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思穎,張園園,李 征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許多行業都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其中就包括會展業。會展業與傳統的產業、區域經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其綜合性經濟形態是跨產業、跨區域的,同時對相關產業拉動作用極強,對有些產業甚至有主導作用,從而積極推動各項產業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對會議及展覽服務類別進行了修改,提升了會展產業的產業地位;2018年《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的出臺再一次體現會展業的產業地位。各級地方政府積極響應,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幫助會展業發展。會展業發展勢頭迅猛,快速的發展必然會夾帶盲目的跟風,會展城市發展重量輕質,導致了會展城市品牌建設同質化,服務供給質量不佳。黨的十九大后,會展業也開始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轉變[1]。會展內容的細分、特色化、會展品牌的建設成了新的研究方向。就食品行業來看,有綠博會、保健食品展覽會、食品添加劑展覽會、食餐會以及糖酒會等等。
信陽市是河南省最南部的一個地級市,與安徽省、湖北省交界,三省通衢,發展會展經濟各方面條件都相對優越,其中,發展食品會展經濟更是首選之舉。信陽市正處于亞熱帶與暖溫帶的中間地帶,春夏秋冬各有特點,青山綠水,燕山運動后,轄區內有山區、丘陵、平原,整體上呈現階梯狀、南部高北部低、崗與川相間的地貌特征。轄區內的平橋區坐落在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的交接處。信陽自身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有多樣性生物的復雜生態系統,孕育出了獨特的美食文化,信陽油茶、茶葉、板鴨、貢面等食品都享譽中外。信陽地區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富,楚文化盛行,中原文化與楚文化多年相互滲透,風氣純良,英雄輩出,有孫叔敖、陳元光、司馬光等古代英杰,也有許世友、萬海峰、尤大忠、李德生等新中國的建國將軍[2]。大別山孕育的有革命內涵的食品遍布大街小巷。因此,對于發展食品經濟,信陽具有極大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方特色明顯。信陽當地食品大都特色明顯,八縣兩區,幾乎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食品,很多食品都以當地的名字命名,這些當地地理環境所賦予的食品精髓不可復制。
(2)食品文化。信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有43個將軍的將軍縣也在信陽,在紅色大背景下,對于一些具有獨特意義的食品,可以打造相關的食品品牌。
(3)展館和展會經驗。信陽市政府在城市發展定位中看到會展業的發展潛力和會展經濟的拉動作用,早期規劃并建成了豫南地區的會展中心——信陽百花會展中心。中心運營以來,成功舉辦了多次會展活動,其中和食品有關的河南省糖酒食品交易會、茶文化節都辦的非常成功。
(4)良好的交通條件。信陽市自古都是交通要道,近些年信陽發展迅猛,立體交通網初步建成,明港機場、高速公路、高鐵可以支持信陽會展業的發展。
經過一段時間走訪、研究,現對1個市和8個縣的特色食品羅列如下。
(1)信陽市。信陽毛尖、商茯苓、商桔梗、信陽紅、萵筍燜臘肉、呼嚕湯、固始風雞、王腦蘿卜、子安貢茶、淮南麻鴨、蒸青綠茶、仰天雪綠、十八盤毛峰、商天麻、南灣湖鰱魚、長江河魚、珍珠黑香瓜子、筒子麻花、煎糍粑、無公害干豇豆、信陽石涼粉、信陽水牛、固始皮絲、淮南豬[3]。
(2)固始縣。固始甲魚、固始蘿卜、固始雞蛋、固始麻鴨、呼嚕湯、固始糍粑、固始鵝、長江河魚、固始茶菱、固始皮絲、固始雞[4]。
(3)潢川縣。潢川甲魚、潢川空心貢面、潢川胡辣湯、板栗汁、潢川貢面、綠豆糍粑、三股油條、雙柳板鴨、華英熟食、神仙餃,油炸綠豆丸,潢川粉皮、高樁饃。
(4)淮濱縣。石涼粉、淮濱弱筋小麥、烏龍酒、瓦兒糕、冰鎮石涼粉、鰱魚、紅鯉、淮濱黃鱔、淮濱黃沙、淮濱芡實。
(5)息縣。息縣松花蛋邵樓稻香丸,息縣香稻丸,息縣優質弱筋小麥、息縣香米貢酒、關店葡萄、路口彭店西瓜、息縣小香瓜、息縣西瓜、息縣油酥、息縣油酥火燒、面坑雞[5]。
(6)新縣。棗鍋盔、新縣芝麻、大別山干香菇、新縣板栗、新縣花生、清香豆面燙湯、地膜花生、新縣銀杏、新縣石蒜。
(7)商城縣。商城筒鮮魚、商城麻鴨、商城天香菜、商城燉菜、“德”字粉、芋頭燜排骨、商城蔥烤鵪鶉、商城掛面、商城燒餅、觀廟鋪臭豆腐卷、商城發糕、起酥肉餡燒餅、桶鮮魚火鍋、信陽板栗、桶鮮魚、蘇仙石鴨蛋豆腐干、商城鐵鍋、商城煙熏臘肉、鲇魚山砂鍋魚、萵筍燜臘肉、豌豆肉片湯、釀餡藕夾、紅薯燜肉、板栗燜土公雞、蘇仙石鴨蛋干、臘肉燉鱔魚、商城桂花湯圓、香酥魚排、風干山羊肉火鍋、青椒鴨蛋干、黃花菜燉老母雞、粉蒸黑豬肉、韭菜豆腐渣、臘肉鱔魚火鍋、野生松菇肉片湯、商城老鴨湯、干鍋黃燜茄子、油炸酥豆。
(8)羅山縣。羅山桔梗、羅山松花蛋、魚頭燉豆腐、羅山板栗、羅山鱔魚、石山口魚、羅山大腸湯、信陽熱干面。
(9)光山縣。光山麻鴨蛋、光山青蝦、牢山粉條、信陽糍粑、光山貢面、信陽板鴨[6]。
通過對信陽地區的食品情況進行梳理,發現該地區食品特色明顯,內容豐富,建設食品品牌可以依據自身特點,結合食品品牌現階段建設情況,從食品品牌文化內涵、食品品牌品質優勢、食品品牌的時代意義等方面進行探究。
紅色食品以食品本身為載體,承載著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不僅發揮食品本身的價值,更為宣傳革命精神作貢獻,其帶來的經濟價值也可以推動革命老區經濟的發展。
信陽是一個紅色和綠色并存的城市,紅色基因濃厚,有很多紅色的歷史,浴血奮戰的歲月走出過元帥、開國將領,涌現出眾多英雄先烈。這片紅色土地有很多動人心魄的紅色故事,也有很多有著紅色內涵的食品,需要有相應的指導方針收集整理,把這些紅色食品細化分類。從食品本身特點上可以分為小吃、主食。①紅色小吃。收集相關紅色故事,在紅色故事的積淀中,宣傳相對應的文化氛圍,憶苦思甜。長征出發地羅山何家沖的特色小吃,如羅山桔梗、羅山松花蛋;將軍縣新縣的新縣板栗、新縣花生、棗鍋盔、新縣清香豆。②紅色主食。主要針對革命老區的主食如玉米面、小麥、水稻等,進行技術創新,使其適合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大別山區的食品從年代上可以劃分為老革命食品和新時代食品,老革命食品指的是革命時期為革命斗爭做出過貢獻、蘊含紅色歷史的食品;新時代食品指的是新時代賦予的具有愛國主義紀念意義的食品,比如光山油茶等。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的生態環境,并且按照食品標準生產的,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具有綠色食品標志的安全、優質的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7]。我國食品安全是現階段眾多社會問題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比如蘇丹紅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另外,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包括品質要求、加工質量要求、衛生要求、包裝要求等,因此選擇綠色食品是人們生活條件提高后的最終走向,發展潛力巨大。綠色食品的發展不僅是適應新的消費觀念,更源于人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追求。在食品會展品牌建設中,綠色食品可以提高食品品牌的普及度,擴大其影響范圍,帶動相關經濟效益不斷上升。
信陽地區地理環境優越,綠色食品發展態勢良好,項目組成員在項目調查過程中發現,信陽市工業不發達,污染較小,特色食品基本符合國家綠色食品的要求。食品會展建設應當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食品方面投入精力。
有機食品是比綠色食品要求更高的安全食品。20世紀20年代法國和瑞士首先提出了有機農業的想法,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開始重視和發展有機農業,有機食品也為大眾熟知[8]。在有機食品的生產過程中,要注意符合動、植物生長規律,可以運用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手段,但不能使用轉基因的生物和化學物質。這一類食品由于生產過程精細,食品安全系數高,對環境沒有污染,廣受歡迎,也是食品未來發展的趨勢。信陽市轄區內土壤條件良好,水源充足,人口多,有大量的勞動力,適合發展有機農業。
信陽地方特色食品品牌的建設應該緊跟信陽當地的實際情況,無公害食品指產地生態環境清潔,按照特定的技術操作規程生產,將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規定標準內,并由授權部門審定批準,允許使用無公害標志的食品。無公害食品是綠色食品發展的初級階段。
無公害化生產是清潔生產的初級階段,也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主要生產方式,包括耕地凈化、品種優質高抗、投入品無害化、栽培管理等關鍵技術和檢測與加工等配套技術。無公害食品注重產品的安全質量,其標準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內容也不是很多,適合信陽當前的農業生產發展水平和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對于信陽轄區內多數生產者來說,達到這一要求不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