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鵬
(康美包(蘇州)有限公司,黑龍江 大慶 163000)
目前人們對蛋白食品的要求較高,不僅追求食材的口味,還追求食材的品質,在這種情況下,提高食品加工質量,為用戶提供滿意的食品加工顯得尤為重要。超高壓技術和傳統的食品處理技術相比,能有效解決蛋白食品色澤、口味等方面的品質問題,對此應根據加工食品的屬性來科學地選擇食品加工方式,以保證食品加工質量。
食品超高壓處理是一項重要的食品處理技術,采用無菌壓力處理或者密封處理方式處理食品,主要通過低溫處理改變蛋白食品中淀粉、核酸、蛋白質等分子的活性,達到食品儲存的目的。
超高壓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中,和傳統的食品處理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優勢。①傳統的食品加工主要以熱處理方式對食品進行保存,經過熱處理后,食品的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經過熱加工后食品的顏色、味道等也會發生變化,嚴重影響食品口感,而超高壓技術中的低溫處理方式不僅能夠達到滅酶、滅菌效果,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口感以及外在表現狀態。②超高壓技術在食品處理過程中壓力均勻、時間短,能夠保證食品處理的時效性,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完食品,這對保證食品新鮮度具有重要作用。③和傳統的食品處理技術相比,超高壓技術屬于綠色加工技術,耗能低,這對降低食品企業加工成本、提高食品企業加工利潤具有重要作用[1]。
目前超高壓技術在蛋白質食品加工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存的應用層面,此外還應用于改變食品特性,其他方面的應用較少,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超高壓技術在蛋白質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范圍將會擴大,并以新的應用表現形式出現在大眾眼前[2]。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材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尤其是在特別的烹飪模式下需要食材滿足新鮮、品質優良等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的食品處理方式很難滿足蛋白食品加工要求,而運用超高壓技術不僅能夠保證蛋白食品加工處理質量,而且還能滅菌處理,滿足現代人的健康需求。對超高壓技術在蛋白食品加工環節的應用進行了匯總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兩點:①在利用超高壓技術對蛋白食品進行處理過程中,首先要對蛋白食品進行相應的包裝,高壓處理的過程是在液體介質中完成的,需要滿足1 000 MPa壓力標準,經過一定的時間后,使蛋白食品中的微生物結構產生變化,比如酶失去活性;破壞氫元素,使其無法和其他元素進行結合等,以此達到滅菌目的,使蛋白食品被更好地儲存。②加工不同的蛋白食品所要求的壓力不同,需要結合食品的特性、營養成分等情況來采用不同的壓力標準,比如肉類蛋白食品的處理過程中,最適宜的處理壓力為300 MPa,既能保證肉類食品的新鮮,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營養成分,也能達到殺死有害微生物的處理效果;而對于火腿等腌制類蛋白食品,壓力標準為600 MPa,溫度為30 ℃左右,處理時間為6 min左右等。
蛋白食品加工處理中,肉質產品較多,對此不僅要著眼于肉質產品的儲存時間,還要著眼于肉質產品的品質層面,要保證肉質產品細嫩,以此滿足消費者口感需求。超高壓技術能夠改變肉產品中的水分比例,使肉質嫩化,一些老硬的纖維在超高壓技術下不斷解體,從而保證了肉質的柔韌性,使其變得嫩滑爽口。在超高壓技術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蛋白食品的特性進行研究,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采用針對性的高壓食品處理技術,才能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3]。經過相關的蛋白食品超高壓技術處理實驗,并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得知蛋白食品處理的最佳階段是肉質產生僵硬之前,這個時間段的高壓技術處理的壓力應在200 MPa左右,以此才能有效地保證肉質的鮮嫩。對蛋白食品嫩化加工在常溫下進行即可,但是不可超過30 ℃,否則會影響食品的嫩度。
在蛋白食品處理中,人們對色澤、口味要求較高,尤其是肉類產品中需要保證一定的色澤度。肉類產品中的色澤主要體現在亮度、紅度兩個方面,經過相關的研究實驗,發現采用超高壓技術進行蛋白食品處理的過程中,壓力值和亮度、紅度之間的關系并非正相關,在壓力變大的情況下,肉制品的亮度會提升,紅度值則會下降,肉的色澤會逐漸變淡,并形成灰棕色[4]。而從肉制品的色澤影響因素來看,紅度、亮度兩個因素均衡,才能保證食品良好的色澤,因此在超高壓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科學的設置壓力標準,使亮度、紅度都能保持在最佳狀態。此外在蛋白食品處理中應考慮食品風味,比如超高壓壓力值為400 MPa時,羊肉的紅度數值會降低,羊肉呈粉紅色,并出現小斑點,形成一種別樣的風味。
蛋白食品加工過程中,一些香腸產品需要保證食品中的含水量,并需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而這種彈性特點主要來源于蛋白質加熱后所產生的凝膠,本文對采用超高壓技術在此類蛋白食品加工中的應用進行了總結,包括以下2點:①傳統的肉質食品加工需要肉類制品的含鹽量在2%以上,才能保證蛋白質在加工時充分溢出,進而產生食品凝膠現象,但是在超高壓技術下,鹽含量能夠控制在1%,而且還能保證香腸的色澤、味道。②對于魚類蛋白凝膠而言,采用傳統的食品處理技術,則魚肉蛋白凝膠表面的光澤度較差,產生孔狀縫隙,嚴重影響食品的美觀,而采用超高壓技術進行加工不僅可以保證魚類凝膠的持水性,還能保證魚類食品表面的光滑度,這對提高食品加工質量、滿足現代人們食品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蛋白食品儲存中,凍結是日常食品儲存的一種重要的儲存方式,主要依靠冰箱冷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達到儲存效果,但是蛋白食品的外在結構、口感、色澤會大打折扣。超高壓技術能夠保證食品在低溫狀態下不結冰,將水的結冰點降低,進而達到速凍、保鮮的效果,這種冷凍方式減少了傳統冷凍的弊端,使得食品即使在冰點狀態下,依然能夠保證其色澤、結構,需要注意的是凍結時,超高壓技術的壓力應保持在210 MPa左右。另外,蛋白食品在解凍方面也可采用超高壓技術,壓力需要控制在200 MPa左右。壓力值過大會改變蛋白食品的色澤,但相對于普通的解凍方式而言,速度更快,能夠有效保證肉類的持水性、柔韌度,不會影響肉類的口感。因此目前高規格的食品加工中,都會采用超高壓技術來進行肉類食品的凍結和解凍,不僅能夠達到較好的食品處理效果,而且耗能低,利潤客觀,隨著超高壓技術的深入發展,將會廣泛的應用到蛋白食品加工中。
在蛋白食品加工的過程中,食品中的蛋白在加工中由于體積增加,會產生泡沫,為了保證食品的口感應保證泡沫的穩定性[5]。相關的資料顯示,蛋白食品加工過程中起泡現象的發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溶液的酸堿度、溫度高低、蛋白質濃度等,在傳統的蛋白質食品加工處理過程中,食品的起泡強度較低,而且連續性差,嚴重影響食品的質量。在糖果、碳酸飲料的加工中,采用超高壓技術,能有效控制蛋白質的起泡質量,保證起泡的持久性;在大豆蛋白的處理過程中,壓力越高,其蛋白質的溶解性也越強,蛋白質的起泡性也不斷增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蛋白食品的起泡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在使用超高壓技術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尤其是酸堿度,比如采用超高壓技術處理鷹嘴豆蛋白起泡時,需要將酸堿度控制在堿性范圍內,才能保證較好的起泡能力。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經提升到品質層面上,要吃得健康、吃得舒適,因此未來食品應具有健康、高品質的屬性,在這種情況下,食品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食品加工水平。從這個層面來看,超高壓技術在蛋白質食品加工方面有較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從目前我國超高壓技術的應用發展來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①超高壓技術設備投資大,食品企業在衡量了利益得失之后,很難將超高壓技術廣泛的應用到蛋白質食品加工中。②從目前我國對食品加工的要求來看,設置的是以熱食品加工的參數標準,如果按照超高壓技術進行食品加工,和食品要求標準不符。
超高壓技術具有時效快、效率高等食品生產加工特點,能夠保證食品新鮮、口感優質,所以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目前超高壓技術主要應用于加工、嫩化、顏色風味、凝膠保水、冷凍解凍以及起泡等方面。超高壓技術不僅能保證蛋白食品的整體質量,通過壓力的調節,還能打造不同的風味,這對提高蛋白食品生產質量,滿足目前食品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