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銀春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糧油產品質量檢驗站,寧夏 吳忠 751100)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食品安全和質量的重要保障,在我國有大量生產經營農產品和糧食產品的廠家,由于分布較為分散,需要高效、準確的監測手段或檢測技術,以確保糧油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等眾多環節的安全穩定[1]。與此同時,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對于農產品和食品的需求量較大,一旦爆發食品安全問題,將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經濟安全帶來嚴重后果。
食品安全與質量問題的產生,主要有2個方面內容。①生產環節。例如糧油產品在種植過程中濫用農藥等。②流通環節。例如在糧油產品流通過程中,由于儲存手段不先進而造成糧食產品的品質下降等。要從根源上消除和控制食品安全問題,就應當從食品生產到食品流通、銷售等眾多環節全方面進行監督管理。借助可靠、高效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快速、方便、準確地對食品進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針對糧油產品所采取的快速檢測工作,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出具檢測結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分為現場和實驗室快速檢測。現場快速檢測基本在半個小時內能夠得出檢測結果。而實驗室快速檢測重視檢測人員能夠利用儀器和設備對樣本進行快速定性和定量。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能夠有效推動對糧油產品安全質量的管理,顯著降低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或安全問題的概率,無論是糧油產品的生產環節,還是流通環節都始終關系著質量安全問題,工作人員應注重促進所有環節產品質量的提升。②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引導下,我國糧油相關產業的結構能夠得到優化和調整,科學協調資源,從源頭上控制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問題。③不斷研究并積極應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有利于讓我國糧油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當前我國糧油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面臨著較為嚴重的沖擊,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能夠有利于引導和推動我國糧油產品不斷提升自身品質。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糧油產品屬于必需品,嚴格控制糧油產品的質量,對保障人品日常生活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迅速,出現了眾多能有效對糧油產品質量進行安全快速檢測的可靠技術。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簡便、易操作、靈活性強等[2]。本文將介紹幾類常用的糧食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
真菌毒素是造成糧油產品質量下降或產品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黃曲霉素,一種典型的有強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糧油產品中的真菌毒素,那么被污染的產品一旦流通到市場并進入人們的餐桌,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嚴重的損害。當前針對真菌毒素的快速檢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2.1.1 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和串聯質譜法
酶聯免疫法作為快速篩選方法,具有靈敏度較高、成本低和便于操作的優勢,但也具有一定的假陽性。因此,在對真菌毒素進行檢測時,該方法的檢測結果可靠性較低。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在對真菌毒素進行檢測時也有各自的不足之處。檢測人員在選擇糧油產品樣品時,可選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系統測定,該方法對樣品的要求低、自動化程度較高,適合同時開展多個樣品的分析與檢測活動。超高效液相色譜法和串聯質譜法操作簡單、時效短,因此能夠作為檢測糧油產品中真菌毒素的快速檢測技術。
2.1.2 分辨熒光免疫層析法
為檢驗糧油產品中是否含有黃曲霉素,技術人員可利用分辨熒光免疫層析法來推動快速檢測工作的進行。技術人員使用熒光免疫層析法開展檢測工作的過程中,將黃曲霉毒素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層析試紙條,經過一系列優化,建立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層析方法,能夠對包括花生、大豆、菜籽和葵花等在內的多種糧油產品樣品進行詳細檢查和分析,進而能夠得出是否存在黃曲霉素以及黃曲霉素以外其他類真菌毒素。分辨熒光免疫層析法被用于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實際檢測效果比較顯著,且整體的準確度較高[3],只需較短的時間就能夠對數量較多且混合摻雜到一起的糧油產品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
2.1.3 免疫傳感器快速檢測法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能把糧油產品樣本中細胞抗原和抗體固定在支持物表面作為識別元件識別對應的抗體或抗原,并形成穩定的復合物。通過換能器將實驗中免疫反應的相關變化轉化為電信號,再利用信號處理器讀取電信號,從而形成最終數據,進而完成對整個樣本的快速檢測工作。免疫傳感器快速檢測方法在實際檢測工作過程中表現出更具針對性的特征。例如國內學者曾采用納米免疫傳感器法對花生油等糧油產品的黃曲霉素成功進行檢測,證明了該方法的可靠性。
在所有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中,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使用次數較多,檢測時間短,整體效率較高。免疫化學分析方法的檢測靈敏度和檢測水平較高。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法的快速性、靈敏性和特異性表現更好,但目前仍然處于發展階段。另外,免疫紙層析膠體金試紙條法在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中也屬于一類較為常用的現場檢測方法,與其他檢測方法進行對比也有明顯的優勢。
2.2.1 紅外光譜法
紅外光譜技術結合了計算機技術、光譜測量技術以及眾多先進技術。在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4]。使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可對糧油產品摻偽進行檢測。以花生油為實驗對象,當花生油中摻雜了一定數量的其他物質時,利用紅外光譜法能夠有效鑒別出在花生油中所摻雜的其他物質。靈活利用紅外光譜法能夠有效建立植物油定性判別模型,精準度和可靠度較高。但紅外光譜法在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過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例如,在對糧油產品的樣品進行檢測時,樣品的實際狀態或者周圍的測量條件會對測量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容易得出多個組分的復合信息,難以對糧油產品摻偽的實際結果進行確定,最終無法有效保證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2.2.2 電子鼻檢測技術
在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中,電子鼻檢測技術通過使用氣味掃描儀中的傳感器對糧油產品揮發出來的氣體進行檢測。結合眾多環節的物理及化學反應,把傳感器所檢測到的數據轉化為電信號,之后又通過信號轉換設備轉化為數字信號,相關設備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糧油產品樣品中是否摻有其他物質[5]。例如,當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摻雜到一起時,技術人員利用電子鼻技術能夠準確判斷出摻雜了多種油品。電子鼻技術能夠有效提高工作人員開展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工作的準確度。同時該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電子鼻技術在檢測效率上需要進一步提升,要想使其在糧油產品質量檢測應用中更加快速有效,還需要技術人員對電子鼻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反復的實踐。
糧油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加大對糧油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程度,積極研究和應用更先進、高效的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對于推動我國糧油產品行業的發展和保障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隨著各種各樣的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發展,新型設備和智能化設備不斷涌現,對提高糧油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糧油產品質量檢測工作中,新型智能的安全快速檢測技術,不但能夠提高檢測的準確度,還能縮短檢測時效。在檢測成本和費用降低的趨勢下,各種快速檢測技術在糧油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繼續提升我國糧油產品質量和規范糧油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