而非語言性,但我們可以得知,無論哪一種解釋,都說明了廣播電視語言有著較強的客觀性和復雜性,而對于它的討論,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工具,一種語言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新形勢下,我們只有打破常規、敢于創新,才能得到一種全新的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進步。
廣播電視語言的應用環境特征
就現在的廣播電視語言所展現出來的特點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它具有強烈的環境特征。而在新媒體的角度去看待這些環境特征,我們把它分為了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它的規范性,規范性是廣播電視語言的重要基礎要點之一。一般來說,廣播電視語言的受眾都是網上的觀眾,他們有著言論自由的權利,這也不排除某些人發表不當言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對這些語言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而且由于時代在不斷地發展,所以這些網絡流行語以及信息傳播的基本方式也應該及時地與時俱進。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流行語或者是網絡語言不能是低俗的,否則就違反了規范性的特征,對我國的文化傳播也是極為不利的。
它的第二個特征就是單向輸出不可逆。這一特征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在廣播或者是電視行業工作的人員,一旦發表了某些言論,那么這些言論是不可能被收回的。所以如果新媒體人員在進行現場直播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失誤,那么就可能把錯誤的信息傳輸給觀眾,這造成的影響是極為不利的。不可逆不僅是廣播電視語言的特點,也是普通語言的特點。
第三個特征就是表演性的特點。表演是廣播電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就要求工作人員要根據觀眾自身的情緒和特點出發,來進行語言等相關內容的編撰,并賦予這些語言一些獨特的情感,使得這些語言代表了人民大眾情感的同時也有著較強的實際性。切記不可使這些語言的內容顯得過于平淡,否則很難引起群眾的興趣。
最后一個特征就是它的綜合性,廣播電視不單只是給觀眾播放畫面或者聲音,它所包含的內容也是比較多的。就現在來說,一個完整的新媒體流程不僅有專門的內容編導,也有一些音響的控制,這些都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感官享受。與此同時,這也能夠使得廣播語言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這些綜合的特點,使得廣播電視語言在新時代中也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語言的挑戰
在時代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廣播電視語言也受到了很多新媒體的渲染。新媒體出來之后,廣播電視就發生了質的改變。在新時代下,為了取得更長遠的發展,它們就要積極地借鑒其他媒體的語言,只有不斷學習新興語言的優勢,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之下,雖然廣播電視語言有著重大的機遇,但挑戰也是非常明顯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在發展中需要考慮如今的時代背景,如今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多種媒體都有其自身發展的特點,廣播電視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就應該積極進行創新。但創新也不是盲目的,創新是要根據發展的潮流和市場的導向來進行的。對此,在進行發展的時候,要重視受眾的反饋,并根據受眾的真實需求來進行模式和形式的不斷改變,而針對于網絡用語和口語,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它們的連接程度,使得網絡用語能在口語之間有一個較好的應用,這樣網絡用語的發展才會更加地穩定。對于一些新型的廣播電視語言,我們也要關注,這樣才能應對大時代下的挑戰,才能取得發展。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語言的發展
為了謀取更好的發展,在新時代下,廣播電視語言就應該認識到自身的特點,并結合自己的特點去進行發展。只有認清了自身行業的行業特點和社會地位,才能有效地促進發展,而且這種發展也是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已經感覺到了新媒體對廣播電視的沖擊是非常大的,現在的人們更熱衷于使用移動終端來獲取信息。而且這幾年來我們的時代似乎變成了一個快時代。在這個時代下,短視頻、微視頻似乎更受人民大眾的青睞,而為了有效地預防新興媒體對傳統廣播電視造成的沖擊,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具體的分析。
第一個方面就是我們要認清時代的發展。在當今廣播電視的發展中,似乎沒有對未來的發展趨勢有一個直觀的把握,也沒有明確廣播電視語言的未來發展方向。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單純認為廣播電視語言無法快速發展的原因就是缺乏規范性,而且沒有重視網絡語言在新時期下產生的重要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現在的廣播電視在發展中也缺乏自己本身的特色。就比如說,它和網絡語言相比,缺乏趣味性和實際性。每年都會在網上選出十大熱詞,這些熱詞和民生息息相關——這其中不乏一些新詞匯,在此之下的廣播電視語言似乎更沒有吸引力了。這也導致它在與網絡影視語言的比較中,一直處于劣勢的地位。就此來說,在這個時代下,廣播電視語言一定要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來采取相應的發展戰略。廣播電視語言如果從細節進行劃分的話,包含的內容是比較多的,這些內容之間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但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自身的特點。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可以讓廣播電視語言朝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當然,精細化發展中也要注重它的科學化、合理化,要確保它傳播的是正能量。另外,在新時代中,一些廣播電視的媒體人不要過度地認為廣播電視語言就是所有語言中最規范的,一定要立足于社會的發展趨勢,并結合多種語言的特性進行全面的發展,這樣廣播電視語言的競爭力才會增大,才會在發展中一直具有活力。
增強語言規范性
在當下融媒體以及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背景下,一些新鮮的網絡用詞用語逐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人們交流普遍應用的詞語,比如YYDS、凡爾賽、奧利給等詞語。在當下新媒體背景下,逐漸得到了網絡用戶的積極使用,網絡用語逐漸延伸到了現代廣播電視行業領域中,但是廣播電視主持人需要在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中確保語言更加規范,不能為了滿足觀眾觀看欣賞需要而出現娛樂化的情況,以保證廣播電視行業領域不喪失自身的威望以及公信力。播音主持人需要以語音、語意以及語法作為切入點,積極創新詞語語言,但是切記不能錯誤使用。
對此,播音主持人需要針對網絡用語科學合理地進行劃分歸類,在崗位工作中規范使用詞語,以此替代缺少規范性的網絡用語,逐漸養成規范用詞的良好習慣。
增強語言藝術性
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的增強可以提升節目內容的藝術性、文學性,以此促進節目內容展現出良好的魅力,使觀眾在欣賞以后能夠產生愉悅感以及幸福感,這在新媒體背景下逐漸成為了增強廣播電視行業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確保語言的真實、可靠,在通過修飾和完善以后提升節目內容播放效果,例如可以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或者少數民族地區的節目中加入地方特色文化以及習慣用語,從而提升節目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而更好地傳播節目內容,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改變并調整播音的語氣、聲調,以此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
增強語言親和力
增強播音主持的語言親和力能夠獲得更多觀眾的觀看和關注,避免節目效果過于死板和無味,使觀眾產生枯燥乏味和不親切、不接地氣的感覺。在當下的新媒體背景下,網絡平臺已經成為信息傳輸的重要渠道,由于不同觀眾群體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等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對于播音主持的認知也會不同。但是播音主持具備良好的語言親和力是評判播音主持人自身職業素養以及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依據,觀眾對一些缺少親和力的播音主持會比較抵觸,對語言親和力較為良好的播音主持人能夠感覺到親切并產生好感,這些播音主持人能夠獲得更多的觀眾群體。
所以作為播音主持人,需要認識到自身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服務觀念,增強服務意識,通過自身語言親和力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而有助于節目觀看率的提高,推進廣播電視行業領域實現正常穩定的發展。
增強語言個性化
如果廣播電視內容形式大同小異,缺少個性化和特色性,容易使得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進而會使觀眾逐漸失去觀看的興趣和熱情,而這就會影響電視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
在當下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使用個性化語言有助于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需要播音主持人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通過優化電視語言,逐漸增強電視節目播放效果。
在新媒體發展的形勢下,數據信息在逐漸增加,在采集、加工、整合以及傳輸數據信息時需要融入個性特色,而這成為了廣播電視媒體從業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需要給予積極關注和重視的問題。在節目內容中如果僅僅機械地模仿其他節目內容的語言,那么就會失去自身的個性化和特色性,所以需要充分掌握觀眾的觀看需求,逐漸尋求和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語言模式和形成個性化語言表達方式,從而可以激發觀眾觀看的積極性和熱情,并且能夠與觀眾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這就需要主持人豐富自身的語言儲備,通過調整語言表達方式增強語言的個性化,以此制作并播放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節目內容,最終電視媒體能夠為觀眾傳播滿足觀眾觀看需求以及符合社會發展形勢的廣播電視內容。
參考文獻:
[1]楊云霞.新媒體背景下的廣播電視語言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126.
[2]彭俊遐.探究新媒體背景下的廣播電視語言[J].西部廣播電視,2017.
[3]溫海英.新媒體背景下的廣播電視語言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6.
[4]段宸.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路徑[J].記者搖籃,2019(03).
[5]楊洋.三臺融合背景下的廣播電視和新媒體語言分析[J].新聞傳播,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